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变形机体
一秒记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我回来了。”
李维如同回家一样走进司令室,大刺刺的坐在了沙发上,统合部里敢这么做的也就李维这个奇葩了。
“上尉,此行辛苦了。和那位大小姐有没有发生点什么呢?这可是英雄救美啊。”司令的话语满是调侃。
“算了吧,那位大小姐对我可是反感得很啊。而且,我要是真的碰那位大小姐一根手指头,老莫顿会找我拼命的。”李维对于那位女儿控的大名可是早有耳闻。
“我还真是劳累命啊,一回来就碰到这种事。感觉整个地区都炸开了锅,到处都是敌人。”李维灌了一口可乐,将空罐捏成一团。他看着司令,这个野心勃勃的老人,明明都已经半截入土了,权力欲那么重。
“上尉,战斗部队又要增加新成员了。有人愿意支援我们空中战力了。”司令说道。
李维有些奇怪。“这种事情用不着知会我吧,你才是司令啊。”
“你可是统合部的绝对王牌,有些事还是需要考虑你的想法的。”司令笑道。
新成员?空中力量?自己不过离开一天的时间,空中力量的问题就解决了?
“司令,我问一下。是哪一个国家愿意支援我们,都是些什么机种。”李维有些好奇,飞行器可不是陆战载具,一台三代战机的价钱就能买上好几台强袭机兵了,而像四代机和五代机是拿钱都买不到。新锐型四代机和五代机可以说是国家战略力量的一环,没有哪一个国家愿意把这些杀器外售。估计是一些比较畅销的老机型吧。枭龙?歼10猴版?米格25外销版?
“双子座重工新出产的可变式强袭机兵,都是试验机。协议该机型独家供应统合部。能得到这些还是靠的莫顿先生的帮助。”司令说道:“这次的新机型双子座重工没有正式的对外宣布发售,而是直接内部销售给统合部,不过单价有些贵就是了。”
双子座重工?!李维有些惊奇,这不是诸葛云旗下的产业吗。可变式强袭机兵,看来叶夜的脑洞已经实现了啊。
“现在船上有样机吗?”李维问道。
“上尉你感兴趣?忘了上尉你也是搞技术的了。二层机库B区,权限对你是开放的。”
李维和司令道了个别后就往机库方向走去。←百度搜索→可变式机体李维也研究过,但是成本和作战效费比的问题不好解决,无奈之下只能搁置可变机体的量产计划,没想到叶夜也开发出了这种机体。自己有些小瞧了这个女人了。
B区的角落停机坪上,原本的魔改雌鹿不知道被移到哪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台造型科幻到了极点的银色战机。
“魔方,能扫描它的结构吗?”李维在战机的机身上看到了一些细小的缝隙,那应该就是变形组件的接口了。
“扫描结束,结果反馈到视网膜上了。这台战机很有趣。”魔方的语气带着调侃。
李维通过扫描的结果查看着战机的结构。
“瓦尔基里战机?MA?这结构设计有点意思。”李维被其中的技术所吸引。
空战机体自己也有,菲尼克斯的量产型和蝮蛇大气层内泛用型都是优秀的空战机体。但是这样剑走偏锋的变形设计,李维只做出过三台台试验机,而且因为成本过高停止了量产计划。
“魔方,反向模拟变形模式。”
通过魔方的逆向破解,李维发现这台机体还有着不足,和自己的准完美变形机体比起来还差了一些。
自己的试验变形机可是能够正面吊打五代机的存在,而叶夜的这台变形机体,按照战斗机的标准来算的话顶死就是个三代半或者说是伪四代,最多算是皮糙肉厚特别扛打而已。
机体采用了双动力模式。叶夜没有自己直接将核能源转化为燃料的技术,所以机体采用了电力和燃料的双驱动体系,强袭机兵模式下采用电能驱动,辅助喷口使用燃料作为动力。战机模式下则使用燃料作为主动力。两种模式的续航能力都赶不上专业的强袭机兵和战斗机,但作为跨界混合机型,还算是合格。
“勉强跟得上时代的产物而已,一对一不是菲尼克斯量产型的对手。”魔方吐槽着叶夜的变形战机。时髦值倒是一等一,但是和己方的机体打起来就是一块会动的肉而已。
“也不能这么说,这台战机也是有着自己的优点的。至少在现在的战场上能有一席之地。它的防御足够硬,机载对空导弹无法破开它的防御,陆基防空导弹又跟不上它的小范围机动,就是粒子束防空系统也无法打破这种防御。虽然速度追不上最先进的五代机,但拦截对面的预警机,加油机以及对地攻击机是绰绰有余的。靠着空中无敌的防御力硬突破对面的防线,击杀掉对面的特种机后大摇大摆的离开,想想就可怕。”
这台机体本质上其实是会飞的强袭机兵,其防御力根本不是对空武器能破防的,一般的战斗机空重也就二十几吨,但这台战机的重量达到了惊人的50余吨,而且它的体型也就比F22大一点而已。
不过论技术还是李维占据着绝对优势,GN粒子和太阳炉的进度虽然依旧为零,黑洞捕捉技术对现在的他来说就是天方夜谭。但米诺夫斯基粒子(MinovskyParticle)的反向破译工作进度还算勉勉强强,真的要是把这玩意儿弄出来了,那么会彻底的颠覆人类现有的战争科技体系。
李维不知道是自己研究的路子出了差错还是怎么的,米诺夫斯基粒子和自己预想中有些不同。现在的这种粒子比李维预想中还要强大得多,只要这种粒子研发完成,别说是机动战士,就是超时空要塞和帝国泰坦李维熬一熬也能造出来。
“米诺夫斯基粒子的进度太慢了啊,就是星空之路工程完工都还看不到完成版粒子。真期待着进入机动战士时代的那一天啊。”而且,有了这种粒子,人类在遭遇地外文明的时候才不会束手无策。
李维手下的科研团队已经是全部都动起来了,70%的科研力量都投入到了米诺夫斯基粒子的破译工作上,只有30%的科研力量还在进行着新机体的开发。
这也是李维在强袭机兵刚诞生时,新机型像下饺子一样不断的外放,小半年的时间就面世了近二十余款不同类型的强袭机兵,而现在新机型却时不时就跳票的原因。
不过可惜的是,高达尼姆合金这一大类的幻想完美材料,李维暂时还做不出来,所以机动战士时代的机体没办法名正言顺的冠以“高达”(GUNDAM)这个称号。
李维尝试过在实验室无重力和高重力极端环境下的制作合金,但都达不到高达尼姆合金的预设性能,现在的材料,勉强能把扎古和大魔做出来就是极限了。机动战士材料技术还需要时间的积淀,现在还是强袭机兵的兴起时刻,李维也知道自己有些操之过急了。
推荐下朋友的《科技营销》,和我这个逗逼不同,他是真正的技术流,喜欢的朋友可以看一下,感觉比我强多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