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七十二斩!】
魏延听徐庶这么说似乎很有道理,可转而一想,解放军的指导员、政委全都身兼多个职责,包括协助军事指挥、思想政治工作和军队纪律维持,并没有划分成两个职位,便摇头否定道:“本来军中就讲究的是赏罚分明,沟通交流的时候面对的是没有犯错的将士,就该平易近人,维持军纪的时候面对的是犯错的将士,就该铁面无私,只要在整顿军纪的时候,注意方式方法即可。现在人才匮乏,不可能在各级设置另外各级军正,也没有必要在各级另外设置军正。这样吧,参军继续负责整顿军纪,从队开始,每个队的参军统领一个伍的宪兵,以此类推,各级参军统领下级的所有宪兵。魏军满编二十万人,宪兵共计为一万人。”
“宪兵?”众人疑惑道:“这是什么兵种?”
博闻多识的鲁肃说道:“我知主公之意,《尔雅》有云,宪,法也。宪兵,应该就是维持军法的精兵。”
魏延点头称是:“子敬说的不错,宪兵正是维持军法的精兵,他们负责维持军纪,保障军令执行,组织军法审判,同时负责约束将士的行为举止,处理军中各个部队之间的纠纷以及军人与民众的各类纠纷。”
时任魏军总参军的徐庶问道:“还请主公再重新明确一下各级参军的职责?”
魏延将不断赋予参军的职责做了一番重新整理,提炼出了几点:“各级参军职责共有六:
第一点,参赞军机,协同同级主将组织指挥作战、训练,与同级主将共同签署各项命令。
第二点,传达上意,下发并贯彻执行军务院颁布的各项制度、纲领、决议、命令。
第三点,关心将士,与将士开展交流,及时化解将士思想问题,接受将士申诉,监督军需,确保将士粮饷足额发放,监督伙食,确保将士餐餐得保,监督各级将领,防止虐待下属。
第四点,宣传安抚,带领部队做好宣传、安抚民众。
第五点,维护军纪,带领宪兵,宣传军法,贯彻执行军法军规,整顿军纪。
第六点,情报保密,带领宪兵,协助情报部门审讯战俘、获得情报并做好机要保密。”
董昭又问道:“主公已经授予玄成以魏军军正之职,难道要取消吗?”
魏延看了看一脸镇定的魏征,笑道:“魏军设置一个军正,由魏征担任,统领全军的宪兵,负责宣传安抚、维持军纪、情报保密工作,魏征同时兼任魏军副总参军。”
魏征举起手:“主公,我想推荐一个人为我的副手,担任副军正。”
魏延笑问道:“何人?”
“中山人夏侯兰,此人虽然年纪很轻,但颇通律法,尤其通晓尉缭子。”
魏延笑着点点头:“他已经担任军正之职,怎奈威望不够,让他做你副手正好。”
随后,魏延又跟诸位将领讨论了一下军规,将严格的军法形成了正式的公文颁布下来。
魏延先是沿用了韩信创立的十七禁律五十四斩,他本来以为这十七禁律太过严厉,但自从他执掌魏军以来,身为三军统帅,把十七条逐条看来,发现大多数都斩得很有道理,所以他至少稍微更改了几个地方,另外又添加了几条禁律,组成了魏军的三十禁律七十二斩:
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旗举不起、旗按不伏者,斩!
呼名不应、点时不到、违期不至、动改师律者,斩!
夜传刁斗,怠而不报、更筹违慢、声号不明者,斩!
多出怨言、怒其主将、不听约束、更教难制者,斩!
弓弩绝弦、箭无羽镞、剑戟不利、旗帜凋弊者,斩!
谣言诡语、假托梦寐、大肆邪说、蛊惑军士者,斩!
好舌利齿、妄为是非、挑拨军士令其不和者,斩!
残害良民、强逼良女、私掠民财者,斩!侵吞公物以为己利、夺人首级以为己功者,斩!
军民聚众议事、私进帐下探听军机者,斩!或闻所谋、及闻号令,漏泄于外使敌人知之者,斩!
托伤作病,以避征伐,捏伤假死,因而逃避者,斩!
