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大火的《围棋少年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现在正是上班上学的时候,阿明报刊的生意好了起来。金庸在香江的名气绝对不是盖的,甚至跟那些娱乐圈的天王相比都不差分毫,这样的人承认突然承认自己在最拿手的小说上输掉了一筹,对整香江人的冲击绝对是无法想象的。
他们在震惊的同时,也希望欣赏一下这位让金庸都认输的小说,如果写的好他们固然会有很大的赞赏,说金庸输的不怨。但是如果稍微有点瑕疵的话,那些急于想给金庸正名的人绝对会将这部小说加上作者骂的狗血喷头。但是有一件事情是必须的,那就是要在小说为前题的情况下做的事情。.
所以这些不管是真的想看金庸失败的,还是想找小说的瑕疵给金庸正名的人,他们一大早就出去找明报了,他们确切的想知道小说的内容。不光这些人,还有很多人是被报纸上刊登的棋局吸引的,整个香江的围棋界几乎被报纸上刊登出来一副比一副难得棋局难住了。自己破界不了,他们更加迫切的想知道破界之法。破解之法在哪?在小说里面,小说要在明报上发表,所以他们也都开始去买明报想找到破解之法。
还有一些人就是喜欢看小说,既然这部小说金庸都承认是难得的佳品,那么他们就想看看,不为别的只为看小说。
有了这些人的加入,整个香江的报刊全都火爆了起来。这些报摊从早上开始之后全都涌来了一群群想要买明报的人,有些摊主的魄力稍微大一点,他们多要了一些报纸,但是这点数量的报纸怎么可能满足正在壮大的需求数量,差不多在一个小时之后。香江大部分的报摊都宣布自己的报纸已经卖光没有了。
面对更大的需求他们当然向着明报打电话,想要进更多的报纸。明报这边也反应了过来,让整个工厂全力生产,以最快的速度满足外面的报摊。
但是从工厂中印刷出来,再到送进每个报摊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这段时间差不多要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一下子成为了整个市场的空白期。面对这种情况,那些报摊的摊主全都在唉声叹气,如果当初自己的胆子再大一点,多进一点报纸就好了。这是多么好一个赚钱的机会啊,就这么白白的给自己浪费了。但是现在后悔也已经晚了。他们也只能在自己的报摊里面唉声叹气起来。
相对于别的报摊老板的后悔。这个时候有一个报摊的老板几乎要笑了出来,这个人就是阿明。
阿明要得数量是十万份直接将他那边的明报包圆了,整个区的明报都在他那里。在别处买不到报纸的人当然慢慢的在向着阿明这里慢慢的靠拢,并且这种靠拢在整个市场出现空白区的两个小时之内更加的明显。
整个香江都是想要找明报的人,现在所有的明报都没有只有阿明这里有明报。阿明这里变成了独一份,所以这个时间段阿明的报摊引来了更大一轮的抢购狂潮。到两个小时差不多要结束,别的报刊也相继有明报的时候,阿明十万份的报纸也刚好卖完。每份一块钱买的进价是六毛,也就是说在这短短的两个小时之内阿明就赚了四万块钱,这是他平时将近两个月才能赚到的啊!这如何不让阿明开心。
再加上阿明从读者的口碑中了解到,小说确实不错,如果有的话他们明天还会过来买报纸,让阿明明天一定要进到货。听到这个消息。阿明再想到跟老板的约定,不禁在收摊之后放声的大笑了起来。
这个时候正在放声大笑的人还有一个,那就是金庸,金老爷子。金庸现在没有理由不开心,一直到中午十二点他印刷出来的一百万份报纸已经成功的卖了出去。并且整个香江各地都有催货的电话,加起来的订单差不多能达到一百五十万份。这绝对是整个明报的新记录。
这个数字如果公布出去,不要说整个明报内部就连整个香江媒体界都会有大震动。93年现在香江常住人口只有五百多万,将近六百万人,这么点人卖出去一百五十万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每四个香江人就有一个买明报报纸的,这绝对是让人感到震惊的数字。
如果这个数字是正确的话,那么也就代表着明报这份报纸成了香江人除了柴米油盐之外家里常备的必须品了,这也得话明报的影响力也太大了,这绝对是私人媒体人毕生的追求啊。不过看到这个数字之后金庸虽然有一定的惊讶,但他还是很清楚的,这一次之所以报纸的销量能有这么大的提高,还是因为小说优秀的原因。
因为是小说,所以在东南亚的一些地方也稍微引进了一些报纸,只是为了小说,比如说内地。这样划除之后,整个香江的销售量差不多可以降到一百一十万。不过虽然一下子减掉了四十多万,但是金庸还是很开心,只是因为一篇小说,整个销售量就有了这么大的突破绝对是一个意外惊喜。
而且这还不算,看到读者的情况,他们估计也是认同了《围棋少年》这部小说,现在只有唯一的渠道可以看到这部小说的明报就成了最好的观看选择,可以看到的是只要这部小说还在明报上发表,明报的销售量就不会减弱,甚至会因为《围棋少年》这部小说的大火,让整个明报在火一次。
