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传经送宝(3)
讲基本面,常天浩显然是一把好手,当下滔滔不绝论述起来:
1998年国内经济局势其实比一般年份都糟糕,东南亚金融危机导致了南向出口不畅和全球整体经济处于惊恐不安的状态,从97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国际大宗物资和波罗的海航运指数下跌,中国国内通货紧缩开始出现。
一开始经济学家们还欢欣鼓舞,认为终于把从80-90年代以来的较高通胀控制住了,但没想到随着通胀降低,经济增长幅度也开始走低:96年GDP增长率9.93%,97年是9.23%,98年前两个季度连8%也没有保住。
随着通货膨胀变成中国人压根就不熟悉的通货紧缩,整个市场开始出现生产停滞、购销两端均萎缩的局面,银行体系多次下调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但迟迟没能抑制经济衰退,随后又叠加长江特大洪水,这对于年初才换届的新班子是个严峻考验。
前两年的下岗余波、去年以来的地区经济危机、内部的经济衰退叠加自然灾害甚至导致对十五大后各项路线的怀疑,产生了一场悄无声息的论战,与以往论战发生在高层不同,这次论战焦点围绕一本书,98年3月出版的,由凌志军和马立诚撰写的《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而展开。该书系统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在高层和学界发生的三次左与右的论战和交锋,一时间洛阳纸贵、畅销全国。
常天浩怎么会放过这种书,哪怕是紧张的高考复习阶段,他也要拿来好好阅读一番,当时看过就完事了,后来随着阅历增长和信息增加才了解到更多内幕:
这本书并不是刚刚写好就出版的,而是已完工一段时间却卡在出版上,原因就是有人拦着不放,之所以在3月份又能放出来,是因为有更进一步保驾护航的命令——上面要正本清源但又不便亲自动手,于是借钟馗打小鬼,让《交锋》这书出来说话,用学术争论代替政治斗争。
左派也意识到这本书名为历史记录,实际借古讽今、指桑骂槐的用意,所以动作很快,3月份书出版发行,4月初在全国政协礼堂会议大厅里针对《交锋》举行了一个冠名为《中流》(已停刊)创刊百期座谈会,实际进行批判的会议,《中流》主编魏巍做了《坚持初衷,继续战斗》的判决书式基调发言,老左派们纷纷群起炮轰,甚至不乏已退休却不甘寂寞的中委级干部。
由于压力太大,甚至逼得原人大委员长这种级别的人物在一周后出面接见《交锋》作者以示鼓励,帮他们在上层建筑领域扛住。
随后,总书记在政治、经济、外交上三管齐下:
一管自己出面,以高举旗帜为标志的政治路线团结大多数;
一管以国务院和发改委出面,实施多项扩张性货币政策措施,拼命稳住经济局面;
一管以总理出面,坚持人民币不贬值承诺并在惊涛骇浪中守住了刚回归不久的香港金融地位,奠定了良好的国际形象和大国地位。
这是高层的争与不争。
所谓争,当然是要保证航线;所谓不争,是指不再像以前那样打嘴仗。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所谓第四次左与右的斗争了,因为老左派们在随后几年就溃不成军。另外在《交锋》这书出版后20年,再也没出过一本反映有关论证上层建筑、高层治理或意识形态斗争的普及性书籍,所有内容都隐藏在口口相传、以讹传讹、管中窥豹的神秘感中。外地去北京的人就算再感兴趣,通常也只能从出租车司机中听到无数半真半假、荒诞不经的故事。
就1998年经济基本面而言,只有这套组合拳打完,整个经济态势包括期货市场的局面才会扭转,8月下旬的香港保卫战还没打,超哥在7月份就看着盘面这点动静认为要反弹——难道不是太早了点么?
常天浩劲头十足地将他掌握的信息全梳理了一遍,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振振有词,愣是把过去半年原本小市民感觉平平淡淡的日子讲成了跌宕起伏、风云变幻的架势,听得超哥和小琴两眼发直、咂舌不已。
现在小琴终于明白为什么常天浩让她把公司里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参考消息》和《新华社每日电讯》全整理好,他要一一过目的用意了。
正儿八经的消息全刊登在报纸上,但不会直截了当地告诉你,要想用心体会,就看会不会解读了。在不会看的人眼里,这些报纸除了《参考消息》上的外电评论还有点乐子外,其余全都是枯燥无味的说教。尤其对小琴这样的年轻姑娘,有这闲工夫还不如多看两册《知音》或《上海服饰》或《大众电影》呢。
“所以琴姐姐知道要你帮我买报刊杂志的用意了吧?”常天浩笑笑,“除你们公司有的那些报刊杂志,《半月谈》、《南风窗》、《财经》,对了还有《电脑报》、《收获》你看到都帮我买,我全部需要,费用记在我账上,作为帮我跑腿的代价,我每期送你一本《瑞丽》或《ELLE》。”
超哥不解:“《瑞丽》和《ELLE》是什么?”
“全彩印刷的时尚杂志,衣服、包包、首饰、鞋子、化妆品、香水、美容护肤乃至小型艺术品都有介绍,浑身上下都散发着小布尔乔亚情调的玩意,20大元一本。”常天浩笑道,“你当是妇女之友就行……”
小琴插话道:“女人的事,男人少打听。”
超哥不服:“那小常怎么知道?还讲得如此透彻?你怎么不说他?”
小琴抬杠:“浩公子是名牌大学生,又在上海读书,见多识广自然懂得多,哪像你……”
就差把“不学无术”说出来了,超哥连连摇头,从鼻子里发出“哼”的声音,那意思分明在指责小琴搞双重标准。
常天浩一直认为:会解读的,从几百个字的豆腐块里就能看出微言大义;不会解读的,看到也视而不见,顶多以为只是遗老遗少在发牢骚。
这是他在后视镜里看到的局面,现在有机会可反过来验证。重生前他此时和超哥一样懵懵懂懂,别说小小的套保做市商代表看不清,就连量子基金、老虎基金头号专家,享誉世界的投资大师乔治·索罗斯此时也还没看清中国的决心呢。
这是常天浩瞎忽悠超哥的套路么?都知道整体走向还在这里头头是道分析,分析个鬼啊?
显然不是。
他有自己的理解:数学题有时做不出来,看答案和解析明白后难道就不重新走一遍解题过程?只知答案不知方法,下次改头换面还是不认识,掌握了方法和诀窍,才有充分解读的起点。不知道基本面如何就蒙眼冲进去投资,长期操作下去除赔钱还有什么结果?
此时,常天浩话锋一转,又道:“当然,任何投资,都是基本面和技术面的结合,刚才我讲了基本面还偏早,我再来说说技术面上的事……”
(请注意,这里有个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