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二章 草原异动
郑勋睿原来是打算两面出击的,水师正月出征,辽东和辽南的战斗则是五月份进行,不过水师的凯旋,让征伐的事宜暂时耽误了,认真思考之后,郑勋睿做出了决定,推迟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既在瑞元二年的七月开始对辽东和辽南的征伐。
郑勋睿可不会给大清国和皇太极太多喘息的机会。
其实朝中的文武大臣是更加的着急,辽东全面陷落,仅仅是山海关还在郑家军的掌控之中,原关宁锦防线的其余所有地方,全部都失去了,当然这不是郑家军的责任,不过郑勋睿已经登基,说起来全面收复辽东就是他的任务了。
刚刚登基的时候,甚至在没有登基之前,郑勋睿都想着率领郑家军,一鼓作气的杀向辽东,最终杀向沈阳,彻底摧毁大清国,不过也正是因为登基成为了皇帝,郑勋睿的眼光更加的深远,他发现北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太多,这个时候不适宜马上征伐厮杀,北方需要休养生息,需要一段时间的平稳,故而郑勋睿克服了内心之中的渴望,暂时延缓对大清国的征伐。
登基一年时间,郑勋睿和朝廷在北直隶、河南与山西等地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无数的钱粮运抵了这些地方,救济百姓,各地官府也给与了不少商贸交易的优惠政策,不过一年时间过去,北方迅速恢复了生机,老百姓感觉到生活有盼头了,精神气自然涨起来。
一年时间还是太短,河南与山西等地尚在恢复的过程之中,这是一个稍微有些长的过程,至少需要三五年左右的时间,不过郑勋睿绝不会等待这么长的时间。
大同、宣府、延绥、宁夏等边镇。朝廷悉数都撤销了,在郑勋睿看来,这些地方根本就不是什么边镇。不管是辽东还是草原,都是大明王朝的国土。人为的在大同等地设立边镇,其实就是对自身的羞辱。
按照七大军区的划分,维持北方稳定的任务,就落在了郑家军第一军区和第二军区的身上,第一军区的总兵洪欣涛和第二军区的总兵洪欣贵时时刻刻都想着征伐八旗军和草原的事宜,如今洪欣贵已经到巴达维亚,主持大明皇家南洋贸易公司海上贸易的事宜去了,领侍卫内大臣洪欣瑜出任第二军区总兵。
洪欣瑜更是清楚郑勋睿的心思。上任之后,即刻开始集结大军,准备征伐。
大理寺丞梁兴力出任领侍卫内大臣,原淮安府知府陈子龙出任大理寺丞。
如今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六月初,刚刚成立不久的海外贸易司还在拼命忙碌的时候,陕西巡抚李岩、山西巡抚马代坤、第二军区总兵洪欣瑜的加急奏折到了京城。
调查署的情报也送到了郑勋睿的手里。
奏折与情报说到的都是一件事情,那就是满八旗已经进入草原,准备开始在草原的征伐,相比较来说,调查署的情报更加的详尽。而陕西和山西的奏折,主要还是表现出来草原鄂尔多斯等部落的担心。
尽管鄂尔多斯部落已经成为草原数一数二的部落,但对大清国还是非常畏惧的。特别是畏惧满八旗,这也是多年形成的习惯,当初满八旗征服草原部落的时候,经过了无数次的征伐,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曾经亲自率领满八旗进入到草原征伐,诸多草原部落就算是联合起来作战,也不是满八旗的对手。
这种失败的恐惧,或者说满八旗表现出来的勇猛,镌刻在各个草原部落的心中。尽管说这么多年过去了,草原部落对八旗军还是有着深深的敬畏。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郑勋睿当然不能够埋怨鄂尔多斯等部落的恐惧。实际上他也相信,仅仅凭着草原部落的战斗力。是不大可能战胜八旗军的,在没有外力干扰之下的战斗厮杀,草原部落依旧会失败,尽管说鄂尔多斯部落已经拥有不少的毛瑟枪,可他们也打不过满八旗。
满八旗的战斗力是摆在那里的,可以说与郑家军骑兵不相上下,只不过从战斗的气势以及心理方面,郑家军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当然,有了红夷大炮、弗朗机和毛瑟枪的郑家军,就不是八旗军所能够抵御的。
