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9.第909章 人口战略
时间渐渐到了十二月下旬,离新年已不到十天,而这十天将是政事堂最忙碌的日子,仅仅只相隔一天,从河西过来的近三十万匈奴妇孺和从并州过来的二十余万并州匈奴妇孺,先后进入了关中。
尽管官府早有准备,但五十余万匈奴人同时进入关中,还是给官府上下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几乎整个关中地区的官府都动员起来,平章台的五名尚书除一人留守外,其余四人都奔赴冯翊郡和扶风郡处理匈奴民的安置。
连汉军也随即出动两万余人,协助地方官府维持匈奴人秩序。
赵云率军从河西解来的近三十万匈奴人终于在漆县落脚,这里已进入关中,属于扶风县北部的一个县,这里地貌西南高东北低,泾水从西北向东南纵贯其境,将漆县分割成两塬夹一川的地貌格局。
匈奴人大营就安排在县城东北约数里外的三条巨大的山沟内,山沟内气候温和,地势平坦,三条小河穿流其中,非常适合扎营,所以这里三条山沟内也曾经有军营驻扎过的遗迹。
三十万匈奴人的到来使漆县变得格外热闹起来,三条大山沟内搭建起数万顶帐篷,大量物资通过泾水冰面送到了县城内,从关中各地调来的两百多名官员和千余名长安太学生也赶到了匈奴人驻地。
对匈奴人首要之事就是要将他们稳定下来,有过冬的粮食和被褥,还有可以喂养牲畜的干草,在稳定下来后,随后就要进行登记造册,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要确认匈奴战俘和他们妻儿,要将孤老和寡妇分出来。
好在匈奴人都是按部族聚居,这种确认相对比较容易,四天后,便有两万余户、十几万匈奴人被领走,送去长安匈奴战俘营和他们丈夫或者儿子团聚。
而剩下的二十万匈奴妇孺则大多是寡妇和孤儿了,悲伤的情绪开始在大营内蔓延,到处可见恸哭的妇女和孩子。
这天上午,刘璟也赶到了漆县,视察安置匈奴人的进展,主持漆县匈奴人安置的主官是尚书董和,听闻汉王殿下到来,他特地赶来迎接。
“离旦日还剩五天,安置进展如何?”刘璟笑问道。
“回禀殿下,登基造册已经快到尾声了,微臣准备登记造册结束后就暂停安置,待开春后便开始着手转移人口。”
刘璟默许了董和的计划,又问道:“现在主要有什么困难?”
“问题还是人口太多,完全安置需要时间,而且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被安置,微臣担心一些匈奴人将来会对地方形成威胁。”
“那先安置愿意依附的匈奴人。”
刘璟笑道:“至于那些死硬不肯被安置的匈奴人,就按草原的规矩,开春后派人去草原,暗示一下达曼,我们这里有很多精锐的匈奴战士,相信他会有意赎回,不过我们要会做生意,要让他来求我们,相信能卖个好价钱。”
“这不是纵敌吗?”董和不解道。
刘璟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匈奴以后的大敌是鲜卑人,不再是我们了,不用担心太多。”
董和点点头,“微臣明白了。”
这时大群已登记完毕的匈奴妇女被士兵带了出来,董和望着她们苦笑道:“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部分匈奴女人的情绪波动,匈奴人本来就是女多男少,很多匈奴男子往往占有几个妻子,贵族更是妻妾成群,加上他们与鲜卑以及我们的战争消耗,匈奴男人不多了,这次送来的三十万匈奴人,青壮男子不多,年轻的妇女倒有近二十万,其余都是老人和孩子,现在这些女人听说丈夫阵亡,而且只允许正妻和战俘团聚,整个大营内哭声震天,连哭了两天,今天才稍稍好一点。”
刘璟却毫不犹豫道:“现在他们已是大汉臣民,就需要按照我们的法度来办,我不管这些匈奴男人从前有多少妻妾,现在他们只是普通平民,那就只准娶一妻,匈奴贵族也不例外,多出来的匈奴妇女必须改嫁给汉民,尤其汉军士兵可以优先娶妻,刚开始她们或许会有点吵闹,等一两年后她们就会接受现实,平静下来,董尚书,你要记住一点,这是增加人口的国策,我们不能心软,必须要坚定执行下去。”
董和默默点头,这确实是平章台制订的战略国策,可以彻底扭转汉国民间男多女少的不利局面,对滋生人口有着重大的影响。
虽然听起来似乎有点不近人情,但要恢复汉朝人口和经济至少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而数十万匈奴妇女改嫁汉民,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这一进程所需时间,所以才被称为人口战略。
这也是汉军要千方百计获取这些匈奴妇孺的根本原因。
说话之时,他们便抵达了匈奴人宿营地,这是三座匈奴营中最大的一座,营中生活有近八万人,在山坳最外面有三座大帐,这是官员们进行人口登记的场所,三座大帐前都排了长长的队伍,正如董和所言,队伍中大部分都是妇女。
女人最是现实,虽然丈夫阵亡使她们悲痛万分,但生活还得继续下去,登记人口后她们就将获得汉民户籍,可以有机会得到土地和粮食,可以继续生存下去,这才是她们关心的第一要务,所以悲痛归悲痛,生活却依然要照旧。
在队伍两边,数十名士兵负责维持秩序,这时士兵们看见刘璟上来,纷纷单膝跪下,高声道:“参见汉王殿下!”
