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渺无人烟的荒野
蓝海区域之广大,还是超过了哈度的想象:他所站着的这处山峰,应该只是蓝海西南区域的一个小角落,往北方远望可以发现广大的土地,而东部则是陆地延伸到海洋中的土地和岛屿。从他这个角度来看,北方有另一条横断陆地的大型山脉,其后面的土地从这个角度观察不到;而东北向也被一条垂直于他位置的高大雪山所阻挡,唯一能够观察得稍微清楚点的,就是正东方向的岛链,然后又是一条曲折延绵的山脉。
可以说,蓝海这边的土地就是一片易守难攻的兵家必争之地,不过,好处明显,坏处也亦然:人类聚落被限制在山脉分割出的有限土地中,必将导致混乱和纷争,在狭小的空间中争夺生存空间、食物和控制权。但是这种纷争必然会给他们带来足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压力,在一轮又一轮的厮杀后,他们的文明必将被陡然抬高到下一个水平上,然后再摒弃掉原来的拖沓和累赘——就像哈度在草原上做的那样。
只不过,这里的气候条件比草原上更复杂,这里的山脉众多、地形起伏不定,必是四季差异巨大,山前山后的气候都会有区别的情况。因此,若是这里有人类聚落存在,其互相之间的冲突不仅仅会因原始崇拜、生活习性的不同等内因而发生,更有可能是因气候环境差异带来的生活压力差异这样的外因而产生。
当然,哈度不需要担心可能发生的冲突问题——他毕竟是一个过客,更多地是要弄明白这里是否有超过“Shin'ne-Nu”的科技水平,如果有,那就要尽可能的限制;如果没有那当然就皆大欢喜,不用过分紧张。
待在山顶确定接下来的道路的时候,哈度逐渐感到有一些气喘:山顶上好像空气不太够,他每一次呼吸都需要消耗更多力气。不过对他来说这还能顶得住,好险没让亲卫们跟上来,否则他们应该都会大喘气着晕过去了。哈度认真的看了一下前行的方向,认为还是应该沿海岸线进发,山路的崎岖程度已经超过了队伍的承受能力,而且也更容易失去方向感。除此之外,他还看到山脚下的海边有一处不错的海湾,从陆地上向外延伸出一个小尖角,离蓝海海峡也不远。既然哈度有想过要建立堡垒,那么这处尖角就是很好的选择:可以很好地扼守海峡,同时还能够监视蓝海周边海岸地区,而附近的海湾可以很好的发展一下近海渔业,为堡垒提供食物补给。
这次出来,哈度还携带了不少牛皮卷,这种对皮质表面进行平整后的材料可以方便地用于文字记录和绘画,而哈度的想法就是要对陌生地域进行勘探和制图,不仅在进行探索时能够用得上,以后自己的族人前来建设堡垒的时候也更方便且不易迷路。
查探完海湾和尖角后,下一步就是通过前方的横断山脉,去查看其后部的土地。从山上看下去,可以发现两条山脉间有一条径流量不小的河道,那里有可能会有人类聚落,因此也要作为一个主要的探索方向。从山上下去,应该就会到河流的中游处,但是这样就要再往回头走才能到达海湾;而先去海湾的话,从河流下游往上游搜索,一旦情况不对他们还能快速地顺流而下——砍棵树,抓着树顺着河水漂下来就行了。
打定主意后,哈度就向来路返回,招呼众人下山,然后听到有亲卫嘀咕说太早把大铁饼给扔了,让哈度翻了好一阵白眼。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那是因为上山还能停在原地休息,下山的时候常因为坡势过陡、难以刹车,受伤的几率比较大。并且,这个时代的高山可没有后世的那些阶梯和走道,只能凭登山者的双手双脚来攀爬纵横。哈度在队伍下山时,为了防止众人滚落山谷,每走一段路就看下一棵树横在不远处的树干间,就算真有人失足不慎滚下去,也可以赶紧停住身形阻止进一步伤害。
一路下来的时间并不长,下坡需要花费的气力相比上坡肯定要小,但即使壮硕如哈度,都被累得大气直喘,而亲卫们就更加不堪,歪歪倒倒的累瘫在林间——从山上把驙搬下来是最累人的。也不知道当初是谁提议(当然哈度要求的)带着驙一块儿上山,不过这会儿众人都没有心思管这件事了,只顾着喘气和恢复体力。
哈度都有点后悔带着亲卫和驙出门了。
