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比起他们的一片静默来,此时远在秦国信阳君的府门前,侍卫却是乱成一团,都不知是否要将刚接到的消息禀告。
不光是因事情重大,更是因为今日府中还有一个前来做客的武陵君。若是此事泄露一二,到时君上颜面扫地,那可如何是好?
权了再三后,为首的侍卫一把接过那片竹简:“我去。”
小院内,信阳君正与赵迁洽谈。
首先举杯的,是淡然微笑的赵迁:“君上若能促成此事,秦赵两国可永久为好,百姓也能安居乐业,迁在此,先敬君上一杯。”
“好好好,武陵君真是爽快之人。”信阳君也举起酒樽,一饮而尽。
爽快?
不过是两国利益驱使罢了。
新王登基,赞成改革一派,大开国门,吸纳有志之士,六国之中,不得自家君王重用的能人异士纷纷前来。不仅占据了朝堂要位、屡立战功,大有将永享受世代尊荣的守旧贵族从美梦中唤醒过来之势。
以信阳君为首的守旧派负隅顽抗,都被新王四两拨千斤地弹了回去,眼见着新王要大刀阔斧地改革,而其中一项以军功封爵更是触及了他们的底线,所以赵迁看准了时机,钻了这个空子。
与信阳君达成的协议就是——逼新王迎娶赵国公主。
秦赵两国互为姻亲,若秦国需攻打他国,那么赵国也责无旁贷地会来支援,如此一来,也能削弱那些依靠军功上位的改革一派。
对于赵国而言,有了秦国的庇护,不仅免了他国的觊觎,更重要的是可以恢复生产,到时要脱离秦国,也不是不可能的。
“恕迁多此一问,若是大王不允呢?”赵迁优雅含笑。
信阳君心中冷哼,看来这个武陵君也不是等闲之辈啊,这般一问,弦外之音是将劝说新王的任务全然推给了他,也罢,说说也无妨。
“大王以孝治国,自然不会不顾先王之命的。再说了,朝中老顽固多的是,要劝说新王立后,也并非难事。”
说完,他轻瞥了一眼赵迁,意有所指:“只是眼下公主不知所踪,这点还望武陵君多多费心才是,别到时候老夫已劝得大王,公主连个人影都没有。”
赵迁微垂了眼帘,压下了那股涌起的薄怒,不久,又恢复如初,俊雅如斯的脸上牵起了一抹淡淡的笑意:“是,迁会尽力。只是有一事迁实在费解,宫中围场何等森严,公主不过一介女流,如何能逃出生天?莫非......宫中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密道不成?”
信阳君脸皮微抖,以饮酒遮掩过去。
正在赵迁还想说什么时,门外传来了侍卫的声音:“属下有事禀告,是函谷关的来信。”
函谷关?
赵迁眉心一动,那地方可是公子歧的封地,当初信阳君凭借翻云覆雨是权势,为其子求得这块肥肉。
但世人都知公子歧并无从政之心,那块掌握着秦国咽喉的战略要地,也自然落入了信阳君的囊中。
果然,一听到‘函谷关’三字,信阳君的那根神经便紧绷了起来:“进来!”
那侍卫入内后,见还有一个赵迁,本想开口的话也顿在了那里。
赵迁轻笑,自己怎么说都与信阳君算是明面上的盟友了,怎样都不会在侍卫面前博了他的面子的。
片刻之后,那侍卫也摸清了君上的意思,上前,大大方方地将竹简递给了君上。
信阳君拿起竹简,霎时脸色铁青,将那片竹简往案上重重一拍,啪的一声,酒水四溅,洒在了一分为二的竹简上:“混账!守城将士居然被收买,放走了公子忽!”
公子忽.......
此前赵迁大致了了解了些,据说那公子忽是杀害先王的凶手,只是至今还未捉拿。
如今公子忽还在秦国,更是在信阳君的眼皮下,的确令人颇为意外。
秦国两派为了此事形同水火,守旧派坚持先王命案悬而未决,要将先王死因调查得明白彻底才能恢复国事。而改革派认为,当今六国势弱,秦国当强国富民,一举称霸。
而公子忽的踪迹,就成了关键所在。
其实有些可笑,公子忽不过是两派争执的棋子罢了。
从来政治都是肮脏的游戏,他在赵国摸爬滚打了那么多年,早已见怪不怪了,所以任何情况下他都能淡然而笑:“那不知公子忽前往何处了呢?”
被赵迁这么一说,盛怒中的信阳君也意识到这里还有旁人,渐渐地收敛了神色,咳了声后,说道:“从方西来看,暂时是去齐国了。”
六国之大,公子忽随时有可能转辗他国,为此,他也是颇为头疼。
不想这时,赵迁微微起身,行了一礼,浅笑:“寻回公主之事刻不容缓,迁想在此与君上辞别,望君上恩准。”
“嗯。”信阳君全部心思都在公子忽身上,根本未见赵迁低头应下时,嘴角扬起的那抹意味深长的笑。
赵迁退出府邸时,走来了一个侍卫,是他从赵国带来的。
那人恭敬地行礼后问道:“君上欲往何处?”他本想着自家君上是去拜访秦国权臣的,不想说出的话却是.......
“齐国。”
“君上?”那侍卫讶异地抬头。
“去准备吧。”他淡淡吩咐。
随后赵迁上了马车,闭目深思,他虽不知赵瑶是如何出了秦宫的,但有一点他可以确定,当时她是跟公子忽走的,那么......
公子忽若是前往齐国,她也必定同行。
这六国虽大,能庇护公子忽,也只有远在东边曾经强盛的齐国了。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没码,去整理后面的剧情了
所以,这张字数很少。。
下章就恢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