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图穷
“这……”
事到临头,徐良人反而犹豫了。她摇了摇头,“臣妾也……不好说。”
郦书雁似笑非笑地看了徐良人一眼。这种说辞,她见得不少,也大致能明白徐良人在欲言又止什么。她这么说,反而能高高吊起听众的胃口。看来,这位徐良人也是深得个中三味。
——只可惜,在她的印象里,太后是不吃这套的。徐良人的功夫还是不够深。
果然,太后漆黑的眉毛微微拧起,厉声道:“什么是不好说?既然不好说,那就别说了!”转头对孟女官道,“阿惠,冲撞了高位嫔妃,那是什么罪名?你给徐氏讲讲!”
“是。”孟女官一福身,对徐良人朗声道,“冲撞高位,是为不敬。按旧例,应杖责二十。”
二十杖,和要了她的命根本没什么分别。徐良人一向娇生惯养,哪儿经得起这种苦。
徐良人一哆嗦,眼里有某种光芒渐渐凝聚。她磕了一个头,颤声说道:“是。……因为,”她壮着胆子,看了面无表情的长孙贵妃一眼,“臣妾依稀看见,贵妃娘娘的裙角……绣的是……绣的是……”
她的声音又微弱了下去,显然是不敢把实话说出口。
郦书雁冷冷地看着徐良人抖得如秋风里的落叶一般的身影。徐良人若不是真的这么胆小如鼠,那就是好计算了。
她存心让每个人都把眼光聚集在她身上,在众目睽睽之下,才揭穿早已准备好的阴谋,陷害长孙氏。郦书雁倒是能轻松地想通这一点,可她还有另一件事想不明白。
——谁才是徐良人的主使者?
贵妃几乎是独占了皇帝的恩宠,在后宫里树敌颇多。闹出这种事,郦书雁一点也不奇怪。相反,她还觉得,徐良人这种事应该更早爆发才对。
长孙贵妃面色冷如冰霜,动也不动地看着徐良人,就像是在看她做什么无趣的表演。也许是贵妃的性情一向孤高冷漠,众人看在眼里,竟然也没说什么。
“——是凤凰。”
徐良人哆嗦了很久,久得许多人几乎都失去了耐心,她才呼出了一口气,战战兢兢地说道。
——哦,果然是这样。
郦书雁眼波微动,看向长孙贵妃的裙裾。长孙贵妃的裙装十分华丽繁复,她记得,在她走过的时候,她的裙子上散开流水一样的金色波纹。
徐良人说罢,太后微抬起头,手里捻着一串细细的佛珠,淡淡道:“贵妃,你的衣裳要是真绣了凤凰,怕是不大合规矩啊。”
在场的人都知道,越国不像周国,内宫之中,只有皇后、太后身上,才能有凤凰的纹样出现。至于一品的三夫人,只能绣鸾鸟而已。至于凤钗,则不在禁止之列。
长孙贵妃站了起来,神情仍然不变。
“娘娘是知道臣妾的。”她看向太后,轻声说道,“针工局给了臣妾什么,宫女儿给臣妾准备了什么,臣妾就穿什么,从来不挑剔。向来如此。”
太后微微点头。
“不错,”她将佛珠戴回手腕上,说道,“这也是本宫没有发怒的原因之一。你天生就是个淡泊性子,做隐士还合适,但要说你存心僭越,本宫不信。”
徐良人没想到,太后对长孙贵妃居然如此宽容。她脸色微白,手指紧紧地扣住了地面。
郦书雁的眼光一直没有离开徐良人,把她的动作看得清清楚楚。她轻轻地叹息了一声,心想:事情要是能到这里就结束,那就好了。
这时,太后已经看过了长孙贵妃裙子上的纹样,点头道:“嗯,徐氏没有看错。贵妃,你去内室脱下来吧,换一条不逾矩的。”又转过头,看向徐良人,蔼声道:“徐氏,你也算是眼光不错了。”
长孙贵妃谢了罪,由婢女扶着手臂,去后殿换衣裳了。临走前,她轻轻转头,瞟了徐良人一眼。
徐良人满心想着贵妃接下来的报复,听见太后的夸奖,也并没有欢喜,只是失魂落魄地磕了个头。
“这样。”太后稍想了想,道,“近些日子,本宫请了一位大德高僧来宫中讲经。徐氏,你做对了事情,本宫就要赏。”她摘下那串佛珠,道,“你也一同来和本宫听经罢。静一静性子。”
太后这样一说,郦书雁反而不明白她的目的了。她赏了徐良人佛珠,这是赏。可是,让她“静一静性子”,分明就是罚。她对徐良人的态度到底是怎样,却一点儿也没露出来。
“太后娘娘!”
一道如黄莺出谷般娇滴滴的声音蓦然响起。太后正要继续说话,没想到被人冒然打断了。她不悦地问道:“是谁在说话?”
“臣妾云鹄殿良人陆氏,给太后请安。”
郦书雁往发出声音的方向看去。陆良人从人群之中走了出来,莲步姗姗,体态优美。她的声音也堪称娇媚,像是一根轻柔的羽毛,时时撩拨着所有人的心。
郦书雁微微一笑,看向皇后。
自从出了长孙贵妃之后,皇后最不喜欢的,就是这种声音、体态或是姿容格外出色的女子。她冷淡道:“抬起头来。”
陆良人依言抬头。看清她容貌的时候,皇后眼里的提防闪了闪,慢慢消失了。陆良人的嗓音虽好,长相却极为一般,只能勉强算作清秀。就算和如今的皇后比,也是远远不如的。
“你有什么话说?”太后不动声色地问道。
“回娘娘,”陆良人一双眼睛在人群里逡巡了一圈,定定地钉在了郦书雁身上,“一个月前,臣妾亲眼看见,这位姑娘进了长孙贵妃的宫里。”
太后原本温和的脸庞瞬间变得严厉,顺着陆良人的眼光看去。
郦书雁微笑起来,笑容里有着浅浅的嘲弄。
要说陆良人和徐良人毫无关系,她是根本不信的。现在看来,有人要把她和长孙贵妃一网打尽。
“当时,臣妾按例去向贵妃娘娘请安。”陆良人深深地磕了一个头,“刚巧在殿外,听见了这位姑娘和贵妃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