在休息了一个晚上后,他们到了这处小海湾,今天是难得的艳阳天,海边风景独好。哈度骑在驙上,亲卫护在身旁,一行人马朝着那处尖角走去。这处尖角呈东高西低,东面是陡直的峭壁,而西面则是狭小的海滩地带,两种截然不同的地形特征在同一个尖角上出现,这就造就了它的独占优势:在峭壁上建立堡垒,可以俯视下方的所有土地,而只要在海滩上建起一道关卡,就能够阻挡从海上过来的敌人——尖角的角部是一片平坦的沙地,非常适宜登陆作战。即使草原上尚未出现船只,哈度也知道木头可以浮在水面上,而且还能坐上人不下沉。如果以后有人发明出可以承载几百人的“大木头”,那么登陆作战就绝不是痴心妄想。而在这片最易登陆之地,只需要几个小队的防守,就可以使可能出现的大军进退两难,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不过这时的尖角只有光秃秃的山石和白皙的沙滩,其他的就是各种甲壳类动物和鸟类,哈度爬上峭壁翻找过后也没有发现任何人类足迹,就拿出牛皮画好这里的地形图,就准备往下一处地方搜索。有一条河流蜿蜒汇入小海湾,不过哈度已经从山上看过,这处径流量不大的小河附近没有人类聚落,即无搜索价值。
哈度还是决定朝着原定的海岸线一路搜索上去,既能够获得详实的陆地轮廓信息,又能够减少搜索的时间。但也就是这一决定,使得他错过了发现伊比利亚半岛人类聚落的机会。
实际上,在哈度他们登陆点的西北方向,就有一片广阔的河流冲积平原,即现今安达卢西亚自治区内的第一长河,瓜达尔基维尔河的入海口平原。这条大河在入海口处形成了物产丰富、条件适宜的湿地系统,并在附近出现了小规模的人类聚落,他们主要在山洞中生活,并留下了一定数量的壁画。
而哈度的搜索方向刚好和这条大河错开——或者说完全平行,导致安达卢西亚地区所有人类足迹都被哈度错过了,即使他曾经有往一些支流的上游探索,但是这里的人类族群明显和草原上的民居方式不一样:他们不喜欢直接在河流附近安营扎寨,因为这代表着容易受到凶兽的攻击;而是在直对着河流的坡顶洞穴中生活,这一般都在丛林深处,即非哈度搜索的主要区域。
也就这样,他们沿着海岸线进发,用了足有100个升落的时间,才走到横断山脉附近,这一次哈度学聪明了:他命令亲卫们在山脚下的河流下游建立一个小型营寨,然后自己往山顶攀爬——自己上去速度更快,不需要瞻前顾后。但是摆在哈度眼前的是个很大的难题:不管是西南向的高山上去,还是去东北方向的山脊线,里营寨所处的三角洲都相去甚远,从目测距离上来看,走上哪一边进行观察都需要至少10个升落才够时间。最后哈度选择的是去东北方向,也就是横断山脉进行观察,毕竟他想要搞明白的,是横断山脉后面的地形,而这一边已经没有继续搜索的价值了(按照哈度的逻辑:下游都看不到打渔的人,那就说明这里肯定没有人),也就没必要继续在这一边登高望远了。
最后哈度想出了一个折衷的解决办法:他让亲卫砍来很多树,将短树干用树藤绑在长树干上,做成从远处也能够轻易看到的十字型木架。然后让亲卫在4个升落后出发,沿海岸线往横断山脉方向进发,每隔5000步就插一根木架在海滩上。等哈度观察完地形后,就向海岸线方向下山,并向前方找寻木架,如果看到了木架他就会加快速度跟上队伍,如果没有看到那就在原地等待他们。
从东部山脊线向上攀爬,到横断山脉中部的最高峰,以哈度那跳跃冲锋的连环动作来说,并没有用太长的时间——其间他也就猎了几头山羊来充饥,然后就快步登上常年充斥着积雪的山顶。山顶的雪线向上约200多人高的地方都是积雪,哈度尝试了一下,发现即使如他也无法在深达几人高的雪地中前行,但若是他趴在雪地上向前匍匐却不会陷入雪中——当然,他不会用那么奇葩的方式前进,而是折返回有树木的地方,砍掉树枝留下树干,然后直扔上雪地,然后就可以轻巧地踩着这些树干在雪地上前行,而不用担心掉到雪里去。
又用了两个升落的时间才到达最高峰的峰顶,这里反而积雪不多,只有坚硬冰冷的石头在等待着哈度。往北面望去,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地带,一直延伸到哈度看不见的位置弯下去都是平原(即被地平线遮住),只有这个方向右侧是稍微隆起的台地。不过令哈度有些失望的是:他没有看到任何篝火或炊烟。这有两个可能性:一方面可能是这里的人类聚落还没有学会使用火,那么他们的规模一定不大,如果要生存下来,那么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就要特别地强;另一方面,那就是没有人类族群了,虽说这就相当于哈度凭空找到了一大片无主之地,但凭“Shin'ne-Nu”现在的情况也不可能过来占有,而这也和哈度远足的目的不符。
