第九十五章 连环计(五)
众人又将具体选择那些村庄进行试点,以及由什么人具体负责等等事务,李世民才让他们各自回去忙去。
而他自己则是再次来到了李渊的寝宫之中。
“二郎怎么又来了,你最近往为父这里跑的次数有点频繁啊。”李渊看到李世民到来,笑呵呵的道。
“嘿嘿,父皇,那不是又跟您来取经来了吗,儿臣最近可是在您这里受益匪浅啊,总得把您脑子里那点东西掏完了才行啊!”李世民毫不掩饰的说道。
“哈哈哈,你小子,都而立之年的人了,怎么还跟个小孩子似的,这么赖皮!”李渊摇头笑道,不过脸上却是满脸的欣慰之色。
李世民也是最近才发现,以前经常听得那句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确实是至理名言啊!
之前他对于“盐荒”和“百官罢朝”事件可谓是头疼万分,压根就没有多少解决办法,更是对世家之人束手无策。但是,把这些事情告诉李渊之后,李渊却是很轻易的就给自己分析出了其中的渠渠道道,并且提出了一些办法。
正是有李渊的提点,李世民才能够想到利用新式制盐之法和制书之法等,来离间世家,让他们窝里斗!
所以,尝到甜头的李世民,最近一有时间,就会跑到李渊这里来,求教各种问题。
今天他来,就是向李渊说说自己准备推出的“农村合作社”计划的事情。
李渊听完李世民的话,沉思了片刻道:“二郎,这次你所想所为对于百姓来说确实是好事,也没有什么疏漏。但是,为父今日想跟你说另外一个问题。”
“嗯?父皇请讲。”李世民疑惑的道。
“二郎是不是认为这天下,最重要的就是百姓?”
李世民皱了皱眉头,在他心里确实认为这天下最最重要的就是那些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但是既然李渊这么问,肯定有后文,所以他便直接说道:“儿臣不明白。”
“父皇了解你,你多年征战,亲眼见过太多的百姓困苦,也亲身经历了太多百姓的不容易。但是,你认为这个天下,只要百姓能够吃饱、穿暖就能够长治久安吗?”
李渊的话,让李世民愣了一下,依旧有些迷惑不解的道:“父皇,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那百姓就不会再造反,我大唐江山就能够更加的稳固啊!”
李渊摇了摇头,道:“你还是没有把思想转变过来!二郎,你要明白,你是皇帝,你代表的是天下所有贵族的利益,而不单单只是百姓的利益!自古以来,真正普通百姓造反推翻的朝代有几个?若将一个王朝被推翻的因素分为十份,那么普通百姓最多只能占到其中的四成,而贵族则是能够占到六成啊!”
李渊的话,让李世民不禁回想起自古以来,各个朝代的兴衰更替,忽然也意识到,确如李渊所说,自大禹建立夏朝开始,一直到清朝,真正被普通百姓推翻的王朝少之又少。
不说夏商周,就说统一六国的秦,不是被陈胜吴广推翻,他们只是一个引子,真正推翻秦朝的是项羽!而项羽可不是什么普通百姓,而是战国七雄之一的楚国后裔!
再比如延续时间最长的朝代――汉!张角三兄弟的黄巾起义声势何其壮大,甚至席卷了全国,但是也只是一个引子,真正让汉朝灭亡的还是贵族!
历史很清楚的让李世民明白,普通百姓顶多只能够让一个王朝不负往日兴盛,却不能让其真正的灭亡,只有贵族,只有掌握了天下大部分资源的贵族才能够彻底的改朝换代!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既得利益者?要想让天下长治久安,不仅要让百姓安居乐业,还要满足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而贵族无遗就是每个朝代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啊!”李世民满脸恍然的喃喃自语道。
一旁的李渊看到李世民的表情,抚须欣慰的点着头,欣慰的笑了,“明白了吧?”
“是,儿臣明白了,儿臣之前想要彻底的剥夺贵族的特权是不现实的,贵族的特权只能限制而不能剥夺,也剥夺不了!”
“哈哈哈,好,你明白就好了,滚吧,还想赖在为父这里吃饭吗?”李渊畅快的大笑几声,直接开始撵人了。
......
从李渊的寝宫出来,李世民有些闷闷不乐的回到了东宫。他此时脑海里还在回想着李渊所说的事情。
仔细想想,无论是古代,还是在现代社会,特权阶级始终是存在的,而且是压根不可能彻底消除的。
自己之前一心只以为只要能够“得民心”就能够“得天下”,可是却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里所谓的“民心”代表的不单单是普通百姓的民心,还代表了那些既得利益者的民心啊!
他明白李渊给自己说这些是什么意思,李渊是让自己不要光顾着百姓的事情,也要多想想贵族们的事情,不然迟早会让贵族不满!
“唉,总想着消灭特权,却从没想过,自己就是这个国家最大的特权代表啊!”临到东宫门口,李世民不禁深深的叹息道。
......
李世民的感悟暂且不提,却说崔安等人分配完利益之后,各自带着分配到的东西回到了家中。
“哼,好一个崔安,好一个崔家,当真是打的好算盘啊!给予我们的制盐之法居然是残缺的,只有旱盐制作之法,却无海盐制作之法!”卢本忠回到家中之后,看着手中崔安所给的新式制盐之法,喃喃自语道。
而与他同样表现的还有郑宇,他也一样,回到家之后,便知晓了崔安给的新式制盐之法是有所残缺的,缺少了产量最大的海水晒盐之法!
至于崔智才,则是满脸的兴奋之色,他似乎没有看出崔安多给的制盐之法有所残缺,刚回到家,便迫不及待的安排可靠之人,带着新式制盐之法和制书之法以及自己的一封信,一并送回清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