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一九章 谕旨到来
就在京师朝堂之上不断有官员上书弹劾袁崇焕书生误国,请求皇帝罢免其三边总督职务的时候,远在西北的当事之人袁崇焕,终于在忧心忡忡之中等来了崇祯皇帝的旨意。
这个旨意,自然是军机处奉旨发给钦差军机大臣李邦华、三边总督袁崇焕等人的上谕。
崇祯三年十月二十六日上午,三边总督袁崇焕与靖远伯赵率教、武安伯王廷臣、安远伯曹文诏,宁夏总兵官贺虎臣、陕西总兵官王承恩,以及周遇吉、史躬盛等人,云集于六盘山下的靖宁城中,在钦差军机大臣东胜侯李邦华的带领之下,跪地聆听了崇祯皇帝遣人送来的上谕。
听完了崇祯皇帝的旨意,李邦华、袁崇焕两人的心中,既充满了愧疚和懊悔,又充满了感恩和感动,两个人叩头领旨谢恩的声音里,都前所未有地带着哽咽。
因为他们的心里十分清楚,宗室藩王落入贼手这样的事情,可不是一件小事情。
特别是在如今朝廷十余万大军云集西北三边之地的情况下,发生这样严重的事情,别说是三边总督袁崇焕了,就是坐镇督师的军机大臣李邦华,都很可能会因此而被治罪。
像甘肃总兵张嘉谟、原三边团练副使毛羽健等人的兵败身死,一句胜败乃兵家常事就可以搪塞过去,充其量不过是损兵折将而已,只要皇帝不往心里去,这样的事情就算得不得真正的大事。
但是一个宗室藩王,特别是像封藩兰州的肃王府这种太祖亲封的塞王,就在他们这些文官武将们的眼皮子底下陷入贼手,这个罪责可是无论如何也搪塞不过去的。
事情发生之后,不管是袁崇焕,还是李邦华,都已经做好了可能会被免官治罪,至少也会被临阵换帅调离西北的准备。
特别是袁崇焕及其幕僚程本直、王予等人,在甘肃总兵张嘉谟、三边团练副使毛羽健兵败身死之后就已经暗叫不好了,到了兰州城陷之后更是感到不妙,再等到肃王朱识鋐出逃没有成功,被攻城当场杀死的消息,传到了靖宁之后,更是心如死灰了。
因为到了如今这个时候,袁崇焕也早已经知道自己的名声,在朝中甚至内地士大夫们的眼中,怕是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对此,他也多少知道其中的原因,之前是因为擅杀边将,激起了陇西河西等三边总督辖地的木速蛮之乱,使得朝廷在短短几个月内就丢到了几乎整个陇西河西。
此后,又有固原城内的大开杀戒,甚至包括平凉城内的大开杀戒,也都被许多朝野之上自命清流的文官,给记在了他袁崇焕的头上。
袁崇焕虽然因为性格乖张孤僻,在官场上的朋友不多,但是在朝中也并不是没有一个朋友。
所以,对于京师朝堂之上自己曾经被朝野官员交章弹劾的事情,他还是多少知道一些的。
这一次,他最担心的,倒不是崇祯皇帝自己的真实意愿。
袁崇焕不是傻子,对于崇祯皇帝的一些心思,他从之前数次对他的处置和各种密旨之中,早就把握得很准了。
这是崇祯皇帝要收拾木速蛮,而自己不过是替皇帝完成这个心愿达成这个目标罢了。
也因此,他甚至相信,只要他能圆满地解决掉西北的木速蛮问题,他就很可能因为这件功德而被崇祯皇帝封个世爵侯伯。
因此,这一次,他担心的并不是崇祯皇帝会把他怎么样,相反,他最担心的,还是远在京师的年轻皇帝,顶不住满朝文官交章弹劾自己的那种压力,并且顺从了那种压力。
毕竟大明朝可是有过太多这样的先例了。
当年三边总督曾铣等人谋复河套,嘉靖皇帝可是完全赞同的,而且亲自拨款给了曾铣数十万两银子做军费收复河套。
