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章,三郎四郎进县学,再建一个新祠堂
吴军忙着收复失地冀州时,司徒嫣的新家已然盖建完毕。这会儿她正忙着在村口南边建李家祠堂,这事儿自然是先由李大郎出面和杨老族长商量才定下的。
闰六月初祠堂即已建盖好,占地近三亩,前院正堂三间,中堂供奉福、禄、寿、观世音、伏羲、女娲、西王母、孔子等佛相及圣贤画像。东间刻有姓氏渊源、族人荣耀的匾额和祖先牌位及族谱。
西间供奉着李氏族人亡妻牌位,让这些嫁给李氏族人的女人也有了归属。另外司徒嫣还与李阿牛等人商议制定族规,并将其刻制成匾,挂于西间墙上,以供李氏族人遵守。
族规其实就是将李家家规略做改动而制,但李氏族人,男不纳妾,女不为妾却赫然成了族规第一条。李阿牛和李四是李家逃难之中年纪最长者,自然由二人和李大郎这个村正一起商定族长人选。
要不是司徒嫣并不姓李,又是个女娃,三人甚至直接就推其成为李家族长了。为着这,李阿牛在当上族长后,还在族规中加了一条,良女司徒嫣,乃李氏恩人,李氏族人无论老幼见其必恭、聆训,不得忤逆,后世子孙且当仅记不得有忘,否则轻者受罚,重者逐出宗祠,永不得入。并且李大郎还将司徒嫣如何救助他们,一路带他们从幽州辽东郡逃难至此的事写订成册,附在族规后,警醒后人。
为着这事司徒嫣找过李阿牛、李四、亮子商量多次,不想将事情记录在册。可这些人感其恩情,哪里能肯,没办法也只好任其所为。
李家祠堂整个前院占地一亩,不只兴建正堂,还建了东西两个厢堂,西厢堂共两间都做了族学,一间给男童读书识字用,一间留给女童,毕竟这是在古代,男女七岁不同席的规矩还是要守的。而东厢堂的两间,一间作为族长招集族人商议惩戒之所在(说白了就是族长办公室),一间作为库房,存放灯笼烛火,司徒嫣还在前院中间放了四个大水缸,也算是古代灭火器。
而祠堂后院,司徒嫣让李阿牛开荒种了两亩族田,并在后院墙处垒了鸡窝和猪圈,饲养牲畜。打算用这两亩地的出息和卖鸡蛋、猪肉的钱,供养祠堂香火、以及修缮屋舍。
祠堂建好当天,原还大雨磅礴的天空,骤然放晴,几息间已是万里无云,李大郎和李阿牛二人带着李家族人上香敬神,一一拜过后,这才将各家祖先牌位供奉其上。
开祠祭祖本不让妇女稚儿参加,可司徒嫣却是个例外,不只是李大郎,连李阿牛、李四和亮子硬是将她拉了来跟着一起拜神祭祖。
“小五,俺真的不知要说些啥好!俺这族长受之有愧,要不是你不愿改姓李,这族长俺宁愿由你来当。”李阿牛红着眼眶,今天虽说是他主持开祠祭祖,可他心里清楚,李氏家族能有今天,都是这个女娃儿的功劳,他却捡了个现成的族长,在司徒嫣面前哪里真的能把自己当成族长。
“阿牛叔,看你说的,俺们这些人里你年纪最长,别说俺是个外姓人,就算是改姓李,可还是个女娃子,这族长就是四叔来当,也不能由着俺乱来。而且俺只想跟着哥哥们好好过日子,这劳神费力的事儿,还得请您多帮趁着。”
“你呀,打从你进李家村,无论做过多少事,帮过多少人,也从不让别人觉得受恩于人,俺这心里明白。”李阿牛当了族长,说话还时不时的文绉绉的,倒也有了族长的模样。
“俺可没想这些,就是俺懒,受不得这份累。”司徒嫣的话逗得一屋子人哈哈大笑,祭了祖在东厢堂置了席,请全体村民来吃了饭,这李家祠堂就算在福祥村落了户生了根。
杨老族长因为李大郎抢了他孙子的村正,心里本还有芥蒂,可看着这李家逃难来的人家,个个都是好样的,地种的好不说,更是不忘本,连祠堂都盖的有模有样的。甚至还开了族学,让村里的娃子都能跟着启蒙。单这一点,他对李大郎的那点不自在也就放下了。
吃席的时候,趁着全村人都在,李大郎站起了身,先向村民行了个礼,“俺李智,从幽州辽东郡新昌县李家村一路逃难到了福祥村,敬谢众位乡邻不弃,予以收留,更要感谢杨老族长多方照抚,不只让俺们一行落了户,还建了这李家祠堂,为感念村民恩情,俺这李家祠堂将开族学,本村孩子不论男女都可进族学读书识字。本村男娃儿只要每天捡柴一小捆,女娃儿割猪草一篮即可,无需交束修。”
“村正,你这话可当真?这教书的夫子可不好找,咱们不教束修,拿啥钱请人?别到时孩子们真去读了,你再跟咱们拿钱?”一个杨姓村民站起来吵嚷着。实际上能有这好事儿,谁听了能不高兴,可他也有着自己的担心。
“大家伙儿只管放心,这夫子就由俺二弟来当,只是教孩子们启蒙识字的倒不用再另请了,所以李家族学永不收束修。”
“哎哟,这可是大好事儿啊!俺家可三个娃子呢,要是都能识文断字的,将来也能进城谋个差使,那还不得有大出息了。”
“可不咋地,俺那小子再有一年就该相看议亲了,这要是能识两儿字儿,这女方听了还不上赶着就来了。”
“你们倒是好了,俺儿子年岁大了,怕是夫子不肯教了?”
