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暗渡陈仓
第三十五章暗渡陈仓
虽然颇以通晓兵略自诩,然而,等真的上了战场,张温才知道,打仗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屯兵美阳之后,面对前方乱成一团的凉州,张温竟有些手足无措,不知道该从哪一个地方下手才好。
因此,张温只能召集幕僚和部将,一起商讨下一步的进攻方向。
夏育依旧坚持先打安定、北地二郡。理由是祸乱这两个郡的先零羌,是诸羌部族的领头羊,若是能将其一举击败,便可以大大的震慑其他部族,让不少乘火打劫的部族消停下来,这样,看上去已经乱成一锅粥的凉州,便可以重新恢复秩序,汉军只需专心对付金城那边的叛军即可。
而且,先零羌如今造成的声势虽大,但是,先零诸部毕竟才刚刚起兵,短时间内,还没法攻克太多的城池。若是此时就能将其打败的话,就能最大程度上保全安定、北地二郡的县城,不至于受到严重的破坏。
至于金城那边,夏育认为,金城的叛军处在武威、陇西、安定三郡的包围之下,尽管之前董卓曾败在了金城叛军的手中,但是毕竟武威郡还在董卓的掌控当中,想要卷土重来,整兵再战,也不是什么难事。到时候,三郡合力,便足以将金城叛军牢牢的堵在金城境内了。等朝廷大军一举击破了先零羌,再挥师去攻打金城叛军也不为迟。
夏育是凉州老将,眼光毒辣,他对凉州局势的判断,基本没错,而且很有说服力。听了夏育的一番见解,上至张温,下至徐晃、关羽等人,都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
然而,夏育的策略虽妙,却没考虑到董卓的私心。由于董卓的隔岸观火、借刀杀人,使得金城的羌胡叛军毫无后顾之忧,可以顷全力来攻打傅燮。可以说,傅燮那边的情势,远比安定、北地两郡,更为危急。只不过,眼下张温这边还没有得到相关的情报,因此无法做出判断罢了。
就在张温想要按照夏育的方案进兵时,汉阳方面的急报,也送到了他的面前。当看到傅燮为了救援董卓,反被金城叛军围困在勇士时,众人的脸色登时大变。
李晟当日回到冀县后,一边布置汉阳诸县的防守,一边派人去武威打探董卓的情况。当得知董卓已经带兵“安然无恙”的返回姑臧后,李晟暗叫一声不好,如此一来,傅燮可就要面临金城叛军的全力进攻了。
李晟并不知道董卓的险恶用心,还以为董卓只是机缘巧合,杀出了叛军的包围。于是,他赶忙派人将傅燮的情况上报给了董卓,请求他出兵袭扰叛军的后方,也好减轻傅燮这边的压力。
然而,董卓对李晟的请求,却是推三阻四,迟迟不肯发兵。时间一长,就算李晟再怎么单纯,也明白了董卓的险恶用心。无奈之下,李晟只能亲自带领骑兵,前往勇士解救傅燮。
李晟出了獂道,才行进了一半的路程,就遇到了叛军骑兵的阻截。在打败了一支前锋部队后,李晟很快就被后续而来的叛军大部队,给迫回了獂道。
见自己势单力孤,实在无法救出傅燮,李晟只能转而向刘照求援了,虽说向远在千里之外的刘照求援,根本是远水救不了近火。但是,眼下凉州的最高长官,一个被叛军重重围困,消息不通;一个怀有私心,迟迟不肯出兵;而李晟以一郡之力,又难以与叛军抗衡——除了冀望于刘照,李晟还能有什么好办法?
不过,就在李晟即将派人赶赴洛阳求援时,朝廷派张温率兵讨伐诸羌的消息,也传到了汉阳。李晟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让信使先去向张温求援,然后再去洛阳向刘照汇报军情。
信使在张温面前,没有隐瞒,狠狠的告了董卓一状。在场之人,夏育听了后,面露惊愕之色;而徐晃、关羽两人,则是冷笑连连——董卓的为人作派,他们两个可是最清楚不过了。
张温倒是有些尴尬。在临行前,段圭曾嘱咐过他,到了凉州之后,一定要与董卓一起并肩协力,好好合作。张温一听这话,心里跟明镜似的,大约董卓也已经投靠了段圭一党,不,准确来说,是投靠了董太后,因此,段圭这才会嘱咐他寻机提携董卓一二。
对此,张温倒是没有什么异议。董卓作战勇猛,在凉州素有威信,这一点,朝野上下人尽皆知。而张温此次去凉州平叛,胜则威无不加,败则一身难保,因此,他正需要董卓这样的猛将能人,来帮他成就这一番功业。
没想到,董卓居然想吃“独食”,一个人霸占下平定凉州的功劳,竟坐视傅燮被叛军围攻,却迟迟不肯发兵救援。这样一个家伙,真的愿意屈居自己之下,扶助自己成就平定凉州羌乱的功业吗?