郑勋睿没有想到,皇太极居然做出了进军草原的决定,这个决定与他所担忧的情况有所相吻合,皇太极只要努力稳住了草原的局势,那么就有了可以依托的地方,万一在辽东辽南等地败给了郑家军,可以大规模的进入到草原,依托草原部落抵御郑家军的进攻。
郑家军出兵辽东和辽南,同时也要兼顾草原的局势,郑勋睿的想法是,郑家军对八旗军的主力实施重点打击,草原的鄂尔多斯、叶尔羌、吐鲁番、土默特等部落在草原上展开对科尔沁、察哈尔等部落的进攻,如此皇太极将失去所有的依托。
一旦郑家军打败了八旗军,灭掉大清国之后,转身就会进入到草原,展开对科尔沁、察哈尔、外喀尔喀等部落的打击,一鼓作气的统领整个的草原。
皇太极再次预见到了大清国可能存在的重大隐患,及时做出了安排部署,郑勋睿不得不敬佩,他一直以来都认为,真正的对手是皇太极。
郑家军有着太多次战胜八旗军的战斗厮杀,这样看起来,好像是说郑家军只要从辽东和辽南展开大规模的进攻,一定能够高奏凯歌,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彻底打败八旗军,剿灭大清国,所以郑家军必须尽早的出动,展开对八旗军全面的进攻。
事实真的会这样吗。
至少郑勋睿不是这样看的,他知道郑家军一旦踏上辽东和辽南的土地,直接威胁到大清国的生死存亡了,那么肯定会面临异常惨烈的厮杀,且郑家军每一步的征伐,都需要小心翼翼,不能够有丝毫的疏忽,否则可能承担失败的恶果。
兔子急了都会咬人,更不要说骁勇的八旗军。
郑家军以前面对八旗军所获取的所有胜利,基本都是在关内,辽南战斗的胜利,也是局限于金州和复州等地,只不过在松山之战的时候,把握住机会,占领了凤凰城、汤站、镇江和义州等地,阻断了八旗军进入朝鲜的所有道路。
郑家军真的要开始在盖州、海州、耀州乃至于辽阳、沈阳等地作战了,那么八旗军表现出来的战斗力肯定是不一样的,因为你已经让人家没有了任何的出路,那人家就要不管不顾的拼命了。
这方面郑勋睿有着清醒的认识。
可惜整个的朝廷,也就是郑勋睿有着很是清醒的认识,包括内阁首辅徐望华、次辅周延儒、兵部尚书熊文灿在内的诸多文武大臣,都是信心满满,认为郑家军打败八旗军是很顺利的事情,特别是郑家军水师在海外作战获得完胜之后。
郑勋睿曾经想着对大清国实施封锁,这方面大明朝廷完全可以做到,海上贸易已经被郑家军水师完全掌控,陆地上的贸易更是容易掌控,水路和陆路完全封锁大清国,没有多大的问题,如此最多两年左右的时间,大清国就会处于崩溃的边沿,到时候郑家军大举进攻,八旗军根本无法抵御。
思考再三,郑勋睿放弃了这个计划,因为他很清楚,一旦彻底封锁了大清国,首先遭罪的不是那些满人和满人权贵,而是在大清国的大量的汉人,首先饿死的也是这些人。
这样的罪过郑勋睿可不想承担。
还是堂堂正正的打败八旗军更为荣光。
陕西、山西、第二军区的奏折,以及调查署的情报,在内阁引发了激烈的讨伐,所有的内阁大臣都是义愤填膺,内阁的票拟很快出来,意见完全一致,那就是朝廷马上展开对八旗军的征伐,以最快的速度打败八旗军。
朝中所有文武大臣也是这个意见,他们认为征伐后金的时机完全成熟了。
这个时候,郑勋睿是很冷静的。
征伐后金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没有什么值得犹豫的,关键是如何的征伐,究竟是重点从辽东展开进攻,还是从辽南展开进攻,甚至是从草原展开进攻,这需要认真考虑,作战部署在这个时候显得异常的关键,同时还要考虑,郑家军讨伐后金的时候,如何稳定草原的局面,毕竟郑家军也是要征伐草原,乃至于统一整个草原的。
内阁大臣、兵部尚书熊文灿两次接受皇上的质询,离开乾清宫的时候,神色都是很凝重的,很快,内阁专门商议如何征伐后金的问题,这个时候的讨论,没有之前那么热烈了,更多的是沉默,大概是熊文灿提出来的问题,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
时间到了六月底,出征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南方一些地方已经开始进入秋收季节,北方七月中旬也会进入到秋收季节,这个时候,内阁的重心被迫转移到秋收上面,毕竟今年粮食的收割,关乎到全局的稳定。
就在诸多议论出现的时候,皇上下旨了,郑家军将于七月十五正式开始对后金的征伐。(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