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教导(下)
四十四、教导(下)
“很难,儿子,因为灵树星上的制度是经过千年万年才形成的,人类对这一种制度已经根深蒂固了,而贵族阶层拥有强大的武力,就算有无数人的想推翻这个制度,也得付出血的代价,所以,要想取消贵族这个特权阶层,绝对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办得到的。”杨思齐无奈地解释。
“爸说很难,也就是有办法了?”马国华追问。
杨思齐苦笑一下说:“儿子,当权阶层不是不能推翻,但要花无数的时间和精力才行,此为其一。其二,我也不认为推翻贵族阶层就是最好的选择,你暂时不要问为什么呢?这要等你出去历练几年之后再回来问我这个问题,或者,当你出去历练之后,你就再没有必要问我了,因为,你已经自己想明白了。”
“这样啊,也好,以后再问。”马国华有点失望。
“记住,儿子,一定要记得我刚才的话,这个问题不能向任何人提起。所谓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你如果暴露了你的这个想法,后果是我们马家无法承受的。”杨思齐再一次提出警告。
“爸,今天有人骂我,说我高傲,不合群,说我这样那样的。”某日,马国华放学之后回家告状了。
杨思齐微笑说:“华儿,你自己觉得你自己有没有高傲而不合群呢?”
马国华摸摸自己的头,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好像有点。”
虽然,杨思齐教导儿子要放低身段,要亲近同学,还不能暴露自己的家世,马国华也一一做到了。但是,毕竟是出身世家,还是整个北仓省最大的豪门,未来的世袭公爵,这样的家世,让马国华在日常说话行事之中少不了带着几分高傲。正因为有点高傲,自然就不太合群。所以,他的同学并没有说错。
“那你觉得自己这样做对与不对呢?”杨思齐反问。
“好像有点不对。”马国华还是知道自己的毛病,更不敢说自己做得对。
“古人说,闻过则喜,那么,你是闻过则喜还是闻过则怒呢?”
“……”
“人非圣贤,孰若无过,有过则改,善莫大焉。而古之君子,不闻称善而喜,反闻过而喜,只因有人刺己之过,让自己反省,这才是进步的不二法门。对于他人言己之过,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爸爸,我明白了。”马国华一点就明,不过,他自己也知道,杨思齐也明白,这话说来容易,但要做到,极难。杨思齐当然也不会奢望自己教导一次就能够让儿子领悟并改正过来,这教导必须则长期讲,时时教。
“爸,你说为什么要打仗呢?”某日,听闻猛虎王国又跟大吴王国开战,这一次,猛虎王国并没有调天马军团南下,但听闻前线已经死伤惨重。因此,马国华有此一问。
“战争,是智慧生命为了争夺利益而进行的举动。每一次战争的背后都关系着莫大的利益,讲到底,都还是为了当权者的利益。”杨思齐对战争已经算得上是深恶痛绝,所以,对战争,他绝对是加以贬义的。
“爸,那妈妈打仗也是为了利益吗?”马国华有点不认同父亲的教导。
“战争,自古以来就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所谓正义的战争,就是参战的这一方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所谓非正义的战争,这场战争只是满足于少数人的利益。同时,战争也有侵略战争与反侵略战争,你妈妈所打的仗都是反侵略战争,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而战,从这个方面来说,你妈妈所打的都是正义的战争。”杨思齐当然会为自己的妻子辩护。
“可是,爸爸,假如王室要调妈妈去入侵大吴国,那么,这战争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呢?”马国华问出一个异常尖锐的问题。
杨思齐苦笑:“这一个只怕是非正义的。不过,对于你妈妈来说,这样的战争却不是她自己愿意打的,而是受到上级所命,因此不得不打,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场战争的原罪却不能落到你妈妈的身上,而是应该落在王国的高层身上。”
“如果是妈妈主动去入侵大吴国呢?”马国华再追问。
杨思齐叹了口气说:“华儿,这一个恐怕就得从很大的一个角度来看问题了。首先,你得明白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政治,有时候是很混帐的,因为,政治在很多时候都是只讲结果,不问过程的,只要结果是好的,那么,这政治就是正确的。因此,只要这场战争所得到的最终结果是有利于绝大多数人,那么,这场战争不管如何就是正义的。”
“……”马国华不知道怎么去理解了。
杨思齐也感觉到自己所说的有点难以自圆其说,要向一个只有八岁多的孩子解释如此高深的问题,哪怕孩子早慧,却也很难讲得清楚的。
“我还是用我们中国的实际例子来跟你说吧。春秋战国这一段历史爸爸教过你了,你还记得吗?”杨思齐想了好一会,决定从另一个角度向儿子解释这个问题。
“记得,春秋时代,各个诸候国互相兼并,到了战国时代,只剩下战国七雄,而七雄混战,最终尽归于秦。爸爸也教过我,后人评价春秋,说春秋无义战,就是指春秋时期所发动的无数战争都只不过是权贵之间的争权夺利,非为天下之大义。”对于历史,杨思齐教得用心,而马国华也学得用心。
