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一章:借机反戈
两年多没见,谢正显得有些拘束,和徐谦似乎有一种淡淡的陌生。
毕竟这几年来,徐谦水涨船高,地位急速增长,反观谢正却一直都在原地踏步。
徐谦倒是一如既往的热情,将谢正迎入后院的花厅,笑道:“近几日忙,实在是抽不开身,所以一直都没有拜会,只是你我算是半个兄弟,这些客套的虚礼自然也没必要讲究,是了,恩师的家书我已命人送去了府上,不知你看过了没有?”
谢正颌首点头,道:“家父在信中说身体还算硬朗,我也放心了一些。”
侍女们上了茶来,徐谦叹道:“我在浙江的时候,时常聆听恩师教诲,而恩师现在对我还算放心,可是对师兄反倒不放心了,说是你孑身一人在京师,身旁既无人照料,又怕你吃亏,恩师年纪大了,免不了要唠叨这些。”
谢正连连点头,犹豫了一下,道:“今日来拜访师弟,是因为翰林出了个怪事,方才内阁突然寻了许多侍读和学士去,说是要草拟什么章程,可是唯独没有叫上师兄和典库的刘侍讲,我觉得有些蹊跷,因此打听了一下……”
这刘侍讲是翰林院出了名的王学门人,叫了这么多人,唯独漏了他们两个,而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和徐谦有关系,谢正又不是傻子,当然觉得不对劲,他娓娓而谈地继续道:“后来才晓得,原来是要草拟关于户部的章程,我又听说此前你去过内阁,递了税改的奏书上去,想来这事和你有关,内阁和户部的一些内幕,我也晓得一些,生怕他们对你不利,所以提前来告知一下,让你做个准备。”
徐谦哂然一笑道:“你还真猜对了,这确实是和我有关。”
谢正急切地道:“既然如此,想来徐师弟已有应对之策了?”
徐谦笑道:“没有。”
“没有?”谢正疑惑了。
徐谦道:“明日便是廷议,内阁肯定要借鉴我的章程自己草拟一个章程出来,只不过……他们非要如此,我也没有办法,胳膊毕竟是拗不过大腿的。”
谢正愕然道:“可是……可是既然如此,为何师弟还要将章程送到内阁去?若不是这份奏书,内阁只怕也不会借机……”
徐谦微笑道:“其实我的意思就是让内阁反戈一击,他们要否定我的章程,就必定要有一个新的章程出来,是不是?”
谢正点头。
徐谦又道:“这个新的章程不但要发泄他们的怒火,还要揽权,对不对?”
谢正又点头。
徐谦正色道:“可是我料定,他们的章程走不通,商税说来简单,可是想要征好,却是不容易,他们既然非要捋起袖子来试一试,那么就不妨试一试也无妨,到时候若是碰了壁吃了亏,最后还是我来收拾局面。”
徐谦倒是回答得颇有信心,他不好看杨廷和和杨一清,这倒不是因为这二人水平不如徐谦,事实上论起施政水平,徐谦连给他们提鞋都不配。
只是大家各有所长,在税制方面,徐谦有上千年积累的经验,而户部征税,其实和新政也息息相关,内阁那边对新政的了解,只怕还比不上徐谦的一根手指头。
徐谦倒是不疑谢正,道:“所以,内阁的税改必然不能维持,到了那时,就不得不采用我的办法。”
谢正长出了一口气,道:“原来师弟早有了布置,倒是我这师兄多心了。”
徐谦心念一动,道:“师兄近来对王学也有兴趣?”
突然问出这么一句话,是因为谢正消息如此灵通,一个人消息灵通无非有两个原因,其一是身居高位,得到消息的渠道比较多,就如内阁的两位大人,就如徐谦,他们的身边都不知围绕了多少耳目,任何地方,稍有风吹草动,他们都能嗅出味来。而另一个原因就是关心,当一个人关心起某事时,就会多方打听,总能得到一些讯息。
谢正作为侍读学士,主持史典,这些事,本不是他关心的,可是偏偏他能从一些不同寻常的事中观察到一些信息,可见他对党争的事颇为热心,而他能立即找上自己,告知消息,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二人乃是同门兄弟,另一方面,多半谢正已经成了王党。
其实这很好理解,谢正也是浙江人,身边的一些同乡以王学官员居多,大家都在京师为官,三天两头的走动,耳濡目染之下,不被影响才怪了。
谢正显得有些扭捏,最后道:“读了一些王尚书和王先生的书,颇有几分体会。”
王尚书说的是兵部尚书王守仁,后头那个王先生,则是徐谦的好队友王艮。
徐谦微笑,道:“其实恩师对王学并不喜欢,可也不排斥,想不到师兄竟是研读起来了,这样也好,你我同门师兄弟,想到一处也是好事,你在翰林这么久,一直没有历练的机会,若是有机会,我一定想办法把你从翰林弄出来。”
自己的前途居然要依仗自己的师弟,谢正老脸不由红了,不过徐谦是户部尚书,他既然说了想办法,想来也是迟早的事,谢正毕竟还处在风华正茂的年龄,连四十岁都不到,正当壮年,在翰林已经呆了十几年,换做是谁怕都腻歪了,此时心里不由一喜,道:“我也想出来尝试做一些事,师弟能帮衬,那就再好不过。”
晚饭的时候,谢正在徐家用过了饭,这才打道回府,而徐谦亦是无话,次日清晨先去了部堂一趟,随即内阁来了人,请他入崇文殿廷议。
坐上轿子,徐谦轻松淡然。
他之所以这么急着上那份章程,要的并不是现在就手握户部大权,等的无非是今天而已,单凭他现在的能力,想要完全按着自己的心意去主持户部是不可能的,只有先等到内阁碰了壁,他才有这个机会。
到了崇文殿,里头已经有许多人在等着了,嘉靖并没有来,因为这不是常例的廷议,此时杨廷和坐在上首左侧的位置,阖目不语。倒是其他人见了徐谦,纷纷动容,有人窃窃私语,有人拼命咳嗽,有人负手冷笑。
而这些人,多是来自于吏部和工部,其中还有几个都察院的官员。
杨一清也想表现出几分淡定,只是见了徐谦,还是不免大为光火,他冷冷一笑,道:“咱们的徐部堂来了,既然来了,那么廷议就开始吧。”
徐谦颌首点头,环顾四周,道:“诸位大人,不知本官的章程,大家可看了吗?”
大家都不吭声,并没有显示出积极的配合。
徐谦只得道:“若是诸位没有看,那么就请诸位看了再议吧。”
那工部尚书正色道:“已经看了。不过有几个疑问,还请徐大人指教。”
徐谦道:“大人请讲。”
这工部尚书郑冲道:“你的章程里头,通篇都是户部如