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孙坚霸交州
金银铜矿的出产量,可以说是大汉共和国和大汉帝国最大的短板。他们或许可以通过贸易,获得外国那部分的贵金属收入,但也基本上是杯水车薪。
新币发行数量不足,再加上之前经济危机造成的政府信用缺乏问题,使得重新发行的新币,在百姓那边的认可度并不高,若非贵金属含量还算足,且针对政府采购强制要用新币进行阶段,民间持有量的确不高。
反之,有了金瓜石金矿的补充,在短期内华夏共和国的新币数量迅速提升,这就直接使得其新币迅速占据市场,成为了华夏大地主流的货币单位。
在这次假币危机之中,华夏共和国也赚了一大笔的资金,虽然这种金属货币比不上纸币的利润更高,但随着交易的进行,利润逐渐提高到了400%的利润,足以让任何人疯狂。
两个国家就如同奶牛一样,借助这次假币事件,大量的原材料不断供应给各个厂家。这最大限度的压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利润,也带动了税收。
有了钱的企业进一步研究更先进的技术,又或者扩大经营的规模,于是产量进一步提高,迅速抢占市场。偏生其他两国不少企业,都因此这次经济危机倒闭,使得华夏共和国的商品迅速抢占市场,有着铁血盘龙旗标志的商品,已经被华夏人民所认可和接受。
这种情况,使得原本就处于低迷状态的大汉共和国,自然是雪上加霜。近段时间,更是有些商家为了减少成本,所以使用了比较差的原料,使得品质也跟着下降,两国之间的品质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
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质量好,价格合适的商品,当然才是挑选的首选对象。
大量商品的积压,使得不少企业又面临着倒闭或者缩小规模的趋势。这意味着大量的百姓会失业。好在这年头土地并不缺乏,没办法工作,开垦几亩地也好歹能活下去。
依然有很大一部分懂得思考的百姓,甚至一些小世家,已经意识到大汉共和国的无能。他们选择离开,免得什么时候再遭遇一次这样的经济危机。国家根本没有对经济危机的处理能力,宣传工作也不到位,甚至拉仇恨的手段也并不高明,于是他们对政府就没有信心。
别人或许可以相信,那些世家门阀的宣传,但他们本身有不少就是这次危机的直接受害者,对他们本质已经是看穿了。
他们开始南迁,或进入荆州大汉帝国境内,因为这里后续处理工作做得不错,百姓的生活迅速就稳定了下来。甚至政府紧急修建数条公路,数座水坝,使得就业率和原材料的需求迅速提升,又针对本国的企业进行一定的税收减免,终于是让经济稳定了下来。
少数人选择进入军政府那边,他们本身就是破产百姓,据说军政府以民为本,维护百姓的利益,于是就留下来,毕竟这里距离中原也不远。
还有很大一部分人,直接来到了华夏共和国境内。原本以为这里是蛮荒之地,至少世家们一直宣传这里是蛮荒之地。但真正来到这里,哪怕是进入庐江郡之后,就发现这里其实也并不蛮荒,而且越往南越繁荣,少数人甚至来到了桃源市这里打拼,看到了经过了第四次扩建的这座城市后,惊叹其繁华程度不亚于雒阳和长安!
经济危机的余波,自然也波及到了荆南和交州,两地本身就没有自己的货币。大汉帝国已经放开了对南四郡和对交州的贸易,是故大量的新币也流入了这两个地方。
这次的危机里面,杨浪也专门针对交州和南四郡投入假币,还不是小数目。每次都采购一大批的物资,包括了硫磺、硝石和石灰石等,每种都是大宗采购,以金币结算。最后给出去的肯定是大汉帝国的金币,而且品质越来越糟糕,含金量越来越少。
最后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两个势力的经济自然是直接被破坏,大量的商人破产。而这些商人的背后,往往有一个偌大的世家,比如交州最大的是商会,其实本身就是士家的商会,其次便是刘璋麾下的商会。
两个势力,都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大汉传统统治模式,换言之就是粮本位模式。最多是鼓励经商,并且给予一些免税政策什么的。粮本位到底已经不存在,就算是孙坚和刘璋也必须要承认这点,所以为了家族的繁荣,甚至是治下的税收,他们也得发展商业。
只可惜他们本身没有多少技术,所以只能去做原始的材料供应商。他们以为大量供应原材料,也能够为他们赚取大量的收入。
实际上别人就算收了一车几百斤的棉花,只需要反过来倾销一匹精品棉布,说不得就把这笔数给填补回来了?问题是,几百斤的棉花,只能纺织一匹精品棉布吗?于是,最终吃亏的其实还是这两个势力,只是他们还不懂这个换算公式!
其实这些都无关了,在真正的大事面前……此刻的孙坚府邸之中,就来了个客人。
下人拿着名刺前来通报,孙坚在看到名刺上的名字之后,居然亲自出面相迎,看到来者,欣喜的行礼说道:“威彦先生,能有劳你来一趟长沙,孙某不胜荣幸!”
