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工业之花
部队送来的回报,果然是杠杠的好东西!竟然是两卡车的,各色活猪!
总共80头猪,可把全厂上下喜庆坏了!连林向荣厂长听到消息,都亲自跑到东边来打招呼。
在这年头,猪肉对于老百姓来说,可是绝对的奢侈品!一年到头,也就年三十,能吃顿肉。小孩子们,往往每年就盼着那一天的到来,因为那天有肉吃!
即使厂子造的汽车,也是好东西,但是奈何副食品公司要的车辆毕竟有限。他们也不能特别照顾汽车厂,小字辈的汽车厂在市里还排不上号。
林强生惊讶的看着这么多头活猪,向高俊问道:“这些猪是从战士们的伙食里,挤出来的吧?!”
部队上的战士们想吃点肉也不容易,虽然他们有自己的养猪场,能够自力更生。但是上万人的师级部队,一年消耗的物资也是很多的,部队上也都得精打细算的过日子!战士们,平时训练也总是要吃点肉,才能扛得住。这些猪,明显是要从战士们的身上省下来。这让林强生都不敢面对,战士们的目光了!
高俊笑着说道:“没关系,我们部队上省一些,感谢你们厂的帮助也是应该的。我们部队上,很希望你们厂,能够把我们的这批车辆改造好!另外,时间不等人啊!希望汽车厂的同志们,能够抓紧时间,在两个月内,完成任务!你们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提出来,我们部队上,能解决的尽量解决!”
林强生点点头,看了看远处挖大坑的战士们,暗自叹了口气。
他低头寻思了一下,抬头向着高俊说道:“你们是想,把这批车改造成,我那辆红色的大吉普一样的性能?”
“对!”高俊点了点头,接着他又说道:“我们张师长,也看过了你的那辆车,他也很满意!”
“什么时候看的?”林强生纳闷的想道。
“我那辆车,是手工打造的发动机和动力总成!实话实说,那辆车里边的零配件,现在我们厂还不能生产。我想这方面,需要你们师的干部们帮帮忙了!部队上,肯定和市里的军工系统单位来往密切。这方面,我们厂想要你们帮忙疏通疏通,他们或许能够给我们一些帮助!”看着部队这么热情,林强生也就说了实话。
汽车厂初立,省市都在欢喜着省里多了家汽车生产厂家。丝毫没想到,产品质量等等的后续性问题。
看看sh牌轿车初立的时候,前后也就差不多半年的时间,他们的产品,也是这样大受欢迎!
1963年,凤凰牌小轿车改称为“sh牌sh760型”轿车,使用sh汽车发动机厂生产的680q型发动机,功率90马力。sh多家企业协作,通过技术改造和攻关,使得生产工艺和装配不断完善,完成了成套的冲模制作,结束了车身依靠手工敲打的落后的生产方式,当年小批量生产50辆。
现代人看了,没准感觉这是天方夜谭,可是当时确实是那么个状况。惊奇的人,了解了之后,没准眼珠子都得掉下来!这样的车,在后世,谁敢开!可是在当时,50辆车却都一售而空!
对于领导干部们来说,能够坐车的,他们肯定不开车。再说开车的,自然有司机,也不是他们。
汽车厂生产的车辆,卖给的是单位,并不是卖的个人!现在还谈不到广大市场,广大的个人用户上去!因为国家根本就不允许,私人拥有汽车!
现在离私人可以买车的时间,还有点远。85年之后,政策才有些松绑。即使那时,私人汽车,也要找关系挂靠在某个单位才行,还得担心单位会把自己的汽车给吞掉。
既然现在汽车厂出产的轿车,卖给的是集体,他们的感受自然迟钝许多。因此,林强生耍了个小聪明。咱们厂,先给你解决有无的问题,咱们的汽车先制造着。至于质量问题,出了毛病什么的,你可以来我们厂解决嘛。
林向荣等管理者、领导们,丝毫没觉得这是个问题。我们原来就是家汽车修理厂,再说我们生产的车辆,出了毛病,自然应该有我们给解决。
从这点出发,他们厂子现在做得,居然还挺好!丝毫没影响到,买家单位们的购买热情!
