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疫病初现
周洪权在清河县也住了不少日子了,平时不是上山猎点野味就是帮着周惜喃整理家务,后来又好像不耐寂寞连杨弘芝家中几近荒废的田地上也清理了干净,浇上粪水养肥以便来春耕种,由此县里头的人也全知道了杨大夫家中来了老丈人了。杨弘芝惊讶于这个其貌不扬的小老头子的心思细腻,也对这个自己丈人凡事必管的性格感到无奈。
杨弘芝将周洪权安置在了先父住过的房间,周洪权也知趣,没有胡闹。不过杨弘芝和周惜喃也在这两天中分床睡了,一是周惜喃怕羞,二是家中有这么一个人盯着心中杨弘芝也不好意思。
不过说来也怪,自从周洪权来了之后,来医馆的病人也多了起来,不过那些个病人得的症状与先前来过的两个病人的情况如出一辙,皆是头痛疲乏,十分畏寒。杨弘芝虽然觉得蹊跷,但也没有多想,皆是开了风寒药后就让他们回去了。
医馆中抓药取药的工作一般皆是给周惜喃做的,病人少的时候还好,病人一多那可就忙死她了。杨弘芝一边心疼,也想找一个助手帮衬着,但清河县中以及周围的几个临县里也找不到几个合适的人选,杨弘芝就把这茬放在了心里。
这日清晨李大牛急匆匆前来找杨弘芝说是义庄运来新尸体要他前去主持事宜,杨弘芝不疑有他便急忙赶了过去,到义庄时冯靖言早已等候在那里,可是脸上的神情却是十分的凝重,他看到杨弘芝那便立即上前说道“杨大夫来的正好,这回似乎有些麻烦了?”
杨弘芝知晓冯靖言素来稳健,看他这般凝重的神情知道遇见的麻烦事不会小,于是便问道“冯师爷业究竟发生了何事?”
“你看看便知道了。”冯靖言领着杨弘芝走到了摆放运来的尸体空地中,意想不到的是本以为只是一具尸体的杨弘芝看到那空地中整整齐齐摆满了近六具尸首,尸体皆由白布盖着。
“这?”杨弘芝惊异问道。
“不错,这几具尸首皆是清河县境内的居民,他们都是老人,或鳏居,或独生,死的时候没人知晓,还是过路的行人发现了才报官的。”冯靖言道。
“怎会如此?一时间死去六人,未免也太巧了?”杨弘芝疑惑道。
冯靖言似乎看出了杨弘芝的疑惑解释道“杨大夫多虑了,这几人并非被人所杀,而是死于疫病,不过靖言不通医理,所以请杨大夫前来帮个忙。”
杨弘芝心放下了一半说道“分内之事而已。”杨弘芝笑道便走到了那些尸体边上查看,由于杨弘芝前世只是一名外科医生,但上学期间对内科也有一定了解,加之穿越到大宋后自己苦读现世的医书古籍,看完相得益彰,自己的大部分疑惑都得到了解释,由是一般的病痛他都不放在了眼中。
可当杨弘芝掀开那些白布后他心头却还是被惊了一下,死去的老人面相憔悴,显是生前苦受了病痛折磨。
“杨大夫,怎么样了?”冯靖言在一旁问道。
“初步一看,的确是死于疾病,但是究竟是什么病,在下还要详细看上一番。不过清河县境发生这么大的事,刘大人为何不在?”杨弘芝疑惑问道。
“刘大人一向不理公事,这些皆是由我一人处理的。”冯靖言道。
这刘铭朔未免也太不负责任了吧,杨弘芝暗自腹诽,却也不敢乱说,道“那就请冯师爷稍等一会。”杨弘芝弯下身去,仔细检查起尸体来。
老人体弱容易生病,但同时死去六人,那就太过蹊跷了,可这这六具尸体单从表象上杨弘芝并未看出什么异常,只有通过解剖,但在这个保守的世界中做出这样的做法实在骇人听闻,想着也只能在晚上才能来做了,于是说道“冯师爷,现在匆忙,在下不好看出死者生的是什么病,不如你先回去,等我检查出病症再行通知你?”
