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 我在路上
“住手,住手!我的孩子们啊,你们为什么争斗?难道你们忘记了,你们身上流淌的都是党项人的血液啊!”
一声温柔至极的呼喊从背后响起,顿时将战团中众人激起一身鸡皮疙瘩。两拨人停了手回头一看,居然看到了一团白花花的影子。
麻衫草履的白胡子老头牵着一头毛驴,毛驴上坐着一个手提藤杖、披头散发的少年。
小校素来对这种装神弄鬼之辈不怎么待见的,不过他瞥了一眼文雅青年,却看见青年的脸上激动地抽搐着。
“皇……皇帝陛下!您是皇帝陛下!当年您出巡的时候,草民曾远远地瞻仰过您一面!”文雅青年哆哆嗦嗦地跪在地上,他带来的七八个士兵也连忙跟着磕起头来。
皇帝陛下!小校一哆嗦,连忙带领手下下跪参拜。
“呵,我已不是皇帝,请称呼我贤者乾顺。”乾顺撩了撩长发,道:“孩子们,你们为何争斗?”
青年低下头,惭愧地说道:“我们……我们饿!”
“啊,可怜的孩子们。饥饿本就是诱惑人类犯罪的魔鬼,在面对它的时候,你们应该携起手来寻找食物,而不是相互争斗。”乾顺打开一个包裹,道:“来吧,我的孩子们,这是我的干粮,你们快快拿去充饥吧!”
包裹里有二十几个热腾腾炊饼,士兵们接了过去,正好一人分了一个。
饿极了吃东西香果真不是乱盖的,小校如狼似虎的啃着炊饼,口中竟然品出了几分大宋美食的风味。
那文雅青年攥着炊饼浑身哆嗦,呢喃道:“皇帝……啊不,贤者大人,您为什么不吃呢?难道您不饿吗?”
乾顺收缩了一下消瘦的小腹,柔声道:“我的子民们饿着,就算是我吃饱了,心中留下的也只能是痛;而我的子民们吃饱了,就算是我饿着,心中流淌过的也是蜜糖的滋味呢。”
“陛下!贤者大人!”野利家的那几个小兵哭的泣不成声。
小校吞咽着炊饼,忽然就品尝到了一丝苦涩,仔细体会时,才发现自己亦是泪流满襟。
“孩子们,我该走了。”
青年抬起头来,怔怔问道:“您……要去哪里?”
“本是为民众而生,那就理应为民众而瘁。只要民众一天得不到幸福,我就走在两之间的路上。”乾顺遥望星空,喃喃道:“青山绿野中,你们自由自在的放牧;金灿灿的麦穗后,映着你们灿烂的笑脸。你们孩子能够面色红润的行走在去学堂的路上,你们的妻子,含羞埋怨腰间又多了几分赘肉。这才是你们应该得到的生活。只要你们一天过不上这种日子,我的奔走就永不会停息。”
青年抽搐着嘴角,重重跪倒在地,领着小兵呼喊着:“陛下!贤者!请您,无论如何要带我们走!我们也是娘生爹养的,我们不愿意再做助纣为虐的事情!请您,带领着我们解救天下民众吧!”
一刹那,小校想起了家中那蜡黄蜡黄的傻儿子,炕头上那瘦的只剩一把骨头的糟糠妻子。家中本来饲养着一匹母马,指望着秋后生了马驹能够换些苞米,可是,就这么一匹干瘦的母马也被没藏老爷收缴进了军队。前几天,军营里进来了几头凶狠的猛兽,竟然是将那匹可怜的母马啃得只剩了一张毛皮。
泪水,不停的渗进嘴角。小校喉头一阵干燥,他颤颤匍匐在地,口中念道:“陛下,请您也带我走吧!”
“成功了!果然成功了!”子贡蹲在树丛后,低声道:“他们的粮草果然空了!只要一点点粮食,就可以引诱来大批的士兵!用不了几天,我们就会有一支数万人的军队啦!”
“太恶心了,太恬不知耻了!你们竟然怂恿我弟弟做这种事!”千怜的拳头攥得紧紧地,不过最终她还是叹了口气,道:“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办法也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途径。”
不过,太史昆的脸上却是寒冰一片。他盯着远处被千良鼓动成一群儿泪人的家伙们,低声道:“怎么回事!乾顺带着的干粮怎么会冒热气!这不恰恰说明了是特意准备好的干粮么!这些干粮应该是冰冷的才对!亏了那些小兵脑子笨,若是换上个心思缜密的,今晚就穿帮了!这些干粮是哪个准备的?”
武柏伸了伸舌头,道:“许久没打炊饼了,今儿一时手痒就做了一些,唉!”
“老兵油子了,怎的还犯这种低级错误!”太史昆板着脸,道:“等会回去,罚酒三碗!哈哈,既然这个法子有效,那么最近几天就请乾顺小兄弟带上粮草去慰问底层士兵吧!哈哈!”