刘璟笑着摆摆手,“各位弟兄辛苦了。”
就在这时,近百名妇女忽然一阵风似的冲了上来,刘璟侍卫措不及防,被女人们冲破了防线,顿时冲到刘璟面前,女人们纷纷跪下,情绪激动地大喊大叫,令人惊讶的是,不少人都会说汉语,刘璟依稀听懂了她们的哭喊,似乎是要求去和丈夫团聚。
刘璟立刻明白了这些女人的身份,她们都是匈奴人所谓的妻妾,其实这些女人大部分都不是匈奴人,里面有为数不少的汉人,还有羌人、羯人、鲜卑人,大多是被匈奴人掳掠过去。
这时,侍卫们挥舞皮鞭,要将这些女人赶走,刘璟却摆摆手,制止住侍卫的驱赶,这些女人也渐渐安静下来。
刘璟这才缓缓道:“我们俘获了三万多匈奴战俘,或许他们是你们的丈夫、父兄,但他们现在都是战俘奴隶,他们要服苦役三年才能转为平民,这三年中,他们的口粮只够自己糊口,无法养活你们,三年后,他们也只能获得少量土地,最多只能养活一个妻子,你们和孩子都将坠入最贫困的境地,如果活不下去,他还会卖妻卖女,相信你们也不愿过这样的生活。”
刘璟的话很简单,但又很现实,士兵翻译过去,很多妇女都被触动,慢慢低下头,刘璟又接着道:“我们有很多年轻的男子,他们有土地,有房子,有粮食,生活富足,惟独就没有妻子,你们会重新生活,成为一家的主妇,生下自己的孩子,没有人会歧视你们,官府还会给你们土地和牛羊作为嫁妆,让你们风风光光再嫁,从此成为体面人,这样的生活,难道你们不想要吗?”
女人们都沉默了,看得出很多人都为之动心,在匈奴,她们都是男人的附庸,是男人的财产,没有尊严,没有体面,更没有属于自己的财产,刚开始时,她们害怕,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便大哭大闹,要和从前的男人在一起。
而现在,刘璟给她们指出了一条明路,让很多女人又看到了新生活的希望,这时,一名年轻的女人喊道:“可是我有孩子,我不想再嫁,又该怎么办?”
刘璟锐利的目光向那名女人望去,女人立刻心虚地低下头,刘璟心中冷笑一声,他明白这名女人的心思,又道:“如果实在是因为要抚养孩子而不愿再嫁,那官府也不会勉强你们,但汉国绝不鼓励年轻女人守寡,所以,守寡者将得不到土地和房舍,为了生存也只能卖身为官奴,生活贫困将不可避免,而且我还要说清楚,汉律不允许平民娶妾,若想利用这个漏洞,又跑去找从前的丈夫,那很抱歉,你会连累他,一家人都会被没为官奴。”
刘璟说完,又瞥了那名女人一眼,那女人脸色刷地变得惨白,不敢再吭声,这时刘璟又回头对董和道:“把我说的这些,都要一一告诉给所有人,官府鼓励改嫁,反对守寡,改嫁者将获得利益,生活富足,守寡者将生活贫苦,甚至沦为奴隶,让她们自己选择。”
事实上,这些道理女人们都懂,守寡必须要有娘家为后盾,如果没有娘家,根本就支持不下去,只能尽快改嫁。
刚开始,不少女人还心怀侥幸,但这番话从汉中口中说出,就断绝了不少女人的侥幸之心,她们只能认命,等待新的改嫁。
刘璟走进了大帐,帐内摆放着一排桌子,几十名士子坐在桌后,运笔如飞,给帐内的妇孺老人登记造册,这时,尚书参军费祎迎了上来,躬身施礼道:“微臣参见殿下!”
“登记要到几时才能结束?”刘璟问道。
“回禀殿下,现在已到尾声,最快明天就能结束。”
刘璟点点头,又对费祎和董和道:“登记结束后,大家可以放假回家,不过我觉得明年开春再接着安置人口,似乎有点晚了,最好初五朝假结束后,就开始着手安置这些匈奴妇孺,你们觉得如何?”
董和和费祎对望一眼,他们明白刘璟要尽快结束匈奴人的安置,便于集中精力准备合肥战役,两人当即应允了,“谨遵汉王之意。”
刘璟笑了笑又道:“主要是军队方面已经开始登记了,听说士兵们非常踊跃,很多人都愿意娶这些匈奴女人,才三天时间,仅骑兵营那边就有超过五千人登记,更不用说还有别的军营,我估计光军队将士就至少可以安置三成,弟兄们都很急,你们这边也要抓紧。”
“我们会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安置。”
解决了妇女之事,刘璟又指着几名老人道:“还有就是关于匈奴孤老的安置,平章台也要拿出方案来,尽量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我觉得蒋尚书提出的方案很好,给他们官田,然后以田租养老,去世后,官府收回土地,这里面的细节平章台可以再斟酌一下。”
董和与费祎连忙点头答应,就在这时,赵云匆匆走进大帐,他一眼看见了刘璟,老远便笑道:“听说殿下来了,我到处找,果然在这里。”
赵云上前,躬身施一礼,“卑职参见殿下!”
“子龙这次出征居延海辛苦了。”
“感谢殿下关心,不过这次确实谈不上出征,都是些妇孺老人,士兵也基本上没有损失。”
说到这,赵云又靠近刘璟小声道:“殿下能否借一步,卑职有一件重要之事要禀报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