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十米之下,必有蹊跷(1)
既然命运如此,那我只能斗胆前行,不惧未来的风风雨雨。王老先生能够出现并点醒我,是上天对我的关照,即使没有他,我也要咬紧牙关走下去,因为自己肩头担负着那么多责任,实在抛舍不下。
“好了,话已至此,多说无用,我该走了。”王老先生说。
“你去哪里呢?”我问。
“人生百年,最终不过一捧黄土。灵魂栖息之地,殊途同归。”他回答。
“我送你。”我说。
王老先生洒脱地大笑:“好好,送就送,你低头看,西南方向,覆盖着白雪的那片山脉——”
我向西南看,巍然高耸、迤逦不绝的那道山脉正是“世界屋脊”。半山腰之上,覆盖着经年不化的白雪。
关大娘那样的走无常者送死者灵魂离去的时候,总是面向西南,所以老济南人都知道,无论人死在哪个方向,灵魂都会踏上西南大道。
“我送你去那里。”我说。
“你目送我就可以了,没有一个活人能够去哪里。路途千难万险不说,很多地方连飞鸟都无法越过。”王老先生说。
我不是走无常者,肯定不能送一个灵魂走,但我真的对王老先生的离去依依不舍。世间智者太少,愚者太多,少了他这样一个人,世界就少了一份清醒,多了一份污浊。
“再见了。”他说。
“再见。”我向着西南深深鞠躬,怀着沉痛的心情,向王老先生告别。
“这就是最好的结局,有了你,即使我远隔千山万水,也能放下心来。”他说。
我的心情十分复杂,因为我想到,若干年之后,我也会像王老先生一样,千山独行,无人相送。这是生命的必然,人力无法扭转。
王老先生的声音再没有出现过,我等了许久,只能怅然地睁开双眼。
王太太已经靠着书架昏睡了过去,她是一个弱女子,能辗转追到这里,已经是体力和智慧的极限,无法对她要求更多。
“醒了?”张全中问。
我点点头,轻轻活动手脚。
“怎么样?”他追问。
“我找不到婴儿,但却送别了王老先生,并在临别之前聆听了他的很多教诲。”我回答。
张全中紧盯着我的双眼,似乎在揣摩我这些话的真实程度。
“我不会对你撒谎的。”我说。
张全中长叹:“我知道你不会撒谎,是现在情况太复杂了,我们已经无法应付。刚刚我试过用地听术勘查这间石室,发现下面十几米之处似乎藏着机关,不仅仅有婴儿的啼哭声,还有另外一个人的声音。”
“谁?另外一个人是谁?”我问。
“我听到的是梵文诵经的声音,所以我想,应该是三树。”他回答。
我心中一喜,如果三树还活着,我们这一边的力量就又加强了一些。
“还有别的发现吗?”我问。
“地听术只能听见声音,无法获得更多,我已经竭尽全力,却没有更多发现。”张全中回答。
“这已经很好了,我再试一试。”我说。
张全中走到石室的西南角,那个位置大概是在以石室中心为原点、南偏西四十五度的射线上。
“就是这里,就是这里……我虽然想不通其中的原因,但我明显地感觉到,十米之下,必有蹊跷。”他说。
我走到他身边,缓缓蹲下,双手按着地面。
如果我的天眼通、天耳通足够高明的话,就不只能听见声音,而且能看见影像。可惜,我的功力尚不太够。
张全中俯下身子,右耳贴在地上,闭上眼睛,凝神谛听。
足足过了一分钟,他眉尖一挑,低声提醒:“婴儿在哭,真的是在哭!”
我像他那样伏在地上,耳朵紧贴地面。
起初,婴儿的哭声十分微弱,仿佛隔着十几床厚实的棉被一样,大部分声波被棉被吸收,只剩断断续续的一小部分传入我的耳中。
我深吸了一口气,清空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想法,全心全意想着那襁褓中的婴儿。这是王家未来的希望,王老先生离去之前,仍然惦记着婴儿,放心不下。只要有一线希望,我都要把他平安地带回去。
后来,我听见了梵语念经的声音。
那声音也十分微弱,但却是因为重伤之下气血不足,所以无法提气发声。我和三树对话不多,此刻极力辨析,也只能隐隐约约地听个大概,无法完全确定。
“一定有机关进去,一定有!”张全中说。
我又听了一阵,婴儿哭声、诵经声便渐渐远了。
如果这甬道和石室是上下两层的,那么只要把亭子升上去,让开通道出口,我就能从那黑暗的深井里下探到底,去往下一层,找到婴儿和三树,把他们带回这里来。
“孩子,孩子——”王太太在昏睡中大叫,随即惊醒,“你们在干什么?我的孩子呢?我的孩子呢?”
