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刺杀(上)
“旅行者之家”,一所档次中等的旅店。
虽然它不像凡斯利诺酒店那般富丽堂皇,但也算得上是清净雅致,尤其是对卡利安两人来说,更一家再适宜不过的住所。
神殿并不缺少金钱,相反,他们的身家非常丰厚。无论是“特产品”(某种神术制作的有特殊效果的物品)的出售还是荣誉教友的捐赠,都是一笔能让各个领地的领主都为之眼红的庞大收入。
可是,这并不能成为神职人员奢靡的理由。
神殿经常会收到一些信徒的捐赠,虽然钱不多,但却是他们省吃俭用存下来的。
这些信徒捐赠的财物比起荣誉教友每年的“友情资助”来说,根本没有可比性,但他们的目的却非常单纯。
不像那些只会勾心斗角的贵族,虔诚的信徒只是想着能为神殿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以此来表达自己对神明的尊敬。
这种纯粹的认同价值沉重,以至于每一位神职人员都自发的要求自己节俭,因为他们的生活资费来自神殿,而在神殿的财富中,有一部分是来自于这些可爱的信徒的。
想象一下,如果捐赠过的信徒们看到神殿的祭祀出入高等酒店,浑身穿金戴银,他们会怎么想?
别忘了,神职人员可不是统领一地的实封贵族,在他们的身上,时刻投注着来自于苍穹之上的目光。
神明不在乎神职人员生活奢靡,但是绝不会容忍他们毁掉自己信仰的根基。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无论哪位神祇的神典,都有一句相同的话书写在扉页上面——“在神明的眼中,一切信奉者地位等同。”
虽然物质世界并不能消除阶级差异、实现众生平等,但神职人员却必须以身作则,因为那句写在神典上的话,是一种另类的神谕!
所以,无论社会怎样发展,他们都得把自己放在中等层次上,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让处于社会顶层和底层的信徒觉得,神明距离自己太过遥远。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那样的顾虑,卡利安主教才选择了“旅行者之家”作为两人的落脚点。更上档次的凡斯利诺酒店太过奢侈,而更低档次的小酒馆太过乌烟瘴气。
对于比利祭祀来说,这家旅店实在是太合适不过了,最起码半夜时分不会有衣着暴露的女侍来推销情感交流服务。
推门出来,比利的脸色微红,显然是想起了以前尴尬的经历。
那是三年前的事情了,但在他脑海中清晰仿佛发生在昨天。
当时比利和同行的两位男性祭祀因为某个任务途径一座小镇,那家小镇上只有一家酒馆,而且环境很差,所幸三人都不是娇生惯养的贵公子,没有对休息环境有所抱怨。
尴尬的事情发生在夜半时分,敲门声将比利从沉睡中惊醒。
许是对自己的实力有信心,也可能是大脑还未从昏睡的状态醒来,总之,比利做了一件令他无比后悔的事情——他没问门外是谁就直接拉开了房门。
娇小的身影从他的臂弯下钻进屋内,那灵巧的动作让这位白银阶位的祭祀都没能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等祭祀先生回过神来之后,一位穿着清凉衣物的女士已经站在了他的身后。
这位深夜上门的女士想要和比利进行一番深入的情感交流,但是害羞的祭祀先生抵死不从。
最后,不能动用暴力的绅士只能选择花钱免灾,在女士鄙夷的目光下把她恭敬的送出了门外。
事情如果到这就结束了,那它也不会成为比利一生的梦魇。
这个条件简陋的酒馆不仅装修差劲,隔音效果也几乎没有。于是,同行的两位祭祀被争吵声惊醒,他们听出叫喊声中有一个声音是属于比利的,而且这位年纪尚轻的小伙子还不时发出两声尖叫。
对于同伴的担忧让两位祭祀来不及仔细分辨争吵声中的言语内容,他们以最快的速度给自己增添好了防护神术,然后拉开房门冲了出来,想要对同伴进行救援。
不过,当这两位祭祀一前一后的冲出自己的房间时,走廊内的场景让他们都陷入到了呆滞当中:但见一位衣着暴露、满面通红(争吵的缘故)的女侍鄙夷的看着比利,而同样满面通红的祭祀唯唯诺诺的掏钱。
再联想到自己刚才听到的声响,两人对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同样看到两位同伴的比利脸色更红了,打发走女侍以后,年轻的祭祀赶忙向他们解释。
事情的经过在比利吞吞吐吐的言语描述中还原了出来,深知比利为人的两位倒也没有怀疑的想法,但是,信任和调笑是两回事,单纯的比利很快就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点。
回到神殿以后,关于“比利与女侍深夜交流”的事情以极快的速度在祭祀之间流传。这件事有两个版本,一个是真实版,一个是想象版。
真实版就是由比利口述的事情的真实经过,而想象版则是由含糊不清的描述加以讲解人的想象、编撰出来用以娱乐的虚假传言。
尽管所有人都知道真实版的内容,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拿想象版来对比利进行当面调侃。
毕竟,相比于“比利祭祀经过激烈的争吵将女侍赶出了房门”,人们更乐意谈论“比利和女侍在房间内呆了一会儿,尖叫声与嘶喊声响彻云霄,短暂的时间过后,两人面目潮红的出门,祭祀先生在女侍鄙夷的目光下付钱。”
在各位同事的想象和讨论下,想象版不仅在逻辑构建上越发精细,情节的发展也变得更加跌宕起伏。
不过短短几分钟的争吵时间,在他们的口中就变成一波三折的传记故事,故事不仅容纳了对人性和理性的思考,还承载了有关救赎与沉沦的讨论。
经过众多热心祭祀的不懈努力,比利先生的经历和这两个版本的详细内容以一种堪比神谕的传播速度充斥了神殿各处,也让这位年轻的祭祀一跃成为了神职人员最为熟悉的人。其熟悉程度甚至达到了,连唱诗班的修女见了他,都要展露一个会心的微笑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