也许是太史昆的运气好,也许是从未品尝过饥荒的现代人忽视了粮食的威力。总之,在未来的几天内,事情的发展竟然超乎了太史昆的想象。
七月初二,一切还算是按部就班。乾顺长发飘飘的带着几车干粮围着兴庆府绕了半圈,在发表了几次救世主式的演讲后,拐骗来了三千多名士兵。
七月初三,乾顺还未走到对手军寨前,就被闻风而来的饥饿士兵包围,到了下午,乾顺紧急调来几车干粮,这时已经有对手军队成建制的跪在他周围高呼万岁了。
七月初四上午,大批的对手士兵自己来到了贺兰山下,帝陵大寨发动了数千人扛着馒头包子到山下迎接,几乎每一个馒头包子都能拐骗来一个士兵。到了七月初四的下午,当兴庆府逃难而来的军属们主动写下的两车劝降信送到仁多氏军队中后,一下午竟然引来了五万多兵马,按照各自的建制跪地排队等候乾顺的检阅。
仅仅三天,兴庆府周围半数的军队投降了李乾顺!
这不是幻觉,绝对不是。无论是梁太后当政还是梁相国当政,在普通百姓的心目中,他们心中膜拜的皇帝仍然姓作嵬名。这种投降在他们心中并不是背叛,诱使他们投降的原因也不仅仅是粮草。也许,他们会告诫自己,他们所做的事情叫做弃暗投明。
梁氏不傻,仁多氏也不傻。当兴庆府居民哄抢粮食的时候,他们的确是没能反应过来,但当他们发现粮仓已经空空如也的时候,他们尽力补救了。
谁都知道,此刻粮食都在乾顺手中,但他们同样也知道,在距离乾顺退位大典只有三五天的时候,谁去攻打乾顺,谁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三五天也许很容易就能熬过去,最起码兴庆府离着怀州、静州、顺州只有几十里地,离着另一座大城市西平府也不过百里。四个竞争对手迅速派出了自己最为得力的手下赶往这几座城市,在那里,同样拥有着堆满粮食的仓库。
但事情的结果让他们失望了。几座城市的粮仓伴随着守卫粮仓的粮草兵消失的一干二净,孤零零的几个守城士兵一脸茫然,他们甚至不知道粮食与粮草兵是在什么时候消失的。
阴谋,浓郁的阴谋气息令四个主事人汗流浃背。
兴庆府周围的百姓都不见了,近处的百姓躲到了贺兰山中,远一些的百姓逃往了大宋。
严重的饥饿使弹压士兵变得困难至极,没藏氏的老帅没藏俾恭试图用斩首这样的严令来约束逃走的士兵,可士兵给他的回应是军中最可怕的答案:炸营。
数千名饿红了眼的士兵在十息内砍死了老帅,这导致没藏家成为第一个正式进驻兴庆府的家族――可怜的没藏氏只剩下了不足千人的军马,他们的军寨内燃起了熊熊大火,狼狈的没藏氏家主只得逃进了空荡荡的兴庆府。
第二个逃进兴庆府的是野利氏,他们的情况比没藏家要好一些,至少两千名骄傲的野利骑士还忠心耿耿的追随着他们的家主。不过,两千名骄傲的骑士却未能将他们的马匹带出乱做一团的营寨,骄傲的骑士只能无奈地退化为骄傲的武士。
两个老牌家族的失利,也意味着梁乙舜已经失去了竞争皇位的资格。失魂落魄的梁乙舜思索了整整一个晚上,他毅然决定,投奔――仁多氏。
兄弟间的隔膜、同族人的怨恨竟然超越了他们本来的血脉之亲,这很无奈,很荒唐,但也很正常。你不得不承认,即便是到了人人能吃饱饭的现代,有许多人最恨的仍是他们的亲兄弟、亲姐妹、或是叔伯姑婶姨舅。
仁多保忠想也没想就接纳了梁乙舜。这对他来说没什么,因为梁乙舜投奔他时身旁只剩下了十几个人,反正自己身旁存余的五万多士兵都没饭吃,仁多保忠也不在乎多饿十几个人。
到了七月初五,仁多氏的饥荒终于熬过去了。其中的缘由并不是仁多保忠弄来了粮草,而是他身边的军队一下跑了四万多人,他身边的军队仅剩下七千余亲兵。而如此大规模的溃逃,只因为仁多保忠忘记了一个人。
仁多喜庆,一个有些庸俗、却朗朗上口的名字。他不是别人,正是仁多保忠的老父。在二十年前老父亲试图立仁多保忠的兄弟――仁多卫国作为家主的时候,仁多保忠一怒之下将老父亲与兄弟囚禁在西平府祖宅的地牢中,从此二十年就没再理会他们。谁曾想,二十年过去作为晚辈的仁多卫国都已作古,可七十多的老父亲居然能掰断铁笼自己逃到了乾顺的大军中!
当老父亲亲自在军营前劝说仁多氏的族人们投降,当老父亲亲手捏起两个馒头的时候,仁多保忠识趣的打开了军寨的大门。这不是闹着玩的,群情激昂的的士兵已经有了炸营的苗头!
不过这也不错,营中由仁多保忠亲自掌管的军粮正好够剩余的七千兵马吃上五天。仁多保忠慷慨的令七千亲兵每人背上五斤粮食,连军营干脆也不要了,灰溜溜地躲入了兴庆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