张全中皱眉,用力挥手:“稍安勿躁,我们正在想办法。”
王太太无法安静,跌跌撞撞地跑过来,扑通一声跪在我身边。
“不要紧张,我们正在找线索。”我向她解释。
“我刚刚做梦梦到孩子饿了,要吃奶……”她低声说。
“能吃能睡的孩子,将来一定健康,一定有福气。”我安慰她。
王太太惨笑起来:“是,你说的很对,他将来一定有福气,一定能光大王家,让我们王家后继有人。”
这种情况下,除了说好听的话哄自己,也真的没有什么办法了。
“张先生,我想通了。”我慢慢地站起身,顺手把王太太扶起来。
“想通了什么?怎么办?”张全中问。
我有种预感,现在站在我面前的张全中,跟传说中的“江北第一神算子”略有不同。虽然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但我的第六感是不会骗我的。
“张先生,你带着王太太出去,乘着亭子先回地面。等亭子离开,我就继续往下,看能不能找到第二层。我们约定一个时间,你再把亭子放下来,带我们回去。”我吩咐。
情况如此混乱,必须要有人勇于做出牺牲,才能解决问题。我并不知道亭子向下还有多深,如果下面是无底深渊的话,我很可能就一去无回了。
“这样——”张全中再次皱眉,先摇了摇头,又摆了摆手。
“这样做实在太危险了。”张全中说。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说。
“必须得这样吗?必须得为了其他人牺牲自己吗?”张全中皱着眉问。
我斩钉截铁地回答:“这时候,如果我们不能挺身而出,奇术师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作用?江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这就是奇术师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张全中叹气:“好吧,我们试一试。”
王太太感激地说:“夏先生,我们全家人都会感恩你一辈子的,如果能救出孩子,你就是他的再生父母。”
张全中还想说什么,被我用眼神制止。王太太只是普通人,又处在精神萎靡的状态,没必要用任何语言去刺激他,
“现在,我们能确定的是,十几米之下一定有些蹊跷,你要向下面去,肯定危险重重,还是量力而行吧,对不对?”张全中问。
我笑着点头,不再回应。
奇术师所到之处哪里没有危险呢?如果世界上到处盛开和平之花,没有杂草荆棘,那样的话,奇术师这个职业就不存在了。正是因为有危险,这个世界上才诞生了那么多奇术师,铲平邪恶,消弭危险,让阳光重新洒满这个世界。
“走吧。”张全中对王太太说。
王太太点头:“好好,我们这就走,一切拜托夏先生了。”
我们离开石室,沿着甬道向外走。在每一个转角,我和张全中都停下来,俯身勘察地面情况。婴儿的哭声和诵经声都很微弱,时有时无,时断时续。
“我猜,诵经的人是三树,他也快死了。”张全中说。
这句话虽然很不好听,但这是实情。
“我们必须得抓紧才行。”我说。
张全中自言自语:“王老先生隐居此地数十年,他的才华全部都被埋没了,真是一个巨大的人才浪费,可惜呀可惜!”
我注视张全中的脸,想起“江北第一神算子”平生的精彩事迹,无论如何跟眼前这张脸对不上。既然张全中的身份有问题,那么静官小舞呢,是不是也有问题?这样一来,他们做过的事甚至他们的爱情传奇也都是有问题的,我们之前一起经历过的事情即将全部被推翻。
这样一想,真让人疯狂。
“在想什么?”张全中问。
“我在想,王老先生布下这么一个局,难道只是为了让婴儿遭遇危险吗?深井、甬道、石室,到底是为什么人准备的?是你我吗?还是另外的某个人?”
张全中无法回答,怔怔地看着我。
“走到现在,你我大概都忘记了初心吧?”我又问。
“当然没忘。”张全中摇头。
“你的初心是什么?”我问。
张全中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回答:“我唯一的初心,就是跟小舞天长地久,永相厮守。”
他和静官小舞的爱情传奇曾经深深地感动了我,可是,如果那一切都是编造出来的,还有什么意义吗?