夏育错愕了一会后,立刻在地图上一指,道:“不好,傅护羌危矣!他屯驻在哪里不好,偏偏选在了勇士!此地离獂道、阿阳,都有两百余里的路程,这么远的距离,粮草转运不便也就罢了,关键是,一旦勇士被围,汉阳方面即便有心救援,也是力有未逮。这两百里的区域内,全都是荒山野岭,连一处城寨都没有,援军自身就很容易遭受敌军的袭扰,一旦粮道被劫,岂不是将自身也白白搭进去了?唉!傅南容怎么会选这么一个地点,来跟叛军决战呢!”
信使闻言,咕哝道:“傅护羌还不是怕自己退回冀县后,叛军便可以毫无顾虑的围攻董刺史了。不成想,董刺史自己早就逃出了重围,反倒把傅护羌给坑在勇士了!”
张温喝退了信使,向夏育问道:“夏荡寇,傅护羌不容有失啊!若是在旬月之内,我大汉居然被叛军攻杀了两位护羌校尉,只怕大汉在凉州的威信,就要荡然无存了!你看,这进军的计划,是不是得改一改?”
“回禀车骑,以麾下之见,原定的计划,乃是平定凉州的最佳方略,不宜更改。”夏育摇了摇头:“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不去救援傅护羌,而是不能把主要的兵力,放在这件事上。”
“可若是不动用主力的话,又如何能击败叛军,救出傅护羌?我听说,金城方面的叛军,也有近十万之众,不可小觑啊!”张温道。
“车骑放心,所谓的十万之众,不过是夸大之辞、笼统之数罢了。叛军的可战之兵,最多不过五六万人马,还要分兵防守各处,能用来围攻勇士的,最多也就两三万人而已。再说,我们并不是要去击败叛军,只是接应傅护羌撤出勇士而已,也用不着投入太多的兵力。”夏育答道。
“那以夏荡寇之意,该派多少人马去接应傅护羌?”张温问道。
“一万人马足矣,再多的话,那边的地形也不利于大军展开。”夏育道。
“这……”张温反倒迟疑了起来。夏育口中的一万人马,那可说的是一万名实打实的战兵,而在美阳,汉军总共也才三万左右的战兵,其余的,都是用来凑数的民伕壮丁罢了,所谓的十万之众,更是用来唬人的。现在,一下子就被夏育带走了一万,自己仅靠着剩余的两万人马,能不能打得过声势浩大的先零羌?
看到张温似有迟疑之色,徐晃上前一拱手,道:“张车骑,夏荡寇,麾下有一计,或许既能解救傅护羌,又不用调用这么多的人马前去。”
“哦?快快说来!”张温闻言大喜,他可知道,眼前的这位徐公明,那可是当初“雪夜下阳翟”,一举奠定了颍川战局的将才,定会有奇谋妙策。
“车骑请看,从汉阳诸县前往勇士,有两条路线,一条是出獂道,另一条则是走阿阳。既然有两条路可走,那么我们就可以派一支部队,大张旗鼓的出獂道,做出一副救援傅护羌的架势。叛军见此情形,肯定会把注意力移到这边来,分兵拦截。与此同时,我军正好可以再派另一支部队,偃旗息鼓,从阿阳出发,悄悄掩至勇士城下,一举袭破围城的叛军,接应傅护羌出城撤退。”徐晃答道。
“后生可畏啊!果然是条妙计!”夏育闻言,先赞叹了起来。
“嗯,此计倒是不错,只不过,实施此计,又需要调配多少人马?”张温最关心的,依旧是分走的兵力这一问题。
“出獂道吸引叛军注意力的那支部队,可调配三千战兵,再辅以五千民伕,伪装成战兵,然后多打旗帜,虚张声势,造成我军大举增援勇士的假象。至于真正去救援傅护羌的那支人马,用陇西本地的郡兵便可。陇西都尉李晟,熟知地理,英勇善战,足堪担当此人。”徐晃道。
“那又该派谁去带兵吸引叛军的注意?”张温问道。
徐晃拱手答道:“麾下愿往!”
话音未毕,就听夏育高声叫道:“我看,还是我去,最为恰当!”
张温闻言,心里立刻盘算起来。其实,无论谁去,对于张温而言,只要不是让他亲自去,区别就不大。然而,吸引叛军的注意,这可是件危险的差使,弄不好就得送命。徐晃是弘农王的爱将,若是出了事,他可不好向弘农王交待;而夏育是凉州宿将,对凉州的情况极为熟悉,是他平定凉州羌乱的重要臂助,若是出了事,他可上哪再找这样一个人去?
