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润物细无声
150 润物细无声
刘荣轩两人回到巫溪县的时候,已经是五月六日的下午了,饥肠辘辘地赶到家里,廖菊梅已经准备好了一桌丰盛的美味佳肴在等着他们了。
“儿子,拆迁办那边说了,让我们在两个月之内搬走,这几天大家都在讨论去哪里买房子呢,嫣然,你说我们住哪儿去呢?”
廖菊梅一边整理着刘荣轩带回来的礼物,一边絮絮叨叨地说起了五一长假期间,村里的动静。
看来,县长李栋是想要尽快把这个工程实施起来,作为他的政绩工程了。
当然,对于整个白马村的人来说这是个极大的好消息,虽然说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有点不舍,但是,能够拿到这么多的补偿款,足以抵消那些恋旧情节了。
“阿姨,你和叔叔是怎么想的?”
李嫣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把问题推给了廖菊梅老两口。
“我们是这样想的……”
廖菊梅就说起了她的打算,看来,她已经跟刘永福商量好了,就在城中心靠近学校的小区买套房子,将来接送孙子上学也方便。
对于这一个意见,李嫣然当即表示了赞同,顺道还委婉地提出了拆迁补偿款的投资问题。
当然,李嫣然着重强调了这是在跟省长的儿子合作。
听到省长两个字,廖菊梅就吓了一大跳。
“儿子,不是吧,你会不会被人给骗了?”
廖菊梅有些不敢相信李嫣然的话,“省长的儿子哪有那么容易见到的,说不定人家是设个圈套让你钻呢?”
“妈,你当我是傻子啊。”
刘荣轩有些哭笑不得,“是不是骗子,我肯定能看得出来呀,还有,在黄海那样的地方设这样一个骗局,哪个骗子有这样的能耐?”
“那也不行,万一,人家拿了我们的钱跑了,你到时候找谁去?”
廖菊梅虽然有些心动,但还是坚决反对,虽然说能够跟省长的儿子交朋友,对儿子将来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这可关系全部家产的安全问题啊。
“你就放心吧,妈。”
刘荣轩叹了口气,“人家是正规的投资公司,到时候要签合同的,人家这是给我们发财的机会,要是江南省其他人知道了的话,肯定是一个个地捧着钱去求着人家收呢。”
“对呀,阿姨,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啊。”
李嫣然见廖菊梅有些意动,连忙说道,“要是荣轩跟省长儿子成了朋友,将来就能当大官啦,别说什么县长县委书记了,就是当市长都很有可能啊!”
“真,真的没问题,他不会拿了我们家的钱跑了?”
廖菊梅听了这话就更心动了,她现在已经尝到了权力的妙处了,她儿子不过是当了县委书记秘书,如今谁都要给她几分面子,现在村里人办什么事情办不好,她只要露个面,立马就搞定。
现如今在村里,她的话比干部的话还管用,要是儿子当了县长,市长,那得多威风啊。
“放心吧,跑不了的。”
刘荣轩松了一口气,“妈,你当你儿子是傻子啊,再说了,嫣然不是在宣传部嘛,要是真有什么的话,可以宣传报道一下啊,再大的官不是还有上级在管着的嘛。”
“那行,我跟你爸再商量商量吧。”
廖菊梅点点头。
五一长假过后,刘荣轩回到了毛竹镇,七天长假过去了,镇里还是那副样子没有什么大事发生,每个人都行色匆匆。
刘荣轩进了办公室,房间已经打扫干净了, 办公桌上的水杯已经泡上了一杯热茶,上次走的时候,他记得很清楚水杯已经空了。
这应该不是赵达所为,他现在不再负责打扫卫生了,应该是党政办的其他人做的。
看来自己在镇里也渐渐有了威望了,享受了不一样的待遇啦,刘荣轩拿起水杯喝了一口,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
正思索间,敲门声响了。
“镇长,您的通知书到了。”
赵达一脸微笑地走了进来,手里捏着一张通知书。
刘荣轩点点头,“赵达,这几天镇里发生什么事没有?”
“也没什么大事。”
赵达将通知书放在办公桌上,一边说道,“不过,听说张主任家里发生了点事,好像是因为争地基,他堂兄把人打伤了。”
刘荣轩闻言一愣,眉头微微一拧,轻轻地摇摇头,张俊是镇里的领导干部,是党政办的主任,他的家里人仗势欺人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这件事情只要不是闹得很大,镇里肯定会装作不知情的。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张俊肯定也会第一时间去摆平这事儿。
现在张俊正一门心思地想要进步,只有提拔了副科级,他才算是真正的领导干部,否则的话,他这个党政办主任镇党委随时都能把他免了。
如果提拔成了副科级,那就成了县管干部,镇里的领导了。
即便是犯了错误,那也只能有县里来处理他。
“听说,张主任这几天一直都在乡下老家呢,好像镇里的派出所还去了一次,应该能处理好了吧。”
赵达呵呵一笑,给刘荣轩的水杯里续上滚烫的开水,“您忙,我先出去了。”
刘荣轩点点头,伸手端起了水杯,过几天就要去市委党校轮训了,这种事情还是不要搅和的好。
拿起通知书扫了一眼,刘荣轩摇摇头,这种办学模式不知道是不是永陵市独有的,为了创收而已,还美名其曰提高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
虽然这是市委党校的创收之举,但是,一应的课程安排肯定不会敷衍了事,毕竟,这也是组织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五一长假一过,各村的农民们就开始春耕了,田野里随处可见忙忙碌碌的景象,虽然说刘荣轩马上要去轮训了,但是,他还是抓紧时间把各村都跑了一遍。
而且,这次只是简单地了解一下春耕的情况,刘荣轩只是在乡间地田野里走马观花地逛了一圈了解情况。
让刘荣轩意外的是,各村的农民们对于于家村的蔬菜大棚很有兴趣,一个个都在问刘荣轩各种问题。
当然,问得最多的还是种植蔬菜的销路问题,大家都来种蔬菜会不会没人买,价格会不会太便宜等等。
尽管每个村都要回答这样的问题,但是,刘荣轩的心里并没有感到厌烦,反而有些欣喜,这说明他的工作的确是做到位了。
果然,先种植大棚蔬菜的杜超赚钱了才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