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启蒙
对苏昱而言,武德元年和别的年份并没有什么区别。正所谓格局决定眼界,在苏府这一亩三分地里,平淡才是主基调。所以什么太子、什么秦王、什么为先帝报仇,对苏昱而言没有任何意义。
武德二年就不同了,前半年倒是平平淡淡,过了夏便是另一番模样。
满院子乱跑的两个小人少了一个,被苏妈抓走学习《烈女传》,很是“凄惨”。也怪不得苏昱会有如此印象,实在是每次他去看苏芸,都会见着苏芸泪眼汪汪的含着食指。
让说话都不利索的孩子如此用功,在书香门第之家却也是正常的。
所以说,当别人凄惨的时候不能幸灾乐祸,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类似的事会发生在自己头上。苏昱就是如此,没过几天,苏进就领着苏昱,带上一车的礼品出了门,至长安城西近皇城的一处很不起眼的宅子拜访。
这宅子看起来有些破旧,门上的漆已掉了不少,屋檐也长了许多茅草,门口亦没有门房护卫。苏进敲了敲们,过好一会儿才见一老仆出来,见识苏进,连忙道:“苏大人来了,老爷已在书房看书,且随小人进来。”
“劳烦了。”苏进微微一礼,一边吩咐人将礼物带进来,一边领着苏昱跟了上去。
三年以来,苏昱是第一次跨出苏府的大门,虽说这处宅子看起来很不起眼,却也新奇得很。也没在意苏进和那老仆在说什么一双眼睛只顾着四下张望,看了半晌,不由暗自感叹。
“能让老爹对一仆人都如此恭敬的定非常人,指不定就是身处高位。可这宅子如此破旧,可见主人之简朴。”苏昱感叹着,“咦?简朴?”
苏昱已经习惯自己脑子里时而闪过的奇怪想法。之所以说奇怪,是因为这些词汇乃至语句和平日里苏进所说的大有不同,而且潜意识里觉得那些并不属于这个时代。苏昱也曾现弄清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无奈脑子里出现什么完全随机,毫无规律,想找也找不到,试了几次后也就不再理会了。
宅子不大,比苏府要小上许多,跟着那老仆走了没一会儿,就见着了此间主人,却是一个四十余岁的中年。双鬓有些灰白,精神头却很好,身上的书卷气比之苏谪还要浓上不少,此时整捧着一本书细细研读,见着苏进苏昱来了,也不放下,言道:“进儿来了,且先安坐,待老夫读过这一章,再与你说话。”
“孔师请便,小子自处就是。”苏进躬身一礼,只回了一句就领着苏昱站在一旁,静悄悄的也不做声。
过了一会儿,果真等那人读完一章,方才将书放下。端起放在桌角的茶盏,品了一口,言道:“老夫与你父相识多年,昔日也曾在太学一同共事,细思来已二十余载。本来,若依老夫与伯璋的情分,这等事自是应允了。只不过,老夫如今精力不足,平日里国子学事务又多,更从未收过弟子,只怕耽误了孩子。然伯璋盛情难却,这才着你将孩子带来与我一观。”
“孔师言重了,您能见犬子一面已是他的福气。”苏进把姿态放得很低,低声回道。
“恩……”那人点了点头,放下茶盏,冲苏昱招了招手,言道,“且上前来,与老夫看看。”
苏昱略有迟疑,闻声走到那人跟前,学着苏进的样子颤颤悠悠的行了一礼,奶声奶气地道:“爷爷好。”
“好,好,好。”那人看着苏昱这张惹人喜爱的小脸,又见他小小年纪就这般知礼,不由感叹苏家不亏是书香门第,却是与旁人不同,心中已满意不少。但是收弟子一事不能马虎,还需考校一番。
抚了抚颌下胡须,问道:“老夫且问你,你姓甚名谁,可识字?”
“小子名叫苏昱,也认得几个字,却不多。”
“恩……”那人应了声,又问道,“你可知老夫是谁?”
苏昱摇了摇头,回道:“不知。”
“老夫孔颖达,与你爷爷苏谪乃是几十年的知交好友,没什么别的本事,只在经义一道略有所得,勉强不至误人子弟。”
“孔师好。”苏昱恭恭敬敬的又是一礼,小模小样的很是有趣,至少孔颖达是笑了笑。也不再同苏昱言语,转而对苏进言道:“门德,你这长子倒是机灵,亦颇有灵性,小小年纪如此知礼,可见你往日里教导有方。然而,老夫如今多有不便,这师徒名分就莫要论了,先于老夫这儿识识字,旁的事日后再说吧。”
“全凭孔师做主。”苏进正色起身行了一礼,很是庄重。末了,拉了苏昱一下,想让苏昱对孔颖达也行上一礼,却被孔颖达拦住了:“暂且不必,暂且不必。”
苏昱百无聊赖的听着孔颖达和苏进说话,对他们所说的事其实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尽管生在苏家这个书香门第,读书认字是必须的,但不知为何,潜意识里苏昱一直在逃避这件事,“三年高考五年模拟”这八个莫名其妙的大字随着二人的谈话不停在脑子里闪过,更是让苏昱烦躁了许多。
可惜的事,作为一个三岁的孩子,在这件事上委实没有什么发言权,耳濡目染的教育告诉他很多他觉得对的事其实都是错的。就比如纸是用来习文写字的,而不是如厕后擦屁股的一样。
惨痛的教训让苏昱不得不用厕筹那种惨无人道的东西。
苏进此番可算是事与愿违,孔颖达到底是没有答应他的请求。这一点苏进虽说早有准备,却仍不免气馁。老爷子苏谪也算得上大儒,可和孔颖达这种鸿儒相比还是有差距的,这一点从二人的官职上就能看出来,而拜在海内鸿儒门下的好处又是显而易见的。只是,老爷子的面子也只能到这儿了,二人的交情还没好到那种程度。
孔颖达毕竟掌管国子学,当今世上也只有享受颜之推余荫的颜思鲁能与之一比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