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二百五十章 城市作战装备
救援的队伍在迅速组织,除了这个满编的部队之外,还有没有出动的游骑兵,三角洲部队的战士,阿帕奇直升机也终于被调动起来了,他们组织起来了几百人的救援队伍,带着雷霆万钧之势,向着城市进发了。
“他们要是早点能够出动就好了,还是太晚了,而且,他们在这里,也没有重装部队,连装甲车都没有。”秦观等人看了一天,现在都在端着盒饭,一边吃饭一边看,同时还在点评一番。
“ 是啊,只靠着悍马车,根本就不行啊。”一旁的特种部队的战士,也都在点评着。
不同的作战任务,需要的武器装备是不同的,现在他们打算是冲进去,硬碰硬了,而在这种巷战之中,需要什么武器?
很多人都以为坦克是在野外推进的时候使用的,现在这种巷战,根本就没什么用,但是实际上,巷战中,坦克也有很大的作用。
毕竟,坦克正面的装甲还是很厚实的,普通的火箭筒绝对穿不透,甚至就连侧面都穿不透,坦克强悍的炮火,却能够给对方带来可怕的杀伤力。
比如说,在对面的建筑里面,有一名狙击手,借助着建筑物的掩护来偷偷地开火,己方知道对方在附近,却不能明确知道在哪里。
有了坦克,就不用这么纠结了,直接一炮轰过去,把整个建筑都轰塌了,对方跑的慢,直接就被活埋在里面了。
如果没有坦克,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才能够干掉狙击手。
但是在近战中,只有坦克,没有步兵配合是不行的,否则的话,燃烧瓶这种古老的武器都可能会用出来,而步兵,就需要有步兵战车。
“在城市里面作战,需要重型步兵战车,装甲要足够厚实,要能够抵挡住12.7毫米的机枪弹的射击才行。”秦观也跟着加入了讨论:“现在我们的装备序列里,这方面的确是个空白,看来以后是需要在这方面多发展了。”
要说城市作战最有经验的,绝对是大卫国了,他们主要的战斗都是在城市里面打响的,而他们对于步兵的防护,也是最用心的,甚至就连缴获的59坦克,都被改造成为了重型步兵战车。
防护力要够厚,在城市中,一般来说威胁最大的就是12.7毫米口径的枪械了,只要这种枪打不透,在步兵战车里面呆着就是安全的。
至于火箭筒,可以用格栅装甲来提前引爆,看看那些鹰国的装甲车,后世在打巷战的时候,外面都是挂着栅栏的,就是这样的作用,压电陶瓷片直接在栅栏上引爆,这样就把爆炸的威力给格挡在外面了。
至于这种最普通的悍马越野车,在国内对应的就是北方猛士,作为一种军用的高机动性越野车,是不适合应对高强度的城市作战的,装甲太薄弱,底盘也不能防地雷,几乎战士就是裸奔打仗的。
国内现有的步兵战车,大部分都是轻便的轮式步兵战车,毕竟造价便宜啊,速度还快,油耗也低,这种专门的巷战使用的重型步兵战车,看来以后也该涉足一下了。
毕竟,在以后的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大规模的武装冲突是不可能出现了,小规模的城市内的战斗时常发生,对这种步兵战车,需求量是很大的,汉国或许还能打开一定的市场的。
秦观带着这样的想法,做出了下一步的发展的计划,当然,以现在汉国的技术来说,只要秦观提出设想,很快就能做出对应的型号来,推向市场。
嗯,市场销售对象呢?鹰国军队,如果鹰国人大量采购己方的步兵战车,那一定是赏心悦目的。
现在考虑这个还早,先看看鹰国人最后的战斗吧。
此时的鹰国人,绝对是相当狼狈的,胜利似乎来的很容易,就在撤退的时候,却陷入了一场苦战,整个城市,此时虽然是夜里,却和白天一样,各个路口都燃烧着轮胎,不时还有枪声传来,城市的夜空都闪亮起来了。
“快,快,快!”比尔-大卫中校在一辆悍马车上大声地催促着,此时,他们已经进入了市区,而零星的抵抗已经开始了。
“哒哒哒。”机枪手操作着机枪,干掉了一旁的建筑物上准备拦截他们的敌人,那些人到死也没有明白是怎么暴露的。
进入夜间之后,鹰国军队装备的夜视仪,终于算是发挥作用了,他们开始逐渐占据主动权了。
最前面的车辆撞开了路障,给后面的部队打开一条通道,后面的每一辆车上,都会时不时地响起响声,向着两边,向着前后发起攻击。
天空中,阿帕奇直升机也在提供护航的任务,它的两侧的短翼下,突然就冒出来了火光,嗖嗖嗖的声音中,三枚火箭弹飞向了目标,接着,一座楼房的房顶就炸开了,那上面的十几名的武装人员,在爆炸中飞上了天。
白天的时候,他们靠着勇猛,压制着鹰国人抬不起头来,现在,在鹰国援军的赶到下,在绝对的武器装备的优势下,鹰国军队终于开始占据优势了。
救援车队轰鸣着,向着城市的中心前进,向着依旧在抵抗中的战友前进,而此时,直升机飞行员麦克-杜兰特,正在无力地拔出手枪自卫着。
他的直升机是在日落前被击中坠落的,当时几名同伴侥幸逃生,和他一起想要冲出去,但是,身边的人越来越少,手里的武器也越来越少,现在的他,只剩下这样一把手枪了。
在这种战场上,手枪仅仅具有象征意义,他咬着牙,躲在一个倒塌的断墙后面,当射出最后一颗子弹的时候,身后,已经出现了十几名武装人员,将他团团围住。
杜兰特扔掉了没用的手枪,然后,这些人冲上来,对他拳打脚踢。杜兰特在地上打滚,使劲地抱着自己的头,他不知道自己接下来会面临什么,或者会比死亡还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