来者便是如今的交州别驾从事,仅次于刘璋的存在,更是在交州有着很大影响力的士燮。他本身就是交州苍梧郡治所广信县人,士家在交州经营时日已久,交州又地处偏远,所以世家抱团情况比益州更加严重,是故在这里士燮的话事权,某些情况下只怕比刘璋还要高得多。
“看了孙将军(孙坚去年被刘辩封为镇南将军)的书信,老夫也没办法继续沉默下去。”士燮今年已经六十五岁,在这个时代自称老夫也并不奇怪。
早些时候,孙坚就曾经去了一封信,告诉他如今刘璋年纪还太小,对经济把控并不到位。关键还不断重用外地的士人,压制本地士人,长久下去交州本地的士人,除了少数人才哪里还有出头之日?
好吧,实际上那封信的确是这个意思,但字里行间还真没有半点这个意思。真要拿去刘璋那里告发,且不说他随时可以否定;就算刘璋真打算要追究,以孙坚如今半独.立的状态,还真不怕他发难。
实在不行,直接封锁交州往北的所有出路,组织南来北往的商队,让其困死在交州也不是不行。别的不说,只需要封锁三年,交州的世家绝对会起来把他给推翻。
除非,交州继续回到那粮本位的时代,依靠着出售粮食,就能够过得非常滋润的时代。可问题又来了,就算有粮食,卖不出去该怎么办?其实大家都明白,已经是回不去了!
“威彦公此言差矣,说得好像孙某在挑拨离间似的?”孙坚似笑非笑的回道,士燮的反应早在他的预料之中,张昭已经为他安排好了一切应对的方法。
甚至于那份书信,其实都是张昭描述,孙坚抄写。若没有张昭这个文人,要写出如此纯净,但却充满了暗示性的书信,可不容易。放眼望去,整篇文章几乎都是在歌功颂德,赞扬刘璋,后者若看到,说不得还要向孙坚亲近一番。
“此处没有别人,孙将军有话直说无妨!”士燮无语了,这个武夫什么时候也会玩内涵了?心里也清楚必然是有高人相助,说不得别人就在那里看着,索性也懒得废话下去。
“交州是交州人的交州,威彦公以为然否?”孙坚笑吟吟的问了句。
“然!”士燮必须要承认,交州人尤其是交州世家,在当地辛苦开拓了好几代,花费了不知道多少心血,才驱逐了当地的蛮夷,打下了这份家底。
刘焉和刘璋两父子上位之后,却是招募了不少的山民,又通过提拔外地的士人来制衡他们当地的士人,官府的职位就那么多,别人多拿了一个,那么本地的士人就少拿一个。交州的士子的确不多,但也容不得被这样区别待遇!
更别说近几年,他们已经努力进行启蒙和开设私立学院,致力培养能为他们所用的士人储备。只是刘焉他开设了好几个学院,培养忠诚于他的士子,仗着自己是刺史,有着交州的税赋作为便利,若非有一支完全忠于他的军队,只怕士燮他们早就要推翻他了。
“我霸交州,交州将是交州人的交州!且威彦公之才,担任交州刺史,其实绰绰有余!”孙坚给出了交易的条件。
“哪里哪里,威彦不过一酸腐文人,还要多多仰仗孙将军才对!”士燮显然是上钩了。
一场黑暗的交易就这样出现,士燮掌握着交州的民间舆论权,而孙坚手中却有兵权。两者狼狈为奸,交州改朝换代自然也不是什么问题。
公元193年5月,孙坚发动对交州的战争,士燮引动交州兵变,呼应孙坚的南下。刘璋麾下老臣邹靖无力弹压,最后只能带着刘璋,及其子嗣乔装改扮,离开交州。最终在两个月后才狼狈逃到了长安,以汉室宗亲的身份,接受刘辩的安置。
士燮本来以为,孙坚上位后会让他成为交州刺史,却不想孙坚却是以他身为刘璋麾下,却公然挑动兵变为借口,直接就将其斩杀。好在也没有为难他的几个儿子,没有收走士燮的家产和田产。
这根本不需要他动手,实际上孙坚接待的交州世家,从一开始就并不只有士家。
士家在交州作威作福也有些年月,却不想本来别的世家多少对其也有点怨念,于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他的田产家产就被其他世家联合侵吞完毕,不少人因此上位,士家人男子几乎都死去,女子也几乎沦为歌女舞姬。
两家的商会资源被瓜分,孙坚自然是最大的获利者,但其他世家也得到了不少是毛利。大家都成了丑陋的分赃者,但也因此消除了所有的隔阂,成为了真正的‘自己人’。
孙坚因此,彻底坐稳了交州这片区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股势力。居然也是学着吕布,建立了交州军政府,但走的却是资本主义的道路。(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