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父子相认
这天晚上,方基石没有在孔子家里住,他也睡不着,就出了曲阜城,往季氏的私邑费城去了。
再则!这次去方忠那里,是秘密地去的,不想让外界的人知道。毕竟!现在还处于非常时期!鲁国执政者那边还没有正式作出表态,如何处理孔子堕三都的事。
反正!孔子堕三都的事,不会就这么轻易地算了。不仅仅是因为堕三都带来的经济损失,而是!堕三都背后的政治目的,也就是对鲁国三桓以及君王权力的影响。
一旦事情发展到政治上面,就不是简单地堕三都了,就不是简单地城墙高了违背周礼的事了。而是!一场政治阴谋。如果是这样地话?孔子不仅犯了死罪,还要诛他的家族,以及诛杀与他有关的人。
如果事情真的发展到那个程度的话,方基石自然是逃不了干系。方基石倒霉,他的儿女后代一样受到株连……
所以!方基石想去见方忠,不仅仅是想父子重新相认这么简单。而是!为了保全家人。
在这种敏感时期,家人是不能逃跑的。你的家人要是逃跑,没事都变成有事了。
所以!方基石只能偷偷地去往费城。
再则!也不能公开去费城见方忠。
毕竟!方忠也是个小人物。在这个君王制度时代,君王和掌控权力的人说出来的话才算数,人家说出来的话就是法律。季桓子虽然把方忠提拔起来了,当费邑宰,可人家要杀你,随便找个借口就能把你给杀了。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是不是?
再则!你公开去找方忠,以后方忠就不方便给你说情。你们父子关系还保持着断绝的状况,更方便帮你间接的讲情。季桓子等人见你们父子关系还是僵化的,为了提拔你,他们可能会手下留情,留你的爹娘和亲人一命的,是不是?
孔子的心情也是急切地,也希望方基石早点去费城,与方忠私下沟通一下,看看方忠到底是什么态度?真的六亲不认?连爹娘都不认,连弟弟妹妹他们的性命都不顾?
还有!我这个先生?虽然只教了他几年的书,可毕竟是他方忠的启蒙老师啊?
还有!就算你不能原谅我这个先生,要置我于死地,要诛了我们一家。可我家的成员当中,还有一个人是你的亲妹妹啊!我的儿媳妇方勤,她是你同父同母的妹妹啊?你难道就这么狠心,连妹妹的性命都搭上?
所以!孔子相信:方忠不会把事情做得那么绝的。
所以!他也是急切地希望,大哥方基石早点去往费城,试探一下方忠的口风。
经过三个晚上的赶路,方基石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费城,在方忠的府上见到了方忠。
方忠被认命为临时的费邑宰后,就把家眷搬迁到费邑中来了。再则!季氏家族的封地在费邑,所以在费邑里面,也有他的府坻。只是出于各种原因,以前他们一家人都不住在城里,而是住在自己的封地上。
在自己的封地上,方忠建了自己的宅院,过那种平民一般地生活。当然!不是在乡下,而是在集镇上。方忠和妻子的封地,是有几个集镇的。因为!他们夫妻是季平子最宠爱的人之一。
应该叫“镇邑”,或者叫镇长。
这一方土地归你管,你收取地方赋税。然后!按照鲁国的世袭制度,向家族、君王,也就是向国家方面上缴赋税。
你要想过奢侈的生活,就多收取人民的赋税,再以各种理由少上缴赋税。这样!你就多出了财富空间。
另外!除了收取地方赋税外,你还可以利用你的贵族身份和拥有的财富以及权力,在鲁国境内做生意,也可以在大周天下做生意。
当然!在鲁国境界做生意你可能有特权,发财的机会多。而到大周天下去做生意,你就只是一个普通的商贾。因为!在大周天下,跟你一样身份的人,多于牛毛。
就跟现代社会一样,那些官1二1代、富1二1代,以及有特权的人在国内做生意牛比哄哄,可到了国际上,就只是一个普通的商贾。
方忠在自己的封地上,也就是镇邑那边有自己的宅院。失势后的他,也就是自从季平子死后不久,他们一家人就搬到自己的封地上去居住了。可他的封地面积很大,又是个入赘上门的女婿,自然是有人眼红的。所以!他生活得并不好。
不要认为是个贵族有了封地你就能过上富裕、逍遥的日子?错!一样有斗争的。其他世袭贵族会眼红你的,也许你现在的封地以前就是他们的。你的封地是从他们的封地上划分出来的,等于是一碗饭本来是他一个人、一家人吃、一个家族吃。结果!被你抢了去,他们只能吃其中的一口或者是几口。
试想!大周朝几百年了,子孙后代那么多,年年分封,到最后分什么?
比方说!本来大周天下就分给那么几个人,周武王的兄弟姐妹以及周武王自己的子女后代,以及帮助打下大周天下的功臣。大周天下也就划分为几十块的,是不是?可到后来!子孙后代越来越多,再往下分,怎么分?大周天下就只有这么大一块地?是不是?
正如后世的明朝一样,天下都是姓朱的。结果!人民养不活这些王爷贵族。是不是?就那么回事!都不劳动,谁来养活你呢?是不是?
以为一朝得到天下,子孙万代就能享福了?错!享福只是暂时的!当别人养活不了你的时候,社会又要重新乱了,生存游戏规则就要改写。所以!有这种思想的人,这种思想是错误地。
所以!后世才有了不劳动不得食的说法。
所以!富二代现象只是暂时的现象。不劳动靠剥削生存的人,早晚会被广大地劳苦人民打死的。
方忠得知老爹过来了,赶紧把身边的眼线支开,秘密地接待了。表面上的那一套,赶紧收起来。双膝一屈,就给老爹跪下了。
“爹!呜呜呜……”
“儿子!呜呜呜……”
父子相见,相拥大哭。
“爹!呜呜呜……”
“儿子!爹对不起你!呜呜呜……”
“爹!儿子不孝!请爹责罚!呜呜呜……”
“是爹对不起你!呜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