在这年头,买苏联拉达,出了毛病,你且等吧。那是进口的苏联货,零配件坏了,有的可能还要等个一年半载的,才能换上新件!
苏联人的办事效率,那是出了名的能拖。尤其是这种出口外国的车辆,他们更管不过来。
江岸汽车厂就在市里,车辆就在家门口卖,那多方便啊!领导们对于家门口的这家汽车生产企业,那是特别的有感觉!
厂里虽然现在不能生产齿轮、轴承等零配件,但是他们和滨城的几家轴承企业,齿轮生产企业,都有很好的联系,在和他们的合作中,也从来没出过问题。
变速箱可不是画出来就能造的,和齿轮组材料有密切关系。材料强度等性能不够,设计再好也没用。实际工作的时候,如果材料性能不合格,能把变速箱里面的齿轮全部打碎。
汽车厂现在用的轴承和齿轮,都是省工业局介绍的,由滨城市内的工业单位提供的。
轴承方面,进入七十年代,即“四·五”时期,轴承工业为满足“大打矿山之仗”的需求,第二汽车制造厂同步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汽车轴承生产基地。
一批地方中、小轴承厂又纷纷建立起来,形成了中国轴承工业第二个发展高峰期。
在七十年代之初的建厂高.潮中,全国滚动轴承厂家已达600多个。在此期间,短圆柱滚子轴承、球面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都有较快发展,轴承品种规格日趋齐全。
到“五·五”初期,中国轴承制造业逐步建立起了瓦房店、哈尔滨、洛阳、襄阳轴承厂和sh(别的地方可以全名,这个地方为什么用拼音!难道是没脸见人?)轴承行业五个各具特色的生产基地,以及星罗棋布的中小轴承企业。
并建立了综合性的科研与工厂设计机构和一些行业内的工艺装备与测试仪器专业厂,形成了布局基本合理、科研生产和后勤保障较完善的轴承工业体系。
据1977年171个主要企业统计,工业总产值达到10.1亿元,轴承产量1.2亿套,职工14.7万人,拥有主要生产设备4.8万台,固定资产原值14.9亿元,全员总产值劳动生产率为6821元/人·年,均比前一发展期有较大的进步。
在齿轮的发展制造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几十年间,齿轮设计和制造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建立起了齿轮机床、工具、量仪、专业齿轮和齿轮箱制造厂。
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齿轮制造行业。低速重载和高速大功率齿轮的设计和生产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各种类型的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已成批生产了出来。国际上生产的各种锥齿轮的制造技术,我们也已基本上掌握。各种型式的蜗杆副,也已能够自制。
应用于汽车、拖拉机和机床行业的大批量的齿轮,在产量和劳动生产率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提高。用于船舶和航空机械的高速和高速重载齿轮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对齿轮啮合原理、精度与检测、强度试验与计算、材料与热处理、高精度高效率制造工艺、新齿形、新工艺方法、新的齿轮型式和结构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林强生设计配套捷达的发动机,考虑到国内的现实情况,特意降低了功率、性能。因此现在他们出产的捷达,在低功率的环境下,还未有变速箱齿轮打碎的情况。
不过,林强生始终感觉这个材料问题,是个大事,必须得重视。
幸好现在公路上的汽车不多,齿轮碎了,人也不至于会有多大的事情。像后世的某些轿车,不就经常听说齿轮碎了,还照样卖得很好。
不过凡是就怕万一!这轴承和齿轮,都是核心科技!还就得叫个真,必须得掌握!
现在他们厂出产的捷达,所用的发动机是一台2.0升排量的4缸汽油机,最大功率57kw,最大扭矩128n·m。
这在1980年前后是个相当不错的参数,它搭配4速手动变速器,能达到130公里/小时的最高车速!
