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韩玄之死
第六百三十八章 韩玄之死
韩玄注定要失望,荆州已经没有大将,若是他听蔡瑁的话,或许蔡瑁还会派人来救他。可惜,就韩玄的暴躁脾气,谁都不见待他!魏延兵临城下,韩玄就向他身边的人询问谁敢出战,可是谁有黄忠那种胆量?要知道,荆襄四郡刘备最后一个才攻打长沙,前面投降的人,都得以保全,反抗的全都玩完了!韩玄心中十分矛盾,他决定先看看魏延是不是真的名副其实,这一选择,他就选择了一条死路!
韩玄手下没有猛将,送死的事,谁愿意去做?韩玄也知道自己没本事,这时候他手下的一个主簿笑道:“太守何必忧虑?那魏延只带了五百校刀手,我长沙少说也有近万的人马,您何须怕他?实在没有大将可以挡住魏延,咱们就挥军而上,我就不信,魏延只靠五百人能打的过我们上万人!”韩玄一听大喜,自己为什么一定要和魏延斗将呢?扬长避短才是斗争的要诀嘛!可是开心过,韩玄又郁闷上了,就算要带兵打仗,也要有将领愿意去,他麾下那些残废,一个个推三阻四,要那些人去抵抗魏延,还不如杀了他们来的快!看着惆怅的韩玄,那个主簿又笑道:“主公莫不是为无人带兵而烦恼?其实主公也不必忧愁,带兵这种事,主公自己也行,我就不信,魏延真的勇猛到能在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主公只叫士兵前进,自己站在后面看着,若是情况不对,您就回城,怎么也不过损失点人马罢了!”韩玄的主簿还真牛,他这个主意简直就是把韩玄往死路上推!且不说长沙的人马战斗力低的可怜,就说魏延的本事,他想从韩玄手下那群未经训练的杂兵中冲过简直轻而易举,韩玄总不能把上万部队都带在身边吧!可怜的韩玄还真听了主簿的话,带兵迎战魏延!不过,他挺聪明,整整带了八千部队。韩玄看着只有五百人的魏延,突然觉得有些胜之不武!
魏延用刀指着韩玄沉声道:“大汉刘皇叔帐下大将魏延特来收降长沙,让韩玄速速出来归降,不然我定取他首级!”
“魏延!你有眼不识泰山,本太守不就在你面前么?”韩玄大笑道:“凭你这区区五百人,就想让我投降?大言不惭!今天就让我韩玄来教训教训你,别整天自称皇叔麾下,你们不过是织席贩履之徒手下的一帮贼囚罢了!腰里挂只死耗子,你冒充什么打猎的?”
韩玄的张狂让魏延大怒,魏延长刀一指,一身杀气罩向韩玄。韩玄平日里虽然张狂、暴躁,可是他毕竟是书生,就算杀人也有手下人动手,他什么时候经受过如此凛冽的杀气?韩玄顿时打了一个寒颤,惊慌的他,连忙指挥着部队往前冲!将乃兵之胆,韩玄如此窝囊,他麾下的兵早就没士气了!魏延爆喝一声:“杀!”带着五百人就杀向韩玄的部队,韩玄赶紧回头往城里跑,韩玄这么一跑,他的部队可就兵败如山倒了!韩玄的马不错,可惜他的骑术太差,没跑几步就被魏延追上了!魏延只一刀,就把他斩于马下!历史上的韩玄就是死于魏延之手,如今世事轮回,他还是没逃脱死在魏延手上的命运!
魏延斩杀了韩玄,抬头看向城上,血淋淋的大刀猛然一指喝道:“还有谁!”那凛然的杀气,让长沙城似乎都打了一个哆嗦!长沙守将赶紧开城投降,而捧上长沙太守印信和民籍、图册的,正是给韩玄出主意的那个主簿!魏延对那个主簿很满意,便带他去见刘备,可是诸葛亮看见那个主簿就要杀他!魏延和刘备都十分不解,诸葛亮说:“食其禄而弑其主,是为不忠,这种不忠之人留他何用?”
诸葛亮此话一出,魏延和刘备更不解了!魏延甚至以为诸葛亮是针对自己,便怒道:“军师好没道理,别人开城投降便收得,我打的城池就必须强攻?若非主簿深明大义,我们要多少人马才能打下长沙城?那巩志亲手射杀金旋就用得,我这里开城投降都不行?”
诸葛亮笑道:“二将军有所不知,巩志虽然射杀金旋,但是他先劝说过金旋,金旋不听,巩志无奈之下才射杀了金旋!可韩玄出战,就是此人劝说的!本来韩玄已经犹豫不决,他不趁势劝说韩玄投降,却让韩玄出来送死,自己好取韩玄而代之,此等不忠不义的奸猾之徒,要来何为?”刘备最注重忠义,他听诸葛亮这么一说,立刻让人把这个主簿给剁了,反正又不是什么才智之士,刘备也没必要为他惹诸葛亮不开心!魏延虽然有些不悦,但是他也不喜欢这种人,可诸葛亮就这样杀了主簿,岂不是落了他魏延的面子,所以本就对诸葛亮不服的魏延,更加不喜欢他!刘备得了荆襄四郡简直是志得意满,若不是他还有些自知之明,诸葛亮也从旁建议,他都能再次带兵来打我!不过,刘备虽然没有来打我,但是他已经让麾下的人商量着对付蔡瑁了!
孙策知道刘备得了荆襄四郡恨的牙根痒痒,他常常算计着进犯江夏。可是他知道自己鲁莽,并非诸葛亮的对手,便想找周瑜帮忙。可是周瑜怎么会看不出当前形式,于是周瑜和孙权一起劝孙策,孙策才打消了收拾江夏的念头,不过,他还是对刘备侵占荆襄四郡的事耿耿于怀!可惜,他再生气也没用,荆州根本不可能属于他!
曹x知道刘备终于有了基业顿时大惊,他明白天下又要多一个可以和他平起平坐的诸侯了!本来曹x还认为,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不过是妄语,我得了凤雏也没怎么样。可卧龙一出,一条真龙就飞上了天际,这让曹x又惊又怕,一个我已经够他受的,现在又多了一个刘备,曹x不禁感叹道:“天下英雄何其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