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少年心性
第225章少年心性
也不知是谁教的,张骏也随手拿个小本子,时不时就会记上几笔,不过一天下来,那本子上就写了数页的内容。
张骏被安排在了原先张丹居住的院落,虽然不大,却很舒适,而他带来的那五百护卫队,则部分居住在这座院子旁边,部分住在兵士区。
现在的兵士区住着北大河新招的屯田兵,刘辰带来的兵士,将来会全部住进万剑城。
十月初三,也就是张骏到了北大河的第二天,路青亲自带他和韩硕去北大河边钓了回鱼。
路青烧的一手好鱼,很多人都知道,张骏也知道,也早想一饱口福,甚至他还想能不能像个小孩一样撒个娇让她给做一回,没想到第二天路城主就亲自提出要给他烧鱼吃了。
张骏真的有些喜出望外。
在姑臧城,他父母对他管的都挺严,尤其他母亲常说,他长成了这副模样,如果疏于管教,将来一定祸国殃民,平日里不光不让他跟纨绔子弟交往,连丫鬟都不配,至今他身边全都是亲兵。
至于像钓鱼这种“不务正业”的活动,他是从来不参加的。
看着小自己三岁的韩硕熟练的装鱼饵,下窝子,张骏羡慕的不行。
韩硕也不傻,很快就主动帮着张骏将这些活做好,带着他一起钓鱼了。
深秋的鱼儿,有些懒,肉质也很肥嫩,到晌午时,路青钓了十几条,韩硕七条,张骏三条。
看着自己鱼篓中的三条湟鱼,张骏笑的眉飞色舞。
这是他第一次钓鱼,没想到就收获了三条,不由得就对韩硕产生了好感。
等中午就在河边吃了路青做的烧湟鱼之后,张骏心头数日来的阴霾与委屈都散去了。
他父亲横死,他叔叔继位,他甚至担心过自己的性命,后来叔父立他做了世子,封了将军,他一颗心才落了下来。
然而,没过多久,叔父就让来北大河求学。
他以为是为了将他支开,让他远离权力中心,还是他的庶兄张丹给他讲了一通这里的好处,他才收拾心情过来的。
可即便如此,心中不免还是有些哀戚与彷徨。
而在吃到烧湟鱼的一刻,他心中突然安定了。
虽然只来了两天,可他却也发现,此地的民风与别处有极大不同。
最让他吃惊的是——“尊卑不分”。
这里的百姓就算知道他的身份,最多也就行个礼,却不会动不动就下跪,战战兢兢。
而那些工匠,与那位路城主,更是如亲朋一般,完全打成一片。
他未来的同窗,也是万剑城的少城主,与自己的母亲竟如朋友一般相处,也让他大开眼界。
这里的百姓脸上是挂着笑容的,哪怕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士族,也经常出现在市井平民之中,他们之间那种坚固的壁垒,似乎不见了。
这里的工坊比姑臧城还要庞大精巧,这里的吃食有许多是他从未见过的,那套天工院手札上的东西,他都在这里看到了,比他以为的更加神奇。
叔父和庶兄让他来这里,或许并没有恶意,他未来的使命,不是成为征战四方的将军,而是一个会治理国家的君王。
君王所要知道的,不就是这些吗?
心底接受了自己未来的命运之后,张骏整个人的光彩都变了。
路青的感觉就是,这小子吃了一顿鱼之后,突然就变成一株会发光的红珊瑚了,简直耀眼的夺目。
可惜啊可惜,这孩子现在都十一岁了,就算她现在生了女儿也赶不上了,如果年纪差不多,她一定会怂恿自己闺女把这小子拿下。
到了下午,路青就回了万剑城,张骏完全交给韩硕招待了。
却没想到,等路青一走,这俩孩子就撒起了欢。
张骏这边是因为没人管着了,韩硕则是纯粹想玩,因为一直到路青他们离开这段时间,三山先生都放了他的假。
于是,两个小子就一起到东西两市找美味小吃去了。
没出三天,俩孩子居然就如胶似漆了,韩硕请示了路青,带着张骏去参观了万剑城。
还跟玉门关的将士一起吃了大锅饭。
张骏很是惊叹,为何这边的大锅饭都那么好吃,他以前所谓的锦衣玉食,到底都吃了些什么东西……
见他们相处的好,路青和玉明川也放下了心。
如果将来俩小子能像兄弟一般相处,那万剑城的安全,就彻底无忧了。
距离出发的日子只剩三天,路青多少有些不舍。
白日里,她便牵着星河,一遍遍的在居民区走着,与百姓们随便闲聊几句,或者买上几样点心,边走边吃。
没多久,玉明川也穿着常服来到了大街上,难得的跟路青逛起了街。
路青经常在百姓之间行走,大家相处的很自然,可玉明川一来就不对了,这家伙自带气场,往人群里一站,就成了一个生人勿近的地标。
关键是,这个地标还会行走。
于是,走到哪里,哪里的人群就会自动散开,这让路青哭笑不得。
最后,路青只好抓着玉明川回了万剑城,再这样下去,百姓不要做生意了。
现在出发前各项事宜,都已经准备妥当,山中的新兵,还在加紧操练,在出发前最后一天,会放他们一天假,与亲人告别。
而后,他们便一路奔向中原,不再停留。
邬堡中给韩硕和三山先生留了住处,不过怕是他们一般不会过来住,邬堡距离天工院还是有段距离,每日来回不方便。
可韩硕是万剑城的少城主,这个住处必须留。
这时万剑城的牌匾已经完成,硕大的三个字,用不同材质雕刻而成,精美绝伦。
这三个字,嵌在了万剑城城门楼的正上方,威武霸气。
路青本来没打算庆祝,但是工匠们不乐意,这座坚固的城墙,出自他们之手,完成了理应要庆贺一番。
于是,由徐三刀他们起头,给万剑城来了一个“落成典礼”,还扯了几条红绸布挂在了城门楼上。
在城门楼下,有一座石碑,石碑上雕刻着密密麻麻的小字,都是参与了建设的工匠与工人的名字,这就是他们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