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下通牒
仲冬十一月建子,葭月。
长安帝都,刚下过一场初雪,薄薄的一层冰雪,覆在屋脊,清晨折射着阳光,极是耀眼。
角楼吹号,城门徐徐敞开,一些菜农小贩赶早儿挑担而来。
蓦地,一阵雨点般急促的马蹄声,飞快逼近城门,城楼上的瞭望兵急挥小旗,城门守备迅速挪开路障,电光火石之间,一匹黄骠马由官道彼端飞驰而至,马蹄下扬起滚滚尘浪,一阵风似的狂飙入城。
“军情急报——军情急报——”
一名铠甲军装的骑士,一手抖缰猛劲儿策马狂奔,一手高举一面红底镶黄边儿的令旗,口中大声呼喊着,人马一线,“呼”地冲过城门,长驱直入,在长安街面横冲直撞,市井行人里猝起一片惊呼声。
此起彼伏的惊呼、摔跌声中,路人纷纷躲闪,狂飙而来的飞骑,眨眼间穿街而过,继续冲向内皇城、风驰电骋般的入了天街,直达承天门。
捎带前线战况军情的哨令旗卫,辰时入宫,带来十万火急的军情密报,直传到内阁军机处,须臾,政事堂那边,瞬间炸开了锅!
“前几日,军情回报——周义山、苗启三等逆贼叛兵,被圣上亲率的兵力打得溃不成军,领着残余兵马四散而逃,躲入苗疆深山老林,圣上就要得胜班师回朝了,这个节骨眼上,怎么就出了这样的事?”
“左相有所不知,山里头猎户都在赶冬荒呢,这一整年的南北交替又是旱情又是水涝,庄稼地里没收成,秋藏的粮食还得上缴官家粮仓,充作打仗所需的粮草,百姓们吃不饱饭,四处闹饥荒。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加之各地节度使举兵叛乱,连年战事,不少百姓家破人亡,流民成灾,讨不到生计,又纠结成伙,有壮士登高一呼,四方响应,当真要出大乱子了!”
“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晏大人你、你你你……你还说什么壮士登高一呼?我看是唯恐天下不乱之人在挑唆这帮流民,偏偏还挑在这个节骨眼上!”
“圣上领兵在外,眼下战火四起,没一处太平地儿,即便要班师回朝,这一路上也是起义暴乱不止,处处险境、步步危机,若是圣上在归返途中有个什么闪失,那可如何是好?”
“流民叛乱,如星星之火,若不能及时遏止,恐怕就要天下大乱了!”
“草芥平民何其之多,吃不饱饭也是个死,真要豁出去与朝廷拼命,即便是圣上所率的兵力也难以招架四面八方的战乱,内阁军机处得赶紧想法子,不然,凶多吉少哪!”
内阁军机处、政事堂,臣僚们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五内如焚,急得团团转。
皇宫以内,气氛骤转,由前几日捷报频传,臣子翘首以盼圣上凯旋而归,到今日气氛骤凝,监国的太子连早膳都没吃,就急急赶至政事堂,随后,连如意宫的贵妃娘娘也被惊动,凤辇都抬到了政事堂门外。
巳时二刻,又有一拨朝廷元老、内阁重臣,面带惶急之色,一路小跑奔至政事堂。
巳时三刻,掌政令文告的宁然公主,遵母妃之命,奉懿旨直闯政事堂。随后,书吏们在门外听到一阵激烈的争执,政事堂内争议场面似是十分火爆,甚至有火药味弥漫。
隔着门,犹能听到贵妃娘娘冷叱之声,她以狠辣果决的手腕,从速决议,命宁然公主下政令文告,让内阁军机处速速调遣各地军防营的兵力,镇压流民叛乱。
她这是要遵照匡宗的惯例——以暴制暴!
但是,政令文告没有如她所愿地颁布下来,宁然默立当场,既不提笔也不做声,羿天站在贵妃面前,眸子里簇燃焰芒,威喝一声:“断不可滥杀平民!谁敢出去调动军防营,除非从我尸身上跨过去!”
太子刚刚说……尸身?!
他分明是拼死相抗!
政事堂里头,猝然鸦雀无声,众臣看着母子对立,剑拔弩张,登时心惊肉跳。
门外书吏屏息凝神,侧耳再听——里头静默片刻,似在僵持之中,而后,晏公先出声劝,左淳良也帮腔劝。
几位辅政大臣当起了和事老,最终,贵妃娘娘听取折中之法。当面冲太子下了一道通牒:“今虽有太子监国,然军情不容耽误,本宫只给太子一日期限,明日戌时,太子拿不出说服众臣的良策,一切就依之前所议——调兵镇压!”
明日戌时?!
门外偷听的几个书吏面面相觑,心说:这么短的时间,面对如此棘手的事,太子如何能想得出良策?
哐啷!