主掌钱粮,给赏之时阿私所亲,使士卒结怨者,斩!
观寇不审,探贼不详,到不言到,多则言少,少则言多者,斩!
畏敌不前,擅自撤退,斩!友军势危,当救而不救者,斩!主将阵亡,主将被俘,亲兵全队皆斩!
私存军械,私卖军械,蓄意损坏军械者,斩!擅自行动,破坏协同,若胜,杖,若败,斩!
私斗闹事、酗酒滋事者,平时杖,战时斩!猥亵、调戏妇女者,平时杖,战时斩!
行贿受贿、聚众赌博者,平时杖,战时斩!包庇犯罪,纵容犯罪者,结果轻微者杖,严重者斩!
打击报复、体罚部属者,轻微者杖,严重者斩!谋取私利,侵占部属利益者,轻微者杖,严重者斩!
隐情不报,弄虚作假,欺骗上峰者,轻微者杖,严重者斩!
投敌叛国,临阵脱逃者,本人处斩,全家为奴!
丢失旗鼓,丢失辎重,全队皆杖!调用之际,结舌不应、低眉俯首,面有难色者,杖!
出越行伍,搀前越后,言语喧哗,不遵禁训者,杖!扬声笑语、蔑视禁约、驰突军门者,杖!
军容不整,辱军颜面者,杖!
联保连坐,凡有将士违犯禁令,同伍有人揭发,就全伍免罪,知道而不揭发,就全伍一齐受罚。从两长到军帅,亦都实行联保连坐,揭发者免罪,知道而不揭发的,与其同罪。
魏征问道:“何谓杖?”
魏延从一旁拿出一根五尺长五寸粗的枣木大棍,展示给诸位将领们看:“军棍才是真正地让将士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并能有所悔悟的东西,而鬼头大刀不是。凡是将士犯下的错误并不致命,可以改正,就责以杖刑,每一杖刑为五十军棍同时降低一级军衔。”
众将听了魏延总结出来的三十条军规,都叹服地点点头,确实很切合魏军目前的需要,如果能够严格执行下来,定会极大地提高魏军的战斗力。
魏征却皱着眉头说道:“有罚须有赏,必须赏罚分明,才能服众!”
魏延笑道:“我曾深思过这个问题,我准备定下一个十级战功奖赏制度。一级士兵就是那种从来没有斩获敌人首级或俘虏过敌人的菜鸟兵,他们仅能在战后得到最基本的一份奖赏,而如果从现在开始有斩获敌人首级、抓过俘虏或完成其他战术任务的,都会有不同的战功积分,积满一定分数就会升级,就可以比前一级多获取一成的奖赏,如果全年没有触犯军规军纪的会增添一半的奖赏。”
魏征朗声笑道:“有了三十禁律七十二斩和战功奖赏制度,赏罚分明,我这个军正就好做多了。”
魏延严肃地说道:“玄成,制度如何都在其次,更重要的是执行,我希望你能迅速从魏军中整编出一支能干的宪兵队伍,尽快开始对全军上下进行一次整风。”说出整风两个字,魏延心里突然泛起强烈的厌恶,不能再那样愚蠢地自己搞自己人,急忙说道:“不是整风,是整顿。”
魏征雷厉风行,自从任命为魏军副总参军兼总军正的时候,他就开始挑选宪兵队伍。
……
整顿军纪后,魏延随后又被负责招贤馆的王粲拦住,王粲一定要让魏延去会见最近投奔的贤才。
魏延那求贤似渴的名声已经响彻整个大汉,他不能自己砸自己的招牌,便跟着王粲去了招贤馆。
历史上,东吴孙权设立招贤馆,命顾雍、张纮延接四方宾客,得到会稽阚泽、彭城严畯、沛县薛综、汝阳程秉、吴郡朱桓、陆绩、吴人张温、乌伤骆统、乌程吾粲等人,这些人都为东吴的兴盛立下汗马功劳。
魏延有念于此,便设立了招贤馆,让擅长待人接物的王粲负责。
招贤馆共有十个院落,每个院落都有三层小楼,整个招贤馆总共能够容纳三百多名贤才居住。
魏延在外作战了好几个月,在这几个月里陆续投奔的贤才足有五六百人,有些是魏延慕名已久,并派人征召的,这样的人很少;有些是没什么名声,却对自己才能很有信心,揭了魏延的招贤榜。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招摇撞骗的,但魏延深感孟尝君得鸡鸣狗盗之辈相助、信陵君得侯嬴朱亥佐助的礼贤下士的典范,不再重蹈曹操错过张松、孙权错过庞统、刘备差点错过庞统的错误,便在领兵作战之前一再叮嘱王粲,莫要轻视任何前来投奔的贤才,只要他能展露才能,不管是什么样的才能,都要让他住在招贤馆里,等待魏延回来面试。
魏延知道来了五百多贤士,心里甚是高兴,笑着对王粲说道:“揽天下英才而为我用,何愁大业不成!”