但是,当曾铣收复河套出了问题,激起了当时蒙古人的大举入侵之后,朝野上下对曾铣群起而攻,这个时候,嘉靖皇帝也马上就改变了态度,河套不仅不收复了,而且还把上书建议他收复河套的曾铣给杀了。
连带着当时支持曾铣,力主收复河套地区的首辅夏言也被治罪。
当李邦华等人的紧急奏报送往京师之后不久,他们就在靖宁城里收到了兰州城内的宗室亲王肃王被杀的消息。
因此,在崇祯皇帝的上谕到来之前,袁崇焕也好,袁崇焕三边总督府中的幕僚官佐也好,所有人的心情,都是异常的沉重,都以为这下子怕是要前功尽弃了。
包括一向对崇祯皇帝格外有信心的安远伯曹文诏,也觉得这一次袁崇焕怕是在劫难逃。
且不说眼下的西北乱局,其始作俑者正是袁崇焕这个三边总督了,就单说之前,自己听闻流贼北上围攻兰州的消息之后去找袁崇焕,后者当时的表现,都让他觉得这个三边总督这次怕是罪有应得罪无可恕了。
曹文诏自从得封安远伯、受命出任朔方镇守使以来,除了派出一部人马返回热河堡,传令武烈营其他各部迁往朔方镇守府的辖地安置之外,自己一直率领着三千武烈营主力骑兵,以及其他几部蒙古骑兵,跟着袁崇焕行动。
这次接到流贼大举北上围攻兰州的消息之后,曹文诏曾经紧急请见袁崇焕,并对袁崇焕说:
“部院大人!兰州城地位重要,内有宗室亲王,一旦失陷贼手,后果不堪设想!
“且兰州城距离靖宁州不过四百里地,麾下只带骑兵数千,一日夜即可赶至城外!虽不能说必救兰州,但却好过在此地袖手苦坐啊!”
曹文诏这话没有一点毛病。
兰州距离靖宁四百多里,还全都是山道,算起来是有点远了,数千骑兵一日夜不下马地奔驰过去,即便赶到了,可能一时半会儿也打不了仗了。
不过即便一时半会儿发挥不了多大作用,三边总督府若是能够及时地派出一支数千人的骑兵赶去救援的话,或许会给兰州城中守卫的人马增加不小的信心。
曹文诏到现在依然记得,当他提出这个想法之后,三边总督袁崇焕表现出来的态度和反应。
当时,安安静静地听了安远伯曹文诏的话以后,袁崇焕只是阴沉着脸不言不语,过了老半天,才对他说道:
“本部院自有计较!安远伯且回去约束部伍听令而行吧!”
袁崇焕说完了这话,就挥手让人送了目瞪口呆的曹文诏出去。
然后,当然就没有然后了。
曹文诏左等右等也没有等来袁崇焕救援兰州的命令,数日后即等来了兰州城陷肃王被杀的消息。
曹文诏闻讯之后,心里又惊又怒,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只是崇祯皇帝先前有旨意,让他听命于三边总督袁崇焕,他也终究没有发作。
不过在他的心目中,经此一事,不仅之前有关袁崇焕的印象全然崩塌,而且也认为崇祯皇帝这一次定然饶不了袁崇焕。
而且有着这样想法的人,还不止安远伯曹文诏一个。
但是,让所有人都意外的是,半个多月的煎熬过去,终于等到了皇帝的谕旨,崇祯皇帝却没有兴师动众地问罪李邦华和袁崇焕,也没有秋后算账去追治张嘉谟和毛羽健等人的罪责,而是浑不在意、轻描淡写地翻过了这一篇。
对袁崇焕来说,考功本上记大过一次,然后罚俸一年,不过是家常便饭一样,算不得什么严重的处罚。
即便是对于李邦华来说,罚俸一年也不过是数千两银子的事情,记大过一次,也不过是将来论功行赏的时候来个将功折罪罢了。
正因为如此,当这些人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聆听了崇祯皇帝的上谕之后,以李邦华和袁崇焕为首的几个人,当即诚心诚意、发自肺腑地高呼了三边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