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一报难求
《明报》方面预计到《楚留香》连载这期报纸的销量会猛增,这一期的印刷量比往日增加了10%,可即便是这样,第二天中午还不到,很多书报摊已经卖断货了。
很多读者因为在报亭买不到当期的报纸,直接找到明报大厦,独在大门口要求购买这一期的报纸。
最后是《明报》方面紧急联络印刷厂,增印一千份送过来,这才把堵门的读者都劝走。
“三元一份的报纸,现在外面已经被炒到了十元甚至更高,要是在继续放任这种情况发展下去,肯定会引来黄牛党从中牟利,这样绝对会对报社的声誉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我建议再把报纸的印刷量提高10%,宁肯有部分剩余,也不能出现所谓一报难求的局面。”
七楼办公室,金镛正在听副主编董桥汇报今天外面发生的事情。
他没有像惯常一样坐在办公桌后的大班椅上,而是和《明报》另外一位股东沈宝鑫坐在旁边的沙发,听完之后也没有立刻发言,而是先用征询的目光看了沈宝鑫一眼。
报纸印刷发行这一块一直都是沈宝鑫在负责,在这个问题上他最有发言权。
“一下子提高20%的印刷量,我担心市场上会消化不掉,而且我们现在也不确定《楚留香》连载带来的这股热潮究竟能够持续多久,也许有的的读者只是因为这段时间经常地听到这部小说的名字,所以出于好奇才买了,但是看了之后发现并不感兴趣,后面就不会接着再买了也说不定……我的意见是在观察两天看看,如果报纸还继续像现在这样抢手,我们在增加印刷量也不迟。”
对比董桥的建议,沈宝鑫这番算是持重之言。
金镛听完后忍不住点了点头,他个人也觉得冒然增加印刷量有些冒险,只不过今天发生在明报大楼外的围堵事件让他又有些担心。
“我的观点和沈经理恰好相反,《楚留香》系列小说的构思我不敢说是空前绝后,但和当下众多的武侠小说作品相比绝对算是另辟蹊径,很好的将悬疑探案和传统的江湖侠义结合在了一起,读者看过开头之后只有被吸引而欲罢不能的情况,绝不会说看了个开头就看不下去,今天没买到报纸的读者还能想办法从别人手里借过来看,或者直接从别人手里高价买来看,但是要是明天、后天他们依旧没有买到报纸,难道我们还要让他们再从别人手里借或者高价从别处买吗?我认为这是对读者的一种不负责,而且无形中会让我们流失掉很多潜在的读者。”
董桥说到这里终于停了下来,准备先缓口气再继续说。
沈宝鑫见状立刻就要反驳,金镛这边却用眼神制止了他。
“沈经理的想法其实我也能理解,要是在平常先观察两天再决定也不是不行,但这次情况特殊,后天就是丽的电视正式更名为亚洲电视的日子,《楚留香》作为开台大戏肯定会在那一天播出。虽然电视剧和小说剧情并不一样,但可以预见的是,如果电视剧火了,必然会吸引一大批新的读者加入到追报的行列,如果太多人买不到报纸,场面恐怕会比今天这样更加难以控制。”
沈宝鑫这边还想有话要说,但是金镛却抢在他前面开口了。
“你这么肯定电视剧播出之后会大受欢迎,莫非你已经从什么地方提前看过了?”
听金镛这样问,一旁本来要说话的沈宝鑫跟着也露出了迟疑的表情。
被两人目光同时盯着,董桥就是想撒谎都不行。
“昨天林树邀我到他家里做客,正好林夕在看样片,然后我也跟在旁边看了两集。”
金镛看得出对这事挺感兴趣的,董桥这边才一坦白,他那头就急不可待的问说:“感觉怎么样?真有林夕自己说的那么厉害?”
“能不能和李小龙的动作电影相提并论我不敢妄言,不过这部剧的动作打斗确实是我看过的所有武侠电视剧中最接近小说描述那种情形的,无论是来无影去无踪的轻功,而是打斗的场面效果,都让人大开眼界。”
董桥说这话时候脸上惊赞的表情都被金镛看在眼里,心中却已经有了计较。
“其实你上当了!”
金镛这话一说出来,不仅董桥愣住了,就连一旁的沈宝鑫也愣住了。
金镛进一步解释说:“林树请你去他家里做客,然后正巧林夕在那里看样片,这件事本身就不正常,再加上你对这部电视剧的评价,我敢肯定这就是林夕设计好的一个圈套。”
董桥和沈宝鑫这才一脸恍然大悟的样子,特别是董桥,当场就大骂起林树、林夕父子不地道,连他这样的老实人都算计。
金镛笑着摆摆手。
“这事也不能完全就怪他们算计你,其实林树、林夕父子俩演这场戏用意已经很明显了,主要是你当时没注意往这方面去想。林夕之所以让你提前看到电视剧样片,固然就是想要借你之口来为这部剧做免费宣传,但另一方面其实也是在提醒我们要做好准备,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董桥还在领会金镛这番话的意思,沈宝鑫却是已经反应了过来。
“良镛你的意思是,你也觉得这部电视剧会很成功?”
“你们觉得林夕少年老成,其实都是给表象给欺骗了,他确实比同龄人要成熟很多,不过身上也还保留了一些少年人的性格,比如说有什么好东西一般都藏不住,总想要拿出来向身边人炫耀,我想林夕给董桥看样片,大抵也就是这样的心态。”
金镛看人确实眼光独具,不过他再怎么精明也不可能想到,林夕年轻的身体里隐藏着的却是一个成年人的灵魂,所以对林夕的意图也只会从正常人的角度分析。
林夕这么做真正的用意其实是担心《明报》这边对报纸发行量的预估过于谨慎,这样在电视剧播出之前就无法让更多的读者看到小说。
既然决定以小说来为电视剧造势,林夕自然是希望这个声势能够越大越好,故而才出此下策来“提醒”《明报》不要太保守了。
金镛自以为看穿了林夕的想法,又考虑到这件事对双方其实都有利,于是也就顺水推舟的答应了董桥提出的增加报纸印刷量的建议。
I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