并且金庸在内的明报高层也会凭借这难得的东风,让整个明报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张,彻底的将突然增加的市场占据下来。香江跟内地可不一样,内地现在正在发展所有的一切都是新的,包括市场。只要有能力有魄力的人,能抓住这个时机就能占据很大的一片市场,不过后面能不能把这个市场保持住也就不说了。
香江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各个市场都几乎发挥到极致。每一个行业的竞争都非常激烈,其中竞争最激烈的可以说是媒体行业。世界上每天发生的事情也就这么多。你能得到的新闻别人也能得到,只不过可能后面的评论不同罢了。市民在看到一份报纸之后就会很少再去卖别的差不多类型的报纸。
这些新闻几乎算是不可再生资源,不管大新闻还是小新闻都是一样。在新闻是不可再生的时候,有很多家媒体报道这些,难免就形成竞争,而且还是很激烈的竞争。这个时候就要看哪个媒体的速度快,让这样的事情先见报,哪家媒体挖的深,可以让市民看到更多不一样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在这样的竞争中存活下去。
金庸的明报当然也是这样,从一开始无人问津的小报社凭借着金庸小说跟后来金庸本名查良镛的社论。才在这竞争日益激烈的媒体界占据了脚跟。并且发展也越来越。虽然现在明报可以说是整个香江影响力最大的报纸之一,但是金庸对这个并不满足,因为明报还不是香江影响力最大的报纸。他剩下的目标就是把之一这几个字拿掉,要在香江独占鳌头,其实这不光是金庸就连其他几家媒体的负责人也是这样的想法。
不过现在整个香江媒体界的格局已经接近稳定。金庸就算想也只能是想想,要做的话还很难。现在突然有这么一个扩大自己影响力的小说,金庸当然不会放弃,他想凭着这部小说跟以前一样,占据更大的市场。而且金庸还有一个杀手锏没有放出来,如果这个杀手锏使用出来,金庸相信不光是香江就算是整个华国都会沸腾起来。
要说金庸的眼光还真的不错,随着《围棋少年》的慢慢发表,故事一点点的在进行。《围棋少年》彻底的大火了起来。
‘这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围棋与侠道想结合的小说,就像査先生说的一样,这是围棋的精神与侠义的精神完美结合的佳作。华国的古风古色渗透其中,这部小说不管是对侠道的了解还是对于围棋精神的描述都让人着迷。不过査先生曾经在序中踢到作者不太会写男女之情,觉得这是整部作品的瑕疵,不过编者却不这么认为。作者描写的主角正是十三四岁的年龄。他们的爱情根本不可能像大人一样,那种纯纯的、朦胧的爱情不正是中两外男女主角的表现吗?《围棋少年》绝对是一篇佳作。——香江《星岛日报》。
《围棋少年》可以说是最近几年武侠界难得的精品,整个小说的内容不管是内容还是文笔都非常不错,如果不是査先生反复的强调这部小说的作者只是第一次写,我们还以为这又是哪一位大家的新作品呢!——香江《东方日报》。
《围棋少年》的作者可见对围棋有很大的研究,整个故事中围棋的精神、准则不时的穿插其中,但是这些东西跟整个故事结合的巧妙绝伦,让人觉得没有一点的突兀。不过“身世凄苦”,“自强不息”,“自古英雄出少年”这样的老调重弹,确实没有太多惊艳的感觉,弹得怎么样,就见仁见智了。不过这部小说的作者弹得还不错,不是吗!——香江《头条日报》。
在《围棋少年》引动一个学棋潮流的时候,香江各个主流媒体也对这部小说做了评价。不过可见整个香江还是比较喜欢这部小说的,对于这部小说倒是没有太多的批评,更多的正是夸赞。甚至那些不喜欢孩子看小说,在发现孩子看小说的时候会打电话到公司投诉的家长们对这部小说也没有太大的批评。因为围棋少年大部分讲的是围棋,这样反而带动孩子们有了学习围棋的兴趣,有一样技能在香江还是很有好处的,现在还在主动要求学习家长当然不会反对。对围棋少年喜欢还来不及呢,怎么会反对呢。
不过虽然主流媒体给这部小说的评价不错,但是还是有一些小报社为了看点,给了小说差评。有的说围棋少年小说是不错,但是整个故事的格局太大,怎么可能会因为一部棋局而改变国家的命运呢。还有的人觉得不太喜欢里面的人物反正鸡蛋里面挑骨头的理由。
这些烂理由当然不可能浇灭香江人对围棋少年的喜爱,现在整个香江大部分的人都在讨论这个小说。
但是在小说再大红大紫的时候,有一个问题出现在每个香江人的脑袋中,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谁?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