怠慢而潦草的画完地形图,然后再拿出其他的牛皮进行比对,哈度基本上可以把这片山区的东部和南部的地形完全展现在同一皮面上,然后又向西部观望许久,把西面也加了进来,不过毕竟他没有进行实地考察,西面又是崇山峻岭居多,图像上就画得甚是模糊了。
下山的时候他直接往正东方向行走,去找寻那些显眼的木头架子。在寻到一处后,他就加紧脚步往前推进,终于再又过了两个架子后跟上了队伍,这时候已经接近完全绕过山脉了。在进入另一边的大平原之前,哈度他们先饱餐一顿进行休息,以防进入区域后会有任何的威胁——这里可能没有人类,但是平坦的土地也会孕育出大量凶险的捕猎生物来,必须要先填饱自己的肚子才能够更好地抵御这些凶兽的攻击。
而在打猎的时候哈度注意到了一种特别的生物:身形有他小腿那么长,毛色驳杂易掩藏在森林中,脚上有软垫在行走时避免发出声音,一对尖锐小巧的耳朵能够左右转动以更好的听声辨位,其后有一根修长的尾巴来平衡身体。同时它有着尖牙、利爪、以及敏捷的反应力、极强的爆发力,而且它的主要食物是鼠类和蛇类。哈度总觉得在哪里看到过这种离他有3000步距离的小型生物,但是总也想不起来。不过从用途上来说,如果能够驯化这种动物,那么部落粮仓中时常出现的、恼人的鼠患和蛇患就要好处理多了。
正当哈度想得出神的时候,那只小动物突然一动,猛扑出去就用利爪紧紧地拍住一只土鼠,然后用尖利的牙齿轻轻一撕就咬断了土鼠的喉咙。然后它发出了一声轻轻的“喵”来呼唤同伴,这时候哈度终于想起来它是么么生物了。
猫,草原部落传说中的造物神。
传说中的上古时期,天地迸裂,万物殆退,植物大面积死亡,导致了难以控制的鼠患。遮天蔽日般的鼠群从草原的一头跑到另一头,这些饥饿的小魔头们啃光了所到之处的所有草茎块根,没东西吃的时候连牲畜也不放过,甚至都扑到了人类身上啃咬,任何生物都遭了秧,无不望风而逃。直到跑到了“法烈”附近,实在是无从可逃时,造物神“Ben-Mao'ol”降临了,一个囫囵就吞光了9成9的患鼠,并一声“喵”叫就恢复了草原上的植被。
不过奇怪的是,造物神的故事在草原上流传,却没有任何一个草原部落信仰造物神,以前哈度并没有往这方面多想,而现在看起来却甚是奇怪。另一个让他想不明白的是:他从来没有再草原或沙漠地区看到过猫,甚至在两河流域他也没有见到有任何一只猫。
草原部落也是出现过鼠患的,据传“Yin-Zun-Mi”这个超大型部落(从其部落名中出现了两个敬称特异音就能看出来)就是在鼠患中轰然倒塌的。而平时出现鼠类的时候,“Shin'ne-Nu”的族人也尝试使用水淹法(在粮食周边挖深沟灌满水)、隔离法(双层粮仓,实际入口在顶部的天井)、天敌法(放蛇)、热能法(把粮仓造在炭窑旁边——真尼玛不知道那个笨蛋想出来的办法),发现都不能够完全避免鼠类的侵犯。而怪就怪在没有人提出要驯化猫类来捕鼠,也没有想到过这种可以捕捉鼠类的生物。
哈度认为,在自己回到“Shin'ne-Nu”之前,有必要诱捕一定数量的猫类进行驯化,以解决由来已久的、烦人的鼠灾。
吃饱喝足后,众人继续往横断山脉北面行军,过了山体的树林锋线后,气温骤然下降,不复之前的温暖。即使阳光照在自己身上仍然觉得有些凉意,这也就是过了一座山的区别了。可以想到,若是横断山脉南北两面发动战争,就以气候温度等的区别,在实际作战的时候还要穿脱衣物,想来就特别滑稽。
花了20个升落,哈度走到了横断山脉和前方台地之间的谷地中,现在摆在哈度面前的又是一个分岔口:往左走,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地区,但是离“Shin'ne-Nu”必然遥远,到时候能否在10年内回去可能都成问题;向右走,继续沿海岸线进发,不容易失去方向,也能完成对蓝海的勘测,就是可能发现人类足迹的概率会低很多。
就在哈度犹豫不决时,一阵坼人肺腑的轰隆声传入耳中,有亲卫指着远方变得血红的天空大叫——往远方一看,一座山头正滚滚的冒出浓烟,有红艳的火星正从山口出往外飞溅,这些火红的流体滚滚而下,顷刻间就覆灭了其下的所有动植物,一入海便腾起阵阵蒸汽。山顶上直接凹下去一块,浓烟充斥着整个天空,将远处的岛屿完全地笼罩在其中。
震动感一直未定,连哈度都有些站不稳了,亲卫们东倒西歪,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决定:就向着腾起浓烟的山峰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