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阿靖,你听我解释
“你!”上官致远眸色陡沉,“无理取闹。”
“我就无理取闹,你到底背不背?”萧月若是闹了性子,便是十一王爷萧赞,也是无可奈何。
上官致远抬步就走。
“上官致远,你有种!”萧月带着哭腔,忽然就坐在了地上,“你们都给我滚,我不回去,我死也不回去了。就让我在这里饿死,冻死,被野兽叼走吃掉,就让我……”
话没说完,上官致远已经回到了她的跟前。
她抬头看他,颀长的身影,黑压压的挡住了她所有视线。他站在那里,身上散着难以遮掩的愠怒之气。
她仰头,眯起可怜兮兮的眼睛,而后略带哽咽的问,“你背不背?”
上官致远半晌没说话,良久才喘了一口气,转身蹲在她的跟前,“上来吧!”
所以最后,萧月是被上官致远背回来的,尽管上官致远心不甘情不愿,但还算乖乖听话,亲自把萧月送回了房间。
等着素言将一切如实相告,上官靖羽忍俊不禁。
郡主一身的孩子气,可若是动了真格的,是绝不会轻易低头的。看她追着萧东离满大朔的跑就知道,若非萧东离身边有了自己,这萧月势必不会轻易放弃。
也不知幽州,现在是什么情况。
渐行渐远,与他的距离。
爷,一定要平安回来。萧月这一路上与上官致远打打闹闹的,上官靖羽便也放下心来,人与人的关系,总是在无形中递进。不管是打闹还是恩爱,只要在身边,渐渐的就会融入生命中,成为一种习惯。习惯了彼此的存在,习惯
了彼此的纠缠。
还没抵达东都,上官靖羽便已经知道了自己从二皇子的平妻,降为妾室的消息。丞相府关门谢客,想必爹也是在等她回去再做定夺吧!
可是--北昭那边又该如何处置?
北昭要她和亲,这消息很快就会传到皇帝的耳朵里,到那时,一旦皇帝下旨和亲,她又该怎么办?
“如今之计,唯有让朝廷出兵,与北昭交战,就能免去姐姐的和亲之苦。”上官致远道。
一旁坐着眸色微恙的萧月,“朝廷又不是没人,为何非要你去和亲。那北昭的什么、什么主帅什么花的,是不是脑子有毛病。先前害我,现在又要害你,这是跟你有什么深仇大恨,不把你弄死都不甘心。”
素言撇撇嘴,瞧了娇眉微蹙的上官靖羽一眼,“族--北昭主帅不是想害死小姐,是想让小姐去北昭。”
说是去,其实是回。
只不过,这违背了上官靖羽的本意,她并不打算与北昭有任何的接触。什么圣女不圣女的,都是前一代人的事情。
她生在大朔,长在相府,与北昭毫无关系。
深吸一口气,上官靖羽苦笑,“不战而屈人之兵,皇上会很乐意拿我去交换的。”
“混账。”萧月起身,“朝廷何时变得这样无用?如今已经卑贱到,要拿女子去换和平。朝廷对付自家人的时候,何时心慈手软过?对着北昭,怎就跟软脚虾一样?”
“朝廷?”上官致远冷笑两声,“说好听了是以最小的损失换取天下太平,可老百姓心里,那就是朝廷窝囊。”
萧月蹙眉,“我定要修书一封,让我爹上奏,这事我不答应。”
“王爷不会参与其中,何况朝中……”
不待上官靖羽说完,萧月道,“你放心,我爹的印鉴我从小就偷来玩过。他若不肯,我把他的胡子一根根的拔下来。”
素言笑道,“其实小姐也不必担心,不是说二皇子监国吗?皇上不好对付,二皇子总归舍不得你吧?虽说小姐不喜欢二皇子,但--”她咬唇,“与其和亲,还不如虚以委蛇,让二皇子出面拦阻。”
四下没有声音。
素言蹙眉,“我知道,这主意馊得很。可是如今皇上静养,朝廷大权都在二皇子身上,若是小姐能哄得二皇子出兵,那就不必去和亲了。”
“我生是大朔的人,死也要死在大朔。”上官靖羽眸色微沉。
“什么死不死的,有我在呢!”萧月拍着胸脯,“大不了,我让我爹出兵。甘州--”
她还没说完,上官靖羽随即起身捂住了她的嘴,“这话不可乱说,你会给王爷惹祸,也会给你自己惹祸。”
萧月似懂非懂的点头,身后的流盈也是一身的冷汗。
上官靖羽松了手,“郡主记住了,这话不可在外人面前说。若说漏了一个字,都有可能万劫不复。”
若是萧月大声嚷嚷,教人听见,万一传到朝廷传到皇帝耳朵里,那就代表着甘州十一王爷,有谋逆反叛之心。
谋逆之罪,罪该凌迟。
到时候不但是十一王爷有危险,连萧月自己都难以保全。
上官致远道,“等回到东都,我去找师父商量一下。姐姐去问问爹的意思,看爹是个怎样的态度。出逃,是无奈之举。”
“好。”上官靖羽一笑。
是欣慰的笑!
上官致远懂得拿主意了,懂得如何稳重处事,如何三思而后行。
这不就是她想要的结果吗?
一个能担当,敢于担当的上官家家主。
千寂坐在屋顶上,将一切都听得清清楚楚,他守在这里,也是以防有人偷听。可是他们的话,让他听得极不舒服。
和亲?
那么就是送她去北昭?
这意味这什么?
意味着此生她都不会再回来!
和亲的女子,除非丈夫死去,得本朝重新召回才可回朝。否则,这辈子都别想回家,也别想再看见自己的亲人。
对于和亲,表面上风光至极,将来史书工笔,都能留下只言片语,流芳百世。
可是现实却给人狠狠的一记耳光。
和亲的女子可悲可怜可叹可惜,只能独自一人在外挣扎。就连将来死了,都回不到自己的国家,葬不到自己的故土。
手中的剑,握得生紧,仿佛要拧出血来。千寂深吸一口气,看了看浩瀚的天际,心中透着一股子悲凉。如此看来,官宦之女,还不如寻常百姓。纵然吃糠咽菜,也不会有生而不见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