“秦朝在一统天下的过程中,打过无数次仗,并且,在战争期间,还做到种种让后世人为之诟病的事来,例如,长平之战,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国降兵,其中屠城的事也还有不少。可以说,秦国的入侵,让六国深受战争之苦,百姓死伤无数,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从其当时的情况来看,秦国所发动的入侵都是属于非正义的。”
“但如果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秦朝一统天下之后,没有内战,各国百姓尽归于秦,不再受战乱之苦,这却又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尽管秦朝只有二世而亡,可天下百姓却已经受惠极多。若从这个方面来讲,秦朝所发动的持续上百年的统一战争又具有正义性。”杨思齐接着分析说。
“不懂。”马国华很干脆的说出两个字。
杨思齐苦笑一下说:“华儿,这个问题对于现在的你来说还是太深奥了一点,你不明白也是正常的。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有时候很难界定的。并且,就算是正义的战争都好,中间也都伴随着很多违反人类道德的行为于其中。自古以来,只有野心家才会喜欢发动战争,平民是绝不喜欢战争的。”
“爸,按你这么说,假如,我将来做了天马军团的总帅,防守北仓省,敌人侵略我,是属于正义战争的,那么,我要站在正义的一方,是不是应该不战而降呢?”马国华问出一个非常奇怪的问题。
杨思齐一愣,他想了好一会才叹气说:“华儿,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你。”
“你可是我爸啊,怎么会不知道答案呢?”在马国华的心中,自己的爸近乎无所不知,听到父亲如此回答,他一时无法接受。
“我是你爸,但我不是全知的神,孩子,有时候,很多事情,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你的这个问题,我不知道是应该教你不战而降的好,还是教你血战到底的好。如果你真的遇到这样的难题,孩子,凭你自己的心去选择吧。”
“爸,有过这样的历史事例吗?”马国华问。
“有,我们中国有过这么一个伟大的人物。”杨思齐非常肯定地回答。
“谁?”
“南越杰出的首领冼太夫人。”
“这冼太夫人做了什么事呢?”马国华没有听父亲说起过。
“冼太夫人生于公元512年,卒于公元602年,是南北朝时我国GD省粤西地区的少数民族杰出女首领……一生奉梁、陈、隋三朝。她最让人赞扬的就是陈朝灭亡之后,她主动归顺隋朝。冼太夫人当时坐拥十余州的地盘,麾下雄兵至少也有五万之众,治下子民百万以上,再加上岭南的地利,完全有割据称王的本钱,如果她愿意,她完全可以自立为王,但她没有,而是主动归顺,协助朝庭平定地方,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她八十高龄之时,还巡视地方,安抚百姓,因此,在百姓的心中,她就是圣母。她训示子孙曰:‘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中间所省略的是冼太夫人事迹,冼太夫人乃一代女杰,事迹数不胜数,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度娘查看,这里不占字数。)
杨思齐再想了一下措词说:“纵观冼太夫人的一生,漠视名利,顾全大局,明大义,为自己治下百姓子民着想,从不考虑自己的个人得失,这才是真正的大仁大义。历史上,多少人为了自己的一点私利,不顾国家大局,割据一方,称王称霸,让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冼太夫人在有能力称王的时候却不称王,一心只为百姓着想,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值得我们后世子孙永远敬仰和学习。”
“爸,我若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是赞成我不战而降了?”
杨思齐苦笑,除了苦笑他还能再说什么呢?他发觉怎么教都是错,若要教儿子做个好人,那么,就应该不战而降。可是,政治这回事,怎么可能这么简单呢?先贤做出榜样,后世人看起来很容易,但是,若当自己真的自身于其所处的环境,试问,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凭本心去做事呢?
在灵树星这样的地方,如果只是教儿子做一个纯粹的好人,那么,这个儿子也就废了。做好人不是不好,但怎么说呢?唉,难啊。
“华儿,这样的问题我很难跟你解释得清楚,你现在的知识量还是太少了,也可以说是涉世未深,对于很多事只是一知未解的。不过,你能够有这样的想法,爸很安慰,这至少证明我的教导你是听进去了。当然,对于这个问题,爸还是刚才的那个答案:随心。”杨思齐只能如此说。
马国华当然不太明白随心的意思,但也知道这个问题不可能再从自己的父亲的口中知道其他的答案的。或许,等自己长大了,出去历练了,长见识了,长本事了,就有可能自己会想明白。
时间,就在杨思齐用心的教导儿子的过程中一天天的过去了,转眼就过去了足足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