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屋网logo
搜索

第22章 蝴蝶翅膀的第一次扇动 - 三国之最强皇帝 - 剑花如梦

第22章 蝴蝶翅膀的第一次扇动

第二十一章蝴蝶翅膀的第一次扇动

曹节,字汉丰,南阳新野人,本籍是魏郡(属于冀州,郡治是著名的邺城),“世吏两千石”,也就是说,他这个家族,世代都有人出仕担任太守(秩两千石)级别的官职。

前文说过,汉代,特别是东汉,豪强林立,世家阀门已经成型,所以东汉也是一个很讲究家世的时代。一般来说,当时的家世,分为这么几个等级。

第一等,叫做“四世三公”,指家族中四代人里,有多个人出仕担任三公的职务,具体到人数,还有“四世五公”(汝南袁氏)、“四世四公”(弘农杨氏)等说法。

第二等,叫做“家世两千石”或者“世吏两千石”,指家族里世代都有人出仕担任太守、王国国相(秩两千石)级别的职务。本来,两千石的官员不仅仅是太守和国相,还包括了朝廷的九卿和部分列卿。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语境的变化,“两千石”这个词,后来就专指太守和国相了,和明清时期的“七品芝麻官”专门代指知县一样,虽然七品的官职不止知县一个。

第三等,叫做“世仕州郡”,指家族里世代都有人在州、郡一级的官署中做掾属、属吏,或者担任县令、县长一级的职务。

因为东汉的地方豪族势力强盛,所以太守在地方任职的时候,不得不大量任用当地豪族的子弟为掾属,以求政令能在地方上顺利实施。由此可见,即便是最后一等“世仕州郡”的家族,虽然比不上袁氏、杨氏那样的顶级门阀,但也是地方上的支柱势力。

曹节在汉安帝时期入宫,顺帝初年,由西园骑迁升为小黄门,桓帝时期成为中常侍。桓帝驾崩后,曹节率中黄门冗从以及羽林、虎贲千余人,持节迎接刘宏入朝登基为帝,以拥立之功,封为长安乡侯,食邑六百户。

这位经历了三朝的权阉,地位、权势犹在后世人们熟知的十常侍之上。当年(168年),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谋诛中官,就是曹节率领阉党诸人进行反击,矫诏任命王甫为黄门令,并挟持了刚刚继位的刘宏,起兵诛杀了窦武、陈蕃等人。

当时只有十二岁的刘宏,事后对曹节等人的行为,内心里也是颇为怨恨的。所以这才有了光和二年(179年),司隶校尉阳球,奏请收捕王甫等十余名宦官,而刘宏居然默许的事件发生。最后,王甫及其二子长乐少府王萌、沛国相王吉,皆被阳球于狱中诛杀。

对曹节来说,幸运的是,阳球没有奏请刘宏,将他与王甫一起收捕下狱,而是准备分批处理,各个击破——这就给了曹节反击的机会。

曹节立刻逼迫刘宏,将阳球转任为卫尉,使得阳球不再拥有监察劾奏之权,然后将其诬告下狱。最终,阳球被杀,妻子徙边,而曹节则从此以大长秋兼领尚书令。

东汉时期,尚书台才是处理国家事务的实际机构,太傅、三公、大将军,均要有“录尚书事”的头衔,才能真正秉持朝政,否则,就只是地位尊崇的荣誉职务了。

然而,自从窦武死后,朝廷再没有任命过大将军,熹平元年(172年)太傅胡广死后,朝廷也再没有任命过太傅,这一时期的三公不仅没有录尚书事者,而且更迭频繁,往往在任不足一年,便因为灾异或者其他原因被罢免。所以身为尚书令的曹节,就一手把持了大汉的朝政。

这样一名让皇帝都忌惮几分的权阉,终于溘然辞世,朝野上下,各派势力,都松了一口气,各自欢喜。

刘宏自不必多言,曹节一死,宫中便再也没有能够挟制他的权阉存在了,其余的常侍、黄门,只能紧紧的绕着他转,依靠他的恩赐而生存。他这个皇帝,终于能握紧这天下的至高权力了。

张让、赵忠等人欢喜的则是,虽然之前他们与曹节是一党,互为表里,可是有这么一位资历、权势都盖过他们的“前辈”,压在头上,滋味也不好受。如今曹节故去,他们二人便成为了阉党的领袖人物,心中自然十分欢喜。更何况,曹节死后,大长秋之职空缺,汉帝刘宏已经任命赵忠以中常侍兼领大长秋。

大长秋,又称“皇后卿”,掌“奉宣中宫之命”。汉代的皇后,地位颇为尊贵,因此大长秋代为行使的,是在后宫之中,与君权并列的“后权”,可谓是皇后的“丞相”。其下属,中宫仆对应朝廷的太仆,中宫谒者令对应尚书令,中宫尚书对应尚书,中宫私府令对应少府,中宫黄门冗从仆射对应中黄门冗从仆射,中宫永巷令对应少府永巷令,是一个用以治理后宫的微缩版的“小朝廷”。

