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圣上,钟嬷嬷后来失了踪迹,如今生死不知。”江常侍这时回道。
“何为生死不知?”诸葛曜问道。
“回圣上,当日走水之时,确是有人瞧见钟嬷嬷从屋里冲出来,不过之后火势渐旺,便再未瞧见此人,火场发现的残骸,经校检吏验过,皆与钟嬷嬷年纪不符,说来这就有些古怪了,所以,奴只能说她生死不知。”
诸葛曜思忖片刻:“堂堂大靖后宫,还有人能长翅膀飞了不成,可查问过,出事当时,有无可疑人等离宫?”
江常侍回道:“奴已叫人盘问过,四门并无不妥。”
诸葛曜从主位上起身,在阶前来回走了几步,好半天才道:“如此看来,取暖以至走水一说甚为可疑,朕如今怀疑,这个钟嬷嬷,便是作祟之人。”
“奴会尽快查实。”江常侍忙回道。
“此人到底人何处冒出来的?”诸葛曜猛不丁问了一句。
倒是杨嬷嬷走上前,回道:“回圣上,奴略知一二。”
“说吧。”诸葛曜挥了挥袖子。
“钟嬷嬷从前乃是先帝沈妃之近身宫女,后来沈妃病故,其宫中侍候人等皆被发放各处宫院,至于钟嬷嬷如何去的永巷,奴并不清楚。”
诸葛曜冷哼了一声:“江常侍,你身为内廷之首,当熟悉各宫各处情况,若发现不肖之人,便该尽快法办,以明宫度,怎得手下出了这么一位,你不闻不问,甚而酿出大祸?”
“奴有罪!”江常侍立刻跪倒在地。
诸葛曜显然并不肯饶过:“你自然有罪,治下不严,为祸宫中,想来你这内官真是当得没有体统。”
此时众人皆屏息静听,连姜灼都觉得奇怪,如何诸葛曜此时不审那王瑜瑛,反倒一个劲在问钟嬷嬷之事,且矛头倒像对准江常侍。
且看此时江常侍似乎犹豫许久,才迟疑地道:“奴不敢托辞,确有管束不力之失,只是当日钟嬷嬷能进永巷不同寻常,乃先帝亲允……”
“这话倒是有意思,”诸葛曜又坐回位上,冲着江常侍冷笑:“一个永巷管事,连个品级都没有,还需先帝点头?先帝日理万机还要管这等小事,你这常侍是当着玩儿的?”
江常侍一脸的畏惧,随后竟瞧了瞧正低头站在一旁王瑜芙,终是一咬牙,道:“圣上,当日沈妃一案,便是因这位钟嬷嬷检举有功,才得寻出沈妃被害真相,钟嬷嬷后来得王少府……便是今日王大司马之举荐升做永巷管事,自因着先帝论功行赏。”
姜灼立时吃了一惊,她原本以为,在沈妃之死上,钟嬷嬷不过知情罢了,却不想她竟是当事之人,当日之事,甚至乃钟嬷嬷告发,此人可不就是仇人?姜灼只觉悔之晚矣,一念之差,竟还是放过了。
“沈妃之案?”诸葛曜显是不太清楚究底,不免怔了一下。
“怎得扯这么远,”王太后终是耐不住性子,打断道:“今日是为王婕妤负荆请罪,圣上竟是忘了?她既已知错,教训两句便罢了,何苦叫人等这么久。”
诸葛曜冲王太后拱拱手,坐定了些,却又问江常侍:“方才你所言,可是这内廷用人,你有时也鞭长莫及?”
“圣上英明!”江常侍并不答是或否,不过这四个字便已然给出答案。
诸葛曜眉头立时一皱:“前朝之事乃是先帝行止,朕身为人子,为长者讳,自不能随意指摘,不过如今到了本朝,朕自要整肃内宫,再不许人暗中做那不轨之事,这会子不过永巷走水,莫非等到下回,要瞧着未央宫化为灰烬?”
“圣上,莫要妄言!”王太后年岁大了,听不得这般说法,自是吓得拦住。
“江常侍,阶下这女子,说说到底是何来历?”诸葛曜指了指还被绑着跪在下面的王瑜瑛。
江常侍真就上前瞧了半天,随后回身道:“奴……竟不认得。”
“不认得?”诸葛曜不由笑起来:“她可是穿着七品女官的品妆,怎得你眼睛瞎了?”
大概听诸葛曜提到了自己,王瑜瑛赶紧辩白道:“回圣上,小女乃是大司马王的侄女,随王婕妤嫁入宫中,并非没有来历之人,这七品也是真的。”
“母后,朕像是记得,宫中女官,或是从德行优良之宫女中提拔,或是由各州府选送,如何还有随嫁进宫,便能得上官职之说,这宫规何时变了?”诸葛曜笑着问王太后。
王太后颇有些犹豫,只能拿眼去扫王瑜芙,不想此时王瑜芙如老僧入定一般,竟对周围之事不理不睬,像是谁都别指望她搭腔。
“这样啊……”王太后终于道:“本宫如今身体虚弱,这宫中事务若担起来,终究有些吃力,既然王婕妤进了宫中,本宫亦知,她自小就是个能干的,便让她多费着心,至于提拔女官之事……不过小事一桩,也说不上什么不妥。”
诸葛曜似乎是想笑,揉了揉眉心,正要开口,却不想王瑜芙这时倒像回过神,“扑通”跪到地上:“圣上,臣妾才疏学浅,能得太后娘娘信任,进而掌管宫中事务,不免战战兢兢,只怕会有疏漏,一时心中没了主张,便将堂妹叫进宫中,以做襄助,这七品女官之位,已然得太后应准,并非私心为之。”
王太后稍愣一会,待瞧见王瑜芙投来可怜巴巴的眼神,不免心便软了,真就将此事担了下来:“正是如此,本宫知道此事。”
诸葛曜注视着王太后许久,一脸无奈地道:“若真是母后允准……朕也无话可说,不过母后当知,便是此等恶毒之人,差点害了朕十六弟的性命!幸而这里是后宫,若是在前廷,朕妄用这等小人,岂不社稷堪忧?”
显是诸葛曜的指控太吓人,王瑜瑛一下趴在地上,半天不敢动。
又沉吟片刻,诸葛曜唤上杨嬷嬷:“朕知你当时在场,嬷嬷便说一说,胶东王被摔于地上之时,王婕妤带了多少人过来?”
杨嬷嬷思量片刻,如实回道:“宫女、侍人,少不得有七、八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