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章 程咬金
“多谢明府提携,二郎,还不快快谢过明府公?”李子才说道。
他心里也不觉有些意外,怎么突然提拔自己担任了西曹主簿?
“晚生多谢封明府栽培,一定尽力完成任务!”李燧行礼道。
不说当村长吗?怎么一下又让自己当乡正了?
要是后世的乡长,还勉强可以干干。不过这时候的乡正,一个普通的办事员而已!
此时,也不是什么品官,不像后世科级干部,跟县里的局长差不多。
不过升官总是好事情,二人高兴地谢过,告别封县令,出了县衙。
李子才记起本里的里长王旭还在县里谈生意,便计划与李燧去找他。
因为王旭资格很老,他希望王旭能够帮助刚刚当上乡正的李燧:“二郎,王里长在县城,我们不如找他谈谈防卫海盗一事!”
“好,但听前辈安排就是!”
……
古代的普通县城,即使再大,也不过一两条街而已。
四海酒肆在大街东侧,背靠竹溪。此处绿树环绕,环境清幽,是本县最好的酒肆之一。
王旭正与两个济北郡来的客商谈海盐生意。看见李燧他们到了,自然热情相迎。
“王兄尽管继续谈生意,谈完之后再说。”李子才说道。
“一笔小生意,早就谈得差不多了!来,我给二郎介绍一下,这位是济北郡的谢达谢兄,旁边这位是其同乡程咬金老弟。
谢兄可是济北郡的大盐商,而程老弟可是官宦之家,家世不凡,世代书香。这次他是陪同谢兄到江南的游玩的。”王旭介绍道。
李燧一听,这十七八岁的小伙是程咬金?这也太巧了吧?
不过他的身世似乎与隋唐演义中大不相同,并不是什么穷得卖竹扒的,而是家世不凡的官宦之家。
他细看那程咬金,身高五尺三四,健壮精神,肯定是习武之人无疑。
心想,虽然是书香门第,也许不喜欢读书吧!
几人相互见面,随便谈了几句,便到了吃午饭的时间。
酒案之上,几人聊得非常畅快。李子才告诉他们,李燧担任乡正一事。
李燧家人被海盗杀害,自然时刻想着报仇的。
李燧说道:“谢兄运盐,走陆路运费太高,水路又有海盗,这盐怕是一时半会儿运不出去吧?”
谢达点点头:“我等先来采买,迟一两月运出去,倒不碍事,那盐又不会坏的。
听说,圣上已经命江都丞王世充带领两万水路军前来剿匪,目前正在集结大军。
估计两个月后就会到达此地,那海盗一伙的好日子也差不多快到头了!”
李燧一听,那王世充也非泛泛之辈,此人非常机智狡诈,平定海盗自然并非难事。
……
几人吃喝酒,推杯换盏你来我往,异常热闹。
一壶酒喝完,那程咬金却道:“诸位,某这次从江都带了几囊剑南烧春酒过来,很辣烈的。来,换这酒!”
只见他立刻离席,回到住宿的屋里,顷刻间拿出一个大大的酒囊,然后给众人斟酒,瞬间浓烈的酒香扑鼻而来。
忽然,李燧闻到一股很熟悉的味道:石油!
“程兄,你这酒囊之上怎么有石油的味道?”李燧问道。
“什么?石……石油?”程咬金非常纳闷,都不知道什么叫石油,不过举着那酒囊闻了闻,然后就笑道:
“二郎管这石脂水叫石油?”
石什么水?石脂水!李燧好半天才搞明白。
原来,最近,那山东附近某地有人挖出了石油,人们拿来照明,很好用,非常明亮,就是烟雾颇大。
反正也便宜,程咬金他们买了很多放在船上,晚间用来照明,做火把也不错,比其他的植物油好得多。
李燧一听,照明?也太浪费了!后世,这东西可是国家的命脉。当然,那是冶炼过的汽油、柴油等等。
想到这里,他忽然冒出一个念头来:因为在非洲保卫过炼油厂,记得自己曾经看过关于石油冶炼的工艺,只是记忆有些模糊了。
如果自己用恐惧值兑换一些前世的回忆,回忆起你那时有的方法来就好了,那可是难得的兵器!
想到这里于是说道:“程郎,这石脂水你们还有多少?我想买些来。”
“还有一千多斤吧,二郎若要,我送二郎几百斤就是,哪里还要钱?不过那东西都在海边港口,很有些费事。”程咬金说道,他是个直性子的人。
这东西总共花了几百文,的确不值几个钱。这一斗剑南烧春,也要一贯呢!
李燧:“那就多谢程郎,明日,我带人来海边搬运就是。”
不过他也不准备白拿程咬金的东西。
几人说笑,李燧却在心里盘算着如何防备海盗。
高吉甫一伙海盗,在江南沿海来无踪去无影,官府多次清剿失败,不知这次王世充带队来会如何。
不过,大军袭击,其难免逃遁。
李燧却在琢磨是否可以利用什么东西引诱其上钩,杀他一阵,亲手为哥嫂报仇。
他看着王旭和谢达等人讨论着海盐生意,不由得灵机一动:何不利用这盐来引诱海盗,从而搞他一次突袭?
这总比被动的防御好吧?
于是饭后,他便找李子才、王旭、谢达、程咬金等人,一起商量利用海盐引诱海盗一事。
那程咬金一听,心里很是激动:“极好!兄弟我倒要射杀几个海盗,立上一功!”
“若是此计成功,立功自然毫无问题。不过,此事极为机密,诸位万万不可对外人说起。
否则不但此事难成,恐怕还会惹来海盗疯狂报复,那就得不偿失了!”
“这是自然……”众人都点点头,便又细听李燧的计划……
………………………………………………………………
隋代盐政:
这里要先介绍一下此时盐政。古代盐业管理,每一个朝代都略有不同。在隋朝和唐代中期以前,盐业管理非常宽松。隋文帝曾下令“通盐池盐井与百姓共之”,一般人的理解,就是民间可以私人煮盐,而且不用缴税。
当然也有人认为,可以私自生产盐,但是必须要缴税。这个政策一直持续到唐代中期,到了安史之乱的时候就不行了,因为政府还要靠收盐税来维持运转。
自那以后的管理,一般都管理比较严格,实行国家盐业专卖政策,一直持续了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