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兄弟情
四爷看着一封封帖子,看到最后,他也懒得再一一去打开了。基本上,来贴之人都是欠了朝廷银子的官员,他们此刻来拜会四爷,无非都只有一个目地,自然是求四爷高抬贵手,放他们这一次。
哼,真是放肆,这些人终日食朝廷给的俸禄,另外还伸手问朝廷借银,不但不思君恩,反而将国库当作任何刮油的摇钱树,所借的银两可真是一笔比一笔触目。
而这些人当中,不乏正二品,乃至正一品的朝廷大员。四爷实在没有想到就连张廷玉都借过银子,还有李光地,这些朝廷忠臣,且都非常忠于皇上的臣子,也曾经问国库借过银两。
四爷闭目靠在太师椅背上,沉沉思考着要怎样才能将这些银子要回来,想要做成此事,必须来一个杀一儆百。
出去追查太子私产的人已经派出去了,等他们有了眉目,到时候逼迫太子还银子,应该把握就会大一些。一旦太子都开始归还国库银两,那么那些处于观望状态中的人才会立刻站队,他们现在都不肯爽快地还银子,并非全部是没有银子,而是都在观望。
四爷叹了一口气,突然外面响起了苏培盛的声音,“主子爷,十三爷来了!”
四爷想都没想,对外面候着的人说道:“快让他过来,以后十三阿哥来了,不要事先通报,直接让他进来!”
不消片刻,十三阿哥胤祥推开虚掩着的木扇门,见四爷仰躺在太师椅上,唤了一句“四哥!”
“来了,十三,你看看,我刚发出催款公函,他们一个个便想来走后门了,真是不知所谓,这些人只知道借,都不晓得借的总有一天要还的么!”四爷从在在十三爷面前毫无顾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四哥,我这不是来还银子了么!”十三爷笑道。
听到这句话,四爷猛地一个鲤鱼打挺,站了起来,望着胤祥,摆手道:“十三,我刚刚不是在说你,你别往心里去。你欠的那点银子,数目也不很大,慢慢还上就是了。”
胤祥一笑,从袖子里摸出一张纸,类似于银票之类的东西,递给四爷到:“诺,别要怪我不支持四哥哈,这张银票就是我还给从朝廷这几年所借的银两。”
四爷实在没有想到十三过来是为了这件事,如果知道,自己刚才就不会说那番话了,此刻见胤祥递了银票过来,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十三弟,你收回去吧,你那些银子我替你补上就算了。”四爷知道十三阿哥一直就没有得到过康熙的什么正经差事,故此他的月俸仍旧是作为皇子十三阿哥的月俸,再加上又没有得康熙什么赏赐,类似于四爷田庄一类的都没有,这一年到头,就靠月俸过日子,再加上十二公主和十三公主的事情,胤祥也不能少了她们的,自然也要为两个妹妹以后的嫁妆做些准备的。
“那怎么行,银子是我借的,岂有让四哥还的道理。”十三爷虽然穷了点,但是他的自尊心也是有的,虽然四爷一向对他很好,但是这种事还是不能让四爷承担下来。
“你没有田庄,全靠月俸来维系全府的开销,肯定是比较紧张的。偶尔向朝廷借点银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再说了,你就当我为十二和十三所做的一点哥哥的情义吧,要知道她们俩也是我的妹妹。”四爷知道十三爷府阖府上下都是靠着十三爷那点月俸过日子的。
十三阿哥顿时眼里隐隐有泪光,所谓一分钱急死英雄汉。最开始得知四爷要开始替康熙追讨这些年来各位所欠了银两时,他就有点懵了。
可是十三爷知道四爷说不定根本不会去问他讨,或许就是自己先颠覆着。虽说四爷有差事,也有田庄,有时候也会出行手头紧张,出不覆出的时候,何况十三呢!
十三爷抬手朝着四爷拱了拱礼,然后地四爷说道:“多谢四哥的及时雨。但是为弟还有一事相求,请四哥务必答应。”
四爷一向很喜欢十三爷,他也知道她不会提什么超过自己承受范围的条件,于是勾唇笑道:“说吧,到底所为何事?”
十三爷正色道:“皇阿玛这次派遣四哥去各地追回欠银,弟弟实在不放心,想要跟着一起去。”
四爷从书桌里走了出来,走到十三爷的身侧,急忙道:“胤祥,你可考虑清楚了。这次为兄是要去得罪人的,说不定还会遇上危险,而且是个吃苦不讨好的事情,你可真愿意与我一起去办这趟差事?”
十三爷道:“四哥,你忘记以前胤祥曾经与四哥所起的誓言么,无论四哥做什么,胤祥都一定会支持!”
四爷看着十三阿哥,想起以前他们共同在永和宫的情境,当时他自己也才十一二岁,十三阿哥被送过来的时候才七八岁,骤然间失去了额娘,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当时德妃正诞下十四阿哥,根本么有多少时间来管四爷是十三阿哥,所以十三阿哥基本上是四爷带大的。
记得有一次,伺候胤祥的嬷嬷私自克扣了胤祥的分例,因为看他是寄人篱下,且没有额娘的阿哥,于是有些个跟红踩白的奴才就胆大包天,想着法子从这些龙子鳯孙身上克卡油水。十三阿哥当时就是经常被德妃指派过来的嬷嬷和太监克扣,他人小,虽然知道,但又怕说不清,给德妃惹来麻烦,只好自己隐忍了下来。这件事后来不知道怎么地,被四爷知道了,他叫来克扣十三阿哥分例的那个嬷嬷,亲口问道有没有这样的事情。嬷嬷抵死不承认,但是面对当时的四阿哥言之灼灼的逼问下,终于还是承认了。四爷当时立刻找来负责永和宫执法的太监,让他们立刻将那名嬷嬷责打三十板才罢休。从这件事后,伺候十三阿哥的奴才们再一不敢不尽心了。
从此以后,没有人再敢随意克扣胤祥的东西,他在永和宫的日子也渐渐有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