昔日,刘宏曾经将曹节从中常侍转任为大长秋,这一举动,未尝没有限制曹节权势的意思,因为大长秋虽然地位尊荣,但是职权被限定在后宫之中,在朝政方面的发言权,尚不如中常侍和小黄门。而曹节在王甫被诛杀后,立即威逼刘宏,让自己兼领尚书令,也恐怕是深感以大长秋之职,不足以掌控朝廷、保全自身的缘故。

如今,刘宏令赵忠以中常侍兼领大长秋,是否有限制何皇后权势的意思在内,就很值得人玩味了。

而对于刘照来说,历史终于在他的影响下,发生了第一次重大的改变。原本的历史中,曹节死后,尚书令之职也空缺了出来,何人继任,史籍无载,也许一直空缺着,直到三年后的中平元年(184年),才有王允被拜为尚书令的记载。

而在这个时空中,曹节死后不久,刘宏便下诏,任命尚书卢植为尚书令。

诏令一出,不仅刘照十分高兴,朝野上下,也都欢欣鼓舞,将此事视为朝局将有所好转的预兆。

担任尚书令后的卢植,事务更加繁忙,给刘照讲学的时间,大为缩减,从一日一讲,渐渐改成了两、三日一讲,乃至五日一讲。虽然刘照依旧刻苦努力,当卢植不能前来讲学的时候,便与二卢、二王兄弟一起“自学”,温习经书。但是卢植终究还是放心不下,最后,上疏举荐光禄大夫马日磾为皇子弁讲学。

马日磾,字翁叔,他的名字,发音为“密低”,乃是其父仰慕汉武帝、昭帝时的名臣金日磾,所以才给他起名为“日磾”,连同表字,也与金日磾相同。

他是东汉著名的学者马融的族孙。马融的才学,除了传授给几位知名的异姓弟子,如郑玄、卢植、贾逵等人外,本家族继承了马融真传的,就只有马日磾一人。

既然马日磾和卢植师出同门,那么由来他接手教授刘照,也算是顺理成章。

卢植的举荐,这次很快就被刘宏采纳了,大概是刘宏最近的心情尚佳,又觉得不能驳了刚刚出任尚书令的卢植的面子,当然,根据官方记载,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天子关爱皇子弁”。

虽说马日磾和卢植师出同门,所授的经义,差别不大,但是两人具体的讲授方式,却有天壤之别。

卢植本人治学,是出了名的“好研精而不守章句”,也就是喜欢研究经文的精义,但是不拘泥于具体的章节和词句。何况在教授刘照的时候,卢植深知,自己教育的是皇子,未来的皇帝,而不是儒生、博士,故而讲解经义以主旨、大略为主,并不纠结于经文训诂、词句正义。

而马日磾在讲授经义时,却偏偏注重的就是这方面的内容。对此,刘照的意见倒并不是很大,他拜师求学,本来就是想做出姿态,拉拢士人,所以马日磾的教学方式虽然枯燥乏味,但是他尚能坚持、应付。

但是二卢、二王却不免有些怨言,卢恺知道自己的父亲为何要那般讲授——给皇子讲课,是希望他能明是非、辨善恶,亲贤臣、远小人,克己守礼,不恣意妄为;而不是让皇子去寻章摘句、皓首穷经,做个精通经学的儒生。马日磾如此讲授,不得要领也就罢了,万一繁难的经义让刘照心生烦躁,从而厌恶学习,那岂不是背道而驰!

卢恺忙将情况转告给了父亲,卢植得知后,便委婉的向马日磾提起此事。经过卢植这么一点明,马日磾也明白了自己的疏漏,这才渐渐将讲课的内容改换过来。

这一日,刘照照例在傍晚时分,去向刘宏问安。父子相见,刘宏便问起了刘照的学业。在得知刘照已经开始学习《春秋》后,话题就被转移到了《春秋》这本经书上。

刘照当然不会跟自己的父亲大谈什么春秋大义,相反,他只是从历史故事的角度,和刘宏谈得津津有味,这就巧妙的避开了刘宏内心不愿触及的一些话语。

于是父子之间笑语晏晏,相谈甚欢,直到内侍掌上灯来,这才发觉夜已深了。

刘宏笑道:“许久没有和人谈得这么畅快了,我儿果然聪慧过人,小小年纪,便能理清春秋时代那么多繁杂的史实故事。这会儿夜已经深了,你就在园中歇息下罢。阿父,你安排下,让阿弁今夜住在漱芳殿吧。”

本站所有资源信息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责任,如您认为本站页面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上版权证明邮件告知,在收到邮件后24小时内

将资源跳转至影视版权方网站或删除相关侵权链接,欢迎大家对网站内容侵犯版权等不健康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本站邮箱:yuedyw#gmail.com

最新热门热搜电视剧电影小说漫画排行榜免费在线观看下载 - 绿豆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