李大郎这话一落,议论声就响成一片,吵得司徒嫣头晕脑涨的,可这些是她与李家四兄弟和李阿牛一早就商量好的,也只能忍着吵杂,强坐在一边听着。
“大家伙儿的也别嚷了,李村正能有这份心就是咱这福祥村的福气,这往后啊,大家伙儿也都得听李村正的,少些个小肚鸡肠,鸡毛算皮的事。”杨族长心里乐呵,也就站起身,帮着李大郎讲了两句话。
“那可不是应该的,李村正这么好的人,咱们哪能给人家找麻烦,大家伙儿说是不是这个理儿的!”这有了带头逢迎的,自然就有跟帮的。事情定下,席也吃罢,司徒嫣这才得了空儿回家休息。
“小五,今儿累着了吧?”三郎一早就注意到小妹一直在捏鼻梁皱眉,想见是有些疲累。
“俺没事儿,就是刚儿吵的慌,三哥也知,俺不喜欢热闹。下回再有这事儿,大哥可别再拉上俺了。”司徒嫣脱了鞋,整个人依靠在堂屋炕上。
“行,这次是开祠,阿牛叔他们说一定要你跟着去,不然俺可舍不得让你受这份罪。”李大郎心里当然是把小妹的感受放在第一位的,所以祭了祖就打算让小妹回家休息,可李阿牛几人哪里肯,硬是拉着司徒嫣吃了席,才让她离开。
“对了,大哥,前几日俺去县学里打听了,之前因着打仗,县学里歇了课,说是明儿个开始复课,俺想着还让三哥和四哥去县学里读书,连‘六礼’俺都备下了,全搁西次间里了。而且三哥和四哥年纪也不小了,不用再让大哥帮着赶车,家里有三辆车,一辆给村里人使,谁家有要进城赶集的,就免费拉上。一辆就给三哥和四哥上下学使,胡萝卜就留家里,这一路上也多亏得有它,不然还不知啥时候能走到这河南县城。”
三郎和四郎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能进县学读书,他们原打算过了年再和小妹提这事儿的,可却不想小妹虽每日天不亮就忙里忙外的,却还记挂着他们的事儿,心里欢喜。“小五,谢谢你!”
“一家人,客气个啥!”司徒嫣只回了一句,就和李大郎商量起明天拜师的事儿,等吃过晚饭,四兄弟习惯的坐在堂屋里读书练字,司徒嫣教导了一会儿,就回东次间给三郎和四郎准备长衫、笔墨纸砚,这些个东西早就收在她的戒指里,这会倒是用着方便。
等两个时辰后,四人起身要回屋歇息时,司徒嫣将准备好的东西交给三郎和四郎,“三哥、四哥,明儿去拜师,俺就不去了,夫子问起时,哥哥们只要不提学了兵法的事儿就成,别的和之前拜蒋夫子时一样。”
“小五,俺这心里有些慌,要不明儿你跟着去吧?”四郎虽说一路来也杀过人,打过架,见过世面,可生性胆小,遇着事儿总希望能有小妹帮着。
“小四别怕,有俺呢,小五喜欢静,这些日子也累得紧了,就别让她跟着了。”三郎一拍四郎的肩,给了他一个安心的眼神。
“四哥不用担心,虽说这一路来哥哥们的功课时学时断的,可也没耽误,今儿个俺们不是还把那《论语》给学完了,只这一本书夫子也不会小觑了你,你只要安心回答夫子的提问就好。”
“嗯。”听了小妹的鼓励,让四郎信心大增,点着头拿着东西和三郎一起回了西厢睡觉。
大郎和二郎前后院的检查了一下门户,这才回了东厢,司徒嫣把“六礼”又点了一遍包好,确定无有遗漏,这才安心回东次间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