政事堂的前门猝然推开,吓得门外书吏们仓皇跪下,只觉面前一阵风刮过去,太子脚下生风般的匆匆离开。
任凭左相、晏公追赶呼喊,羿天连头也不回,隐忍着怒火,疾步走远。
一众内侍、宫人也在后面急追太子,直追到东宫,太子径自入了崇德殿内,命十七赶走所有人,殿内只留十七一人后,他砰然关上殿门,又将自己闷在了殿内。
※※※※※※
午膳之时。
宁然公主陪同母妃撤出政事堂。
摆驾回了如意宫后,蓥娘传太子前来养神殿,派去传话儿的人,在东宫与如意宫来回奔走好几趟,催了好几回,太子置若罔闻,头一回悖逆母妃之命。
宫城里头所有人都瞧出苗头不对——东宫与如意宫陷入冷战僵局,太子与其母妃意见相左,各不想让,连宫人都嗅出了剑拔弩张的浓烈火药味。
未时初刻。
东宫那边终于有了动静,太子传令:宣召石门门主石中徕入宫陪驾。
如意宫那边听闻消息,正在伏案过滤太子翻阅过的奏折的蓥娘,艳容上泛一丝冷笑:“他也耍起小孩子脾气了?赌气不来见本宫,反倒让石中徕入宫作陪,在他眼里,一个外姓人都比本宫这个当母亲的,还要贴心百倍!”
宁然陪在一旁,眸光微闪,却不搭话,只沲岚一人在旁斟茶、递茶,口中喃喃道:“娘娘息怒,他们毕竟是一块儿玩到大的同门师兄弟,太子心里堵得慌,就让他找个人倾吐一下,免得总闷在正殿里头,闷出病来。”
“闷?他这是自找的!好端端的正妃,偏就被他冷落一旁,成天都不知道在做些什么!”
蓥娘提到太子正妃时,瞥了一旁默然静坐的阿宁一眼,恼她今日来政事堂当着太子的面,居然连半句话都不讲,也不帮着母妃,真不知这孩子心里在想些什么。
“罢了,他想找人发牢骚,就随他去!”蓥娘使了个眼色给沲岚,沲岚心领神会,忙躬身退出去,这就去捎口信给东宫的眼线密探,让那些人机灵着点,竖起耳朵贴着墙也要听清楚——太子招石中徕入宫,二人都在聊些什么。
“量他也折腾不起多大的浪头!”旋动手指,蓥娘将掌心一拢,咬牙暗自发狠地要将太子牢牢攥在手掌心,眼角余光却又瞥向一旁静坐成闷葫芦的人儿,“阿宁,你与母妃说句真心话,你心里头是不是还放不下他?”
宁然看看母妃拢紧的掌心,猝然将目光垂落至面前那盏茶汤中,眼底浮现氤氲,只微微摇了摇头,仍然默不作声。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阿宁,你要听母妃的话,该放下的就得放下!”蓥娘看不穿女儿心思,无奈一叹,“今儿宫里闹的风声,没准儿能让祁王他们乐呵一阵子。”
母子起冲突,倒是让外人看笑话了,“今晚那几个皇子是不是又要‘饮酒作乐’?你去给他们添些酒兴,听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宁然忽而抬眸,眉眼弯弯地笑:“什么事都瞒不住您,其实祁王他们那边,有母妃的耳目盯梢,本也无需宁儿多此一举,不过,这宫里头实在闷得慌,宁儿今晚是想出去散散心的。”
“只是散心?”蓥娘有些不放心,“外头怎比宫里安全,你总想着出去,也不多带些侍卫。”
“在女儿眼里,最不安全的地方,便是这宫城深苑了。”宁然半真半假地道,随后起身,径自离开。
蓥娘看看女儿留下的那盏茶汤,满盏香茗点滴未沾,看来是有心事,既然心情不好,让她去散散心也罢,“宫里头只是……人心太冷罢了!”
心,若幽暗了,何处才能觅得阳光暖意?倒不如寻常百姓家,父母子女、一家人凑在一起时,总是无话不谈,其乐融融!
※※※※※※
趁着落日的余晖,精心打扮了的宁然,一袭洁白云裳,绾美人髻,簪金步摇,宛如出席诗酒雅宴,在侍卫陪同下,缓缓步出如意宫。
一辆宽敞舒适的车驾,早已等候在夹城复道,车把式似是一名练家子的宦官乔装改扮,斗笠压得低低的,倚靠着车厢,见公主款步而来,忙躬身上前搭把手,伸出手背,扶着公主踩那垫脚板儿,登上了车。
套缰骈骑,车把式挥鞭驱车,换上便衣劲装的侍卫们左右簇拥,寸步不离。
车驾驶向宫门外,进入车厢内的宁然,尚未坐稳,心头忽来异样的感觉——车厢内有人在!
眼皮子惊跳一下,宁然刚要转头往车厢内侧看,突然,一道人影闪电般欺近,瞬间贴至她背后,一股勾人魂儿的奇香荡来,宁然脑子里嗡的一响,骤然僵住了身形,一动不动的,凝神感觉背后贴来的人影。
那样熟悉的体香,那样熟悉的气息,魂梦萦绕!
是他?难道真的是他?!
“……羿天?是你么?”
颤声一问,闻得背后之人低低答应了一声,她的心,几乎跳出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