王粲却苦着脸说道:“主公,来得多是无名之辈,主公之前派人征召的贤才大部分都拒绝前来。”
魏延非常平静地问道:“原来的时候,我声名不显,没有多少贤才投奔是可想而知的,可我接连大破刘表、曹操、袁术,慕名而来的贤才应该多起来才是啊。”
王粲依然苦笑道:“主公说的没错,我们之前派了一些普通士卒前去征辟那些贤才,那些贤才多说‘未闻世上有魏延’而拒绝了我们,真正因为我们的征召书信而来的没有一个!我们后来派出文吏前去征辟,并一一许诺官职,这才勉强招来了几个,还有十几个正在路上。”
魏延心里狂受打击,面上表情还依然是那么平静:“呃,你先告诉我,到底是那些人不肯前来?!”
王粲看魏延表情如常,以为魏延心境好,先说了一下豫州的贤才:“豫州的刘馥拒绝前来。”
魏延皱起眉头,甚是不解地问道:“刘馥为何不愿前来?!”
王粲道:“那个刘馥,乃是宗亲之后,第一次说从未听过主公的名字,第二次则干脆避而不见。”
魏延对这个空有治政能力却无眼光惨被曹操刺死的刘馥再无兴趣,淡淡笑道:“说说兖州那些人才吧!”
王粲苦笑着点点头:“主公,您说得很是,毛玠、梁习都拒绝了,哎,漏了一个,阮瑀来了。”
魏延无奈地摇摇头:“阮瑀前来多半是看在他恩师蔡邕女儿蔡文姬的面上吧!”
阮瑀,字元瑜,陈留世家阮氏子弟,是历史上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年轻时曾拜蔡邕为师,因得蔡邕指点,文章写得十分精炼,闻名于当时。历史上,曹操闻听阮禹有才,为搜罗人才,召他做官,阮禹不应,后曹操又多次派人召见,匆忙中阮禹逃进深山,曹操不甘心,命人放火烧山,这才逼出阮禹,勉强应召。由于阮禹多次辞官不做,曹操在一次大宴宾客时,把他安排在乐队之中,想煞一下他的傲气,不想阮禹精通音律,即兴抚弦而歌:“奕奕天门开,大魏应期运”,一方面歌颂了曹操的事业,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自己愿为曹操效忠的思想。曹操听完,大为高兴,请他做司空军谋祭酒。从此以后,曹操军中檄文多出于他和王粲之手。建安十六年,阮禹随军西征关中,曹操请他代笔写一封书信,他骑在马上沉吟片刻,挥毫点就,呈给曹操,曹操提笔想作些修改,竟不能增损半字。
在历史上,阮瑀的儿子比他有名的多,他儿子叫做阮籍。
王粲笑道:“主公所料甚是。陈留平丘人毛玠,现为平丘县吏,以清廉公正著称,主公首次征辟他,他以未曾听闻主公名声为由拒绝,第二次前去征辟他,他已经前去投奔曹操。”
魏延摇摇头,心里暗叹,毛玠啊毛玠,你不知道你上辈子就是跟崔琰一样被曹操给杀掉的吗,还要赶着去送死啊,算了,老子也懒得拦你。
魏延又问道:“梁习为何拒绝前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