最高速时,除了有点抖之外,没什么大毛病。后世的现代车也抖,那不也有的是人开。
这对于同期的bj202、212,sh牌轿车是不可想象的!而以90公里的时速巡航时,它的百公里油耗为10升,这在1978年也是很经济的。202、212、sh牌轿车都在14~5个油耗。
因此,在省城江岸汽车厂生产的捷达轿车,在省市内极其的受欢迎!
还因为省里有了这家汽车制造厂,从而导致了在边境上倒卖进口拉达的地下生意,都开始惨淡了起来。
江岸汽车厂出产的捷达,在慢慢的挤占拉达市场!
要知道,现在的这些进来的拉达轿车,除了正规渠道进口的极少辆以外,余下的都是二手配件过来的,然后再组装。
就是这样小规模的地下渠道,在七八十年代,整个黑省地区的拉达数量,最高峰时达到了几十万辆!而且拉达小轿车,还曾作为出租车行驶在首都的街头!可想而知,拉达在整个国内,有个怎样的拥有量。
江岸汽车制造厂,在滨城能发展创立起来,的确是占了天时地利。这首先,黑省作为装备制造业的大省,工业门类相当齐全!不仅有齐全完善的重工业,还有比较健全的轻工业。70年代中期,省内建设了一批纺织企业等轻工业厂家,补全了轻工业缺失的短板。
黑省的工业部门不仅参加了很多国内的工业建设,一些高精尖设备的生产研发,都是在黑省的工业单位进行的。
两弹一星、潜艇、船舶的制造,大型汽轮机、锅炉、机电的生产配套。滨城还作为轴承生产基地,在国内的工业版图上,占有重要一席。省内的一重、三大动力、滨城机床厂、齐市第一二机床,都在国内有重要的地位,滨城还是核工业、船舶工业的重要人才培育基地,相关零部件制造基地。
可以说,整个国内的工业产品,天上地下,江河大海,黑省能够独立生产百分之七八十!
滨城的三大动力,滨城电机厂、滨城汽轮机厂、滨城锅炉厂,三个国家大型装备工业企业,人称“三大动力”。
“你想想,上万名穿着蓝色工装的工人,早上7点半,从厂子的几个大门一齐涌进来的时候,那场面多壮观!”21世纪初,一位已经退休,在滨城锅炉厂工作了差不多大半辈子的老人,这样说。
滨城拥有成套工业设备生产企业上百家,零配件生产企业上千家。围绕着整个城市工业,市内建有数条环线公路,大中型企业厂家都有铁路相连,这些铁路在企业调配生产的时候,就是一个个完善的交通系统!围绕整个城市的铁路、公路环线,把滨城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工业要塞型城市!
这是70年代到80年代末,滨城工业的真实写照!而像三大动力这样的国家大型企业,在整个黑省还有好些家。
这在国内都是很少见的!不像有些地区省份,有了这个部门,没有另一些,或者工业产业单一化。
其次,虽然建国后,黑省就开始支援内地建设,搬走了很多工业设备,迁移了很多人员;64年,三线建设时期,又搬走了很多设备,迁移了很多人员。72年,还是三线建设,又搬走很多设备,和很多产业工人。
就是在一次次分家,离开后。黑省的工业总规模,还是相当健全的,虽然搬走了很多设备,但黑省还能造;虽然走了很多人,但留下的人,也依然顽强!
江岸汽车制造厂的建设,要是离开了黑省、滨城这片工业的沃土,那肯定不会成功!正是有了这片土地上的工业支持,才能在77~78年,有这样的厂子出现!
林强生,赶上了好时候!如果他再晚些时候重生,没落的滨城工业,已经从高峰跌落,那时期省内各工业行业都在衰落,人员浮躁,光是集合众家单位的产品配套,都是极其困难的!
现在的工业者们,还有这个敢打敢拼的心劲!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咱们工人有力量”,这些脍炙人口,口口相传的精神传承,还在怒放着生命!黑省,是真正的工业之省!滨城,是一座,真正的工业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