县衙中有事,冯靖言本来也等的匆忙于是道“那麻烦杨大夫了。”说完就出了义庄走了。
人少好办事,杨弘芝让李大牛在义庄门口守着,任谁也不能进屋,接着仔细检查其尸体来,由于身上没带刀具,杨弘芝便拿来义庄剪尸体衣服用的剪子划开了尸体皮肤,其实检查尸体病状无需开膛破肚,只要知道其血液状况即可了。
杨弘芝一般只会外科,理应不知道验血的方法,但他在这古籍中发现了一种有效的验血方法可以知道患者有无病理,再根据其病状判断出患者得了什么病。
虽然这种方法是用于活着的病人身上,但对由于未死去太久的人也同样适用。
杨弘芝先前就感到了蹊跷,因为这几人死的突然,若非有人有意为之,那就是的了传染病了。验血的结果也如杨弘芝所想,这几具尸体皆死于热性传染病。不过究竟是什么病杨弘芝却是看不出来了。
这清河县好上好水的怎么会出现传染病呢?杨弘芝知道大宋朝建国以来发生了数不清的瘟疫,同时,这些瘟疫也带走了不知多少人的生命。现如今这事发生在自己面前,虽然现在影响还不算大,但也足以让他提起心来,于是叫道“大牛。”
李大牛闻言立即赶了过来听候吩咐。
“你去与冯师爷说一声今晚到我家中一叙,我有要事与他详谈。”杨弘芝道。
李大牛接了命令径直去了。杨弘芝却是在仔细考虑着传染病引发的缘由。这六个老人皆是生活在清河县境内,但要说是清河县又太过勉强,因为这几人与清河县百姓的聚居处又相聚过远,倒是和临县怀原县相近。杨弘芝想不清楚也不头痛,就收拾了东西先回了医馆中。
回到医馆正是将近午时,周惜喃似心有灵犀一般早已做好午饭等着他了,倒是这周洪权全然不懂道理在一旁自己先吃了起来。杨弘芝无奈笑了笑与周惜喃一起上了餐桌。
午后医馆冷清了不少,几个时辰中只来了几个病人,得的皆是风寒、精神不振的小病,杨弘芝在医治他们的过程中也在希望当时在医馆中的猜测是错误的。
到了夜里,冯靖言如约前来,来的还有楚照和李大牛,冯靖言说是如果有事,他们也可应急。杨弘芝于是便把在义庄中检测的结果告诉了冯靖言,并把自己的猜测也说了一遍。
果然冯靖言听完眉头一皱思索了起来。
杨弘芝道“我以为应该先派人将清河县附近的孤寡老人全部接来县里,查看他们是否有异样,再做打算。”
冯靖言道“这倒是好办,但若真如你所想,有疫病蔓延,这可如何是好啊?”
“这就得在我看过那些病人之后再做打算了,若是他们并非如我所想,那就好,但若真的有病,就必须尽早做出预防。”杨弘芝答道。
“那也只能如此了。”冯靖言叹道,杨弘芝说今晚有要事,他便匆匆赶来了,可没想过会是这样的事。说起疫病,前几年清河县便发生过瘴疠,但范围小,上头派下住泊医官治病送药便大致救了过去,其中也并未死过多少人。上回瘴疠虽小,但自己也吃过一亏,由是记得十分清楚。
杨弘芝看出冯靖言心事便问道“冯师爷在想些什么,不放说给在下听听?”
冯靖言闻言便将那次瘟疫的事说了一遍。杨弘芝听完眼睛一脸即刻道“冯师爷那次瘟疫发生后记录的卷宗可还在啊,可否借我一看啊。”
“可以。”冯靖言说道“今日天色已晚了,明日我早晨我再带给杨大夫。”
“嗯。”杨弘芝笑着应了一声。一般瘟疫并行的源头不是鼠虫作祟就是饮用水源除了问题,现在既然有了上次病发的经历,那么这次的预防想来也应该容易预防的多了。现在宋朝的医疗水平不比未来,只要生了瘟疫那可比战争更加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既然定下了谋划策略,冯靖言也放下了心来便告辞与李大牛和楚照一块走了。杨弘芝送几人出门后便径直去了书房,今日在义庄没看出那些死者的病状就说明自己火候未到,还需要再行磨炼,想着就进了书房看起医书来。
另一边周惜喃见杨弘芝讲完公事,送冯靖言等人出门却还没回来,还道是他们又在外头说上话了,怕杨弘芝冻着便拿起棉袍走出了屋子,谁知门外无人,她转头看见书房亮着灯,就知道杨弘芝在用功看书,心下不愿打扰,便将这棉袍挂在了门外,扣响门板就回了里屋。
杨弘芝听见门外有声响,打开门看见了棉袍,就知道是周惜喃放的,心中一暖,披上了棉袍笑笑就又回了书桌继续看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