“夏兄弟,你到底想什么?到底想说什么?”张全中问。
“我只想好好地活着上去,让所有的人,该活的活,该死的死。张先生,等结束了这里的事,我们应该好好聊聊。”我回答。
张全中有些错愕,但随即掩饰:“没错,好好聊聊。”
我们走到甬道入口,张全中领着王太太继续向前,站在亭子顶上。
“两小时后,亭子会下来。”张全中说。
“两个小时足够了。”我回答。
张全中向身边的王太太看了几眼,忍不住开口:“夏兄弟,凡事量力而为,不要一意孤行。奇术师虽然有为国奉献的责任,但是,只有活人才能承担责任,如果你死在无底的黑暗里,谁都不会领你的情。天下大事那么多,我们得保住这条命,去为国家做更重要的事。”
他的这种说法,好像是白道官场中人的口吻。
“谢谢张先生的叮嘱,我心里有数。”我说。
王太太精疲力尽,无法开口争辩,但脸上挂着惨淡的笑容,眼睛里充满了乞求,让人不忍直视。
“二位放心,我会尽力的。”我说。
亭子开始上升,我探出头去向上看,很快那亭子就无影无踪了。
我攀着石壁向下,大概下降了十三米左右,便看到了一个透出亮光的洞口。果然,甬道分为两层,我和张全中进入上层的时候,亭子里的三树和婴儿就进入了下层。
很快,婴儿的哭声、诵经声清晰地传入我的耳朵。
我加快速度,进入那条甬道。
甬道顶上也嵌着夜明珠,其走向跟上层的一模一样。所以当我走到甬到尽头,便看到了一间同样的石室。三树靠着石室入口坐着,左手抱着婴儿,右手按在太阳穴上,垂着头,艰难地念经不止。
婴儿真的饿了,一边哭一边挣扎。
看这种情形,如果没有外援,他们两个都得死。
我跑过去,先把襁褓抱在手里,用手扣住三树的肩膀,低声问:“你还好吗?”
三树已经无力抬头,**了一声,用一串藏语经文回答了我的问题。
“我们很快就能上去,找最好的医生帮你疗伤,坚持住,一切都会没事的。”我说。
“这里是我……最后的归宿,就是这里,花开在枝头,你也在树梢,枝干迎风立,根须……土中绕,不要管我,我已经找到了……最好的地方……”三树断断续续地回答。
我不禁有些犹豫,普通人无法理解修行者的思维。试想一下,在土葬的年代,遗体埋得越深,给后代带来的福泽就越厚重。所以,古代大户人家讲究厚葬,如果没有这样一道深井,谁都不可能葬在这么深的地底。
“我们还是上去再说。”我说。
三树无法抬头,右手垂至地面,用食指在地上写着。
我看清了,他写的是一个“禁”字。
“我在这里,一动都不能动,用这道符封印一切。”他说。
我们所处的地方是石室的入口,如果有了这道禁止符,那么石室里的一切都会被封住,灵气和力量都不会外泄,永远保持,如同真空。
这间石室里没有书架,更没有古籍,四壁上画着各种彩色图画。
我定睛看了十几秒钟,明白那些图画都是画在墙上的唐卡。唐卡出现之地,一定跟藏传佛教有关系,三树来自甘丹寺,对唐卡是再熟悉不过了。这样的话,似乎王老先生真的为三树准备好了归宿。
“你确信是这里?不离开?”我问。
“我当然确信,深信不疑,甚至能够确定,我一生下来,就是为了走到这一步。你带婴儿走,什么都不要管。”三树说。
“可是,从人道主义上说,我必须带你走,不能把你一个人丢在下面。”我说。
“何为人道主义,何为天道主义?在我们藏传佛教修行者来说,生和死,不过是两间屋子,走到这间,走到那间,没有任何区别。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忽略生死的门槛,想生就生,想死就死,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我是一个愚笨的修行者,为了走到这里,已经错失了很多一飞冲天的良机。好啦,不要劝我了,再劝下去,也许我们就反目成仇了。”三树说。
“你先抬起头来。”我吩咐。
三树用力将后背抵住墙,双手撑着地,艰难地抬头,面向着我。
他的眼中突然出现了奇怪的光芒,眼珠连连转动,上下打量我,仿佛看见了一个陌生人一样。
“不认识我了?”我问。
三树来不及回答,一手撑墙,一手撑地,从坐姿变成了跪姿,向着我深深地拜下来。
我微微一惊,低声问:“大师,你在做什么?”