就在张温沉吟不语的当口,徐晃与夏育却在继续发生争执,都想接下这个艰巨的任务。
“徐破羌,你就不要跟老夫争了!不管怎么说,老夫在凉州,还算是薄有威名,若是由老夫亲自领兵,前去救援傅护羌的话,那帮叛贼绝对不敢不重视,定会派出更多的部队,前来阻截。这样一来,阿阳那一路的压力,便会减轻许多,救出傅护羌的机会,也大为增加——何乐而不为呢?”夏育大声道。
“夏荡寇,正因为你是凉州宿将,威名远播,所以才更应该爱惜羽毛。想要平定凉州,光靠武力征讨是不行的,还得仰仗夏荡寇的威名,来震慑诸羌,才能起到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徐晃也是毫不退让。
“罢了,不要再争了!”张温喝道:“还是让夏荡寇去吧,他说得对,以他的威名,叛军必然会派遣更多的部队前来阻截,这样就可以让李都尉更快的救出傅护羌。”
就这样,夏育带着八千人马,打着双份的旗帜,声势浩大的向汉阳进发而去,乍一看,似是有两万人马一般。
在抵达冀县之前,就有无数的哨探,把这个消息送到了王国、韩约的面前。
果然,一听说是夏育亲自带兵前来,王国也不由得打了个冷战,底下的诸多羌胡首领,更是惴惴不安,坐立不宁。
夏育是什么人?这对在座的羌胡首领来说,只有一个词能够形容,那就是“屠夫”。
准确来说,真正的“屠夫”,其实是当时的护羌校尉段颎,这位凉州名将,甚至因为杀羌胡杀得太多,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批评为“得专以多杀为快”、“虽克捷有功,君子所不与也”。
然而,身为段颎手下的大将,夏育和田晏却是具体执行段颎命令的人,因此,在羌胡首领的眼里,夏育的凶名,一点也不输于段颎。
“诸位,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夏育又有什么好怕的!”韩约见状,赶紧出来抚慰众人:“夏育之所以有那么一点薄名,完全是沾了段太尉的光罢了。当年威震凉州,杀得诸羌胆战心惊的,是段太尉,他夏育不过是一奉命行事的军司马罢了!一旦离开了段太尉,他便只有打败仗的份了!败军之将,何足言勇?又有什么好怕的?此番他既然敢来,正好给我们一个挫他锐气的好机会!”
“韩司马说得对!如今我们拥兵数万,还怕打不过一个夏育不成?他既然来了,那我们索性就将他的性命给留下来!”王国也鼓动起众人来。
不过,虽然嘴上说得轻松,但实际操作起来,王国却一点也不敢小觑了夏育。根据情报,夏育所部,约有两万人马,虽说其中肯定会有不少负责搬运粮草辎重的民伕,但是,粗略的估算下来,战兵至少也不会少于八千。若是再加上汉阳的郡兵的话,夏育手下的战兵,只怕不会少于一万两千。
那么,王国想要一举打败夏育的话,兵力怎么说,至少也得是夏育的两倍。也就是说,没有三万人马,王国真未必敢跟夏育硬拼这一仗。
问题是,眼下在勇士城外,羌胡联军总共才四万人马,而且经过这么多天的全力攻城,伤亡也不小,能拿囫囵拿出手的部队,只怕也就是三万多人了。
如果将这三万人都带出攻击夏育的话,勇士城又该怎么办?城中的傅燮会不会乘机反攻?
最后,韩约还是劝说王国,带上三万人马,前去阻截夏育。至于勇士城,大可以采用疑兵之计,用少量的兵力来迷惑、欺骗傅燮,只要傅燮弄不清虚实,不知道联军的主力已经离开了,他就不敢轻易出城。
在计策方面,王国自然对韩约是心悦诚服。于是,他立刻点齐兵马,悄悄离开了大营,往东南方向而去。
就在此时,夏育也离开了冀县,大张旗鼓的向着勇士进发。而李晟则带领着两千精锐骑兵,北上阿阳,然后暗渡陈仓,悄悄朝勇士摸了过去。
一路上,夏育小心翼翼的派出了侦骑,侦查着敌人的动向,他深知,此番叛军不来则罢,一旦来了,兵力肯定远在自己之上。虽然是来当诱饵的,但是,他这个诱饵,至少得把敌人这条大鱼,牢牢的钩住了才行。否则,若是他被叛军一击即溃的话,那可就没有任何吸引敌人注意的效果了。
可是,夏育手中只有三千战兵,其余的五千人,全都是没有经过太多训练的民伕丁壮,想要靠这些人来抵挡叛军的进攻,野战是想都别想,凭寨防守倒是可以坚持些时日。
然而,从獂道到勇士,两百余里的路途上,没有一处现成的城寨可用,又怎么去凭寨防守呢?对此,夏育的对策,是用车辆来结寨抵抗。
夏育此行带了大量的辎重车辆,这原本是为迷惑敌人而布下的疑阵,却正好可以用来就地结寨,可谓是一举两得。
只不过,用车辆结寨,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不可能敌人刚一出现,他就能结好营寨,因此,侦查就显得极为必要。只有提早发现敌人,他才有足够的时间来结寨。
在路过一处名叫虎啸岭的小山时,夏育突然心有所感,在山前停了下来。一方面,他举得这个小山丘,是一处相当不错的防守地点;另一方面,从行程上判断,差不多,也该是遇敌的时候了。
果然,当夏育率领全军,登上卧虎丘,并用车辆围起了简易的营寨时,远处,两匹战马嘶鸣着奔驰而来。其中一匹的上面,已经空无一人,而另一匹的背上,则驮着一名身中三箭的骑兵。
“快去,禀告将军,叛军已经来了,前锋就在五里之外……”身受重伤的骑兵挣扎着说出了敌情,便一命呜呼了。
急促的鼓点立刻在营中敲响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