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借钱还钱(三更)
一秒记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第一个电话是打给赵昀的,他在生意场上人面广,消息灵通,请他帮忙摸摸洪总的底。
现在所谓的老板实在太多的,有的人表面看起来光鲜,可外人肯本不知道背地里的真实情况,开着几百万的豪车,欠一屁股债的大有人在;
赵昀倒是听说过这个洪总。
洪家在省里餐营业都有些名气,这倒不是因为他家生意做的大,仅仅两间小型酒楼而已,对于普通人来说算是富豪,可如果放在全省餐营业里,洪家的产业还真排不上号,最多就是中游。
不过,洪家世代都是有名的大厨,祖上据说是在皇宫里当御厨的,还参加过乾隆皇帝的千叟宴,到了洪总父亲这一代开始经商,从一个路边小店做起,在洪总手里发扬光大。
根据赵昀听到的一些风评,这个洪总为人还算是仗义,生意场上也吃得开。不过这几年生意不好做,据说洪家的酒楼进项也大不如前。
其实这是个大环境导致的,随着网络技术兴起,消费习惯渐渐改变,各类实体店的生存压力都越来越大,不光是洪总一家,各行各业的压力都很大,餐营业还算是好的。
从赵昀那里得到的信息,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于是苏铭又给张律师打了一个电话,询问公证抵押拍卖的法律问题。
张律师好像正在和客户吃饭,接到苏铭的电话之后,冲着边上说了句“抱歉我失陪一会”,然后离开了包厢,找了个安静的地方。
“苏总,你说的这个抵押,是去法院办冻结抵押,去银行办理,还是去公证处抵押公证?”张律师听完之后立刻问。
“是去公证处办理抵押公证。有什么区别吗?”苏铭问。
张律师说:“有区别。公证处是服务单位,没有执法权审判权等等各种权利,仅仅是在法律允许。和双方当事人都同意的情况下,为双方做一个公证。换句话说,公证处即没有权力,也不会主动去查抵押标的的目前真实状况。而法院不同,理论上,去法院办理抵押,法院有权力调查抵押标的当前状态。银行可以查询是否在本行办理过抵押。”
苏铭被张律师一番专业言辞说的有点头晕,直接问:“你就说。有什么风险吧?”
“如果抵押物,已经被抵押出去了,公证处是不可能知道的。换句话讲,他可以先后把酒店抵押给好几方,类似于买房子遇到黑中介,一房多卖;如果出了事,酒店卖了之后,还款顺序会按照第一债权人、第二债权人,一直顺排下去;
恩,还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这件酒店已经被其他法院冻结了,法律上是不允许抵押的。不过由于我们国家各地法院之间,信息交流不顺畅,加上个别工作人员不负责任,抵押也能办理下来,但这是无效的。”
张律师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如果酒店已经被冻结,或者之前就抵押给另一方,那就算最后拍卖,笋镇也未必能拿到钱!
“张律师。你能不能查到这家酒店的目前状况?”苏铭问。
“有点困难,我没有能力去全国一家家法院挨个查,不过,如果仅仅查在省会和阳川市有没有办理抵押或者冻结。应该问题不大。”张律师说。
“那就查这两处,尽快给我消息。”
挂了电话,把打听到的情况和吴镇长一说,老吴的脸色刷得一下就白了。
“这可怎么好!”老吴豁然站起来,急的在房间里直转圈,唉声叹气的。
苏铭在一边劝。说:“镇长你也别太急了,我这不是在打听嘛。刚才律师说的,只是最坏的可能性而已,洪总这个洪总口碑还不错,家里也是有名声和传承的,并不一定就真是骗子。”
“话是不假,可我这心哪能放得下来啊,我干脆就在你这等着吧。你忙你的去,有结果了告诉我一声。”吴镇长说。
苏铭这时候哪里好意思离开,干脆就陪着吴镇长一起等电话,顺便说几句宽心的话,免得老吴太急了。
张律师办事效率很高,也就两三个小时之后就有了回音。
怕什么来什么!
洪总餐饮公司名下的两间酒楼,分别在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前后抵押给了华夏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
根据张律师打听到的消息,洪总很有可能是用第二间酒楼的抵押款,去还第一间酒楼的钱!
这么一来,情况就非常明显了,这个洪总和很多商人一样,陷入了经济危机,只能不停的用抵押去还款。就像是一个人办理了多张信用卡,刷后面的卡,还前面的卡的欠费。
这其实也是比较常见的商业手段,一连串的抵押,借鸡下蛋,其中任何一环活了,全局皆活。通过这种方式,只要花少量的钱,就能在最短时间内,像滚雪球一样做大产业;
现在国内很多所谓的大老板,大集团,都是这样在短时间内崛起的。
可风险同样巨大,任何一环出现问题,会导致全局奔溃。到时候老板跑路的跑路,跳楼的跳楼,给银行留下一大堆坏账,让政府背负沉重的财政负担。
如果没猜错,这个所谓的‘养猪养殖场’,真正的目的,就是为了贷款,来还前面抵押的钱。
“镇长,你千万别急啊。”苏铭给吴镇长倒了一杯水,分析完整件事之后,老吴的血压都明显上来了,脸色红一阵白一阵的,大冬天的,额头上都见了汗。
吴镇长端起水杯下意识就喝,给滚烫的水狠狠的烫了一下,苏铭赶紧递了张餐巾纸过去,说:“镇长,你想开点,大不了就不要和这个洪总合作就是了。”
“也幸亏有你在,不然这次笋镇要栽一个大跟头,苏铭啊,我要代表全镇的人感谢你。”说是感谢,可老吴的心情沉重急了,脸上也没有半点笑容。
“镇长,我也是笋镇的人,都是份内的事。”苏铭尽量劝道:“好在咱们及时发现,笋镇一分钱也没亏。”
吴镇长擦了擦嘴,长叹一声:“话是这么说,我就是觉得心里堵得慌,咱们笋镇穷成这个样子,好不容易看到了点致富的机会,却没想到是这个结果。哎,难道乡亲们就注定要受一辈子穷了?我这个当镇长的,心里不安,死了都闭不上眼啊!”
“镇长,我正有件事要跟你商量呢,正好,洪总这个养野猪的想法,又给了我点启发。两件事并成一件事,咱们商量商量,要是办好了,应该能让乡亲们过的好一点。”(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