三树一连磕了十几个头,额头碰地,咚咚有声。
我单手搀扶他,他却纹丝不动,仿佛已经粘在地上。
“大师,起来说话。”我大声说。
三树诚惶诚恐地抬头,以一种无比虔诚的语调轻轻回答:“世尊,我身份低微,不敢跟您平起平坐。”
我在自己脸上抹了一把,知道事情有异,但仓促间并不理解三树为什么要这样说。
“世尊,这里环境太差,连个座位都没有,真是惭愧。”三树说。
我看着他,不敢贸然开口,以免惊吓到他。
“世尊,自从坠入黑暗,我已经诵经五百次,期待您来拯救。您果然来了,这是信众的荣耀,感谢师尊。”三树说。
我知道,如果不是他发生了幻听幻视,那就肯定是我的外表发生了变化。现在,我不会忙着否定一些事,也不用径直承认,还是等三树继续说下去,把他的心里话都说完。
“世尊,时至今日,我有一事不解。菩提树下斗经之时,同门弟子问我,灵魂与肉体哪个更重要?行善与作恶哪个更重要?艰难活着和死后永生哪个更重要?维护师门和惩恶扬善哪个更重要?当时,我做了最浅显的回答,所选的答案,是连三岁孩童都知道的。实际上,这么多年,我一直在思索,问题简单,但是答案不简单。我想通了这些问题,我就死而无憾了。世尊,请为我解答?”
斗经是藏传佛教修行的一个重要环节,的确如三树所说,这些问题,表面看来十分简单,但是细细思索,其答案越是复杂。就拿最后一个来说,维护师门是保全师门的利益,可是,在维护的过程中,首先要分清恶与善,假如维护师门的行动是恶,那么这种维护还有意义吗?所以,维护师门和惩恶扬善很多时候是有冲突的,作为修行者,三树当局者迷。
“善恶在你心里,维护或者诋毁,也在你心里,跟着你的心灵指引去做。这是自我的最高境界,也是最正确方法。修行也是人生,并非脱离了人类世界的空中楼阁,用凡人的心理去思考,用智者的手段去提升,这才是你要做的。有些问题,是湍流中的柱子,硬撞上去,必定船毁人亡。这种时候,你就得灵活变通。”我回答。
三树的状态异常虚弱,看起来应该支撑不了太久了,但是,他的眼中始终燃烧着火苗,并未向命运屈服。
襁褓中的婴儿,不再哭泣,也不再打扰我和三树的谈话。
“世尊,如果我此刻死去,是不是可以回到最初?”三树问。
“未知生,焉知死。”我说。
生命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无论藏传佛教还是汉传佛教,都没有将其研究透彻。恰恰相反,随着科技进步,人类社会发展增速,对于生命的结构研究越来越细致。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生命被无限细分,构成了一个巨大的迷宫,无论是神经元还是DNA,都让所有生物科学家们沉迷其中,每一次细微的发现,都让他们欣喜若狂。渐渐的,生物学家也迷失了,研究方向混乱,找不到初心。
三树希望转世投胎,获得一个崭新的自己,这并不容易,
“世尊,我在甘丹寺第三次闭关修行时,已经看到了今日外面那口深井,通向地核深处,人跳下去,直达岩浆火海,最终灰飞烟灭。普通的修行者无法达到虹化的境界,那么这种离开世界的方式是否也等同于虹化?”三树问。
在所有的藏传佛教典籍记载中,虹化是最美好的离世方式,没有第二种死亡模式可以相比。可是,藏传佛教僧众超过数百万人,能够达到虹化的不足万分之一,而且这种变化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并非人人都有这种荣幸。像三树所说,跳下深井,在岩浆中灰飞烟灭,这是毁灭,不是虹化。他自己的修行已经走火入魔,完全进入岔道。
“还是放弃不切实际的想法,回去藏地认真修行。”我说。
“我已经到了这里,到了自己梦到的地方,等于是到了生命的尽头,不会在回转了。世尊,现在只想请您给我一个肯定的答复,此时此刻,我能获得什么?”三树锲而不舍地问,
我摇摇头:“或许一无所得,或许什么都不会发生。你是卓有成就的修行者,不是新手,对于这种结果,该早有预料,既然如此何必强求?三树,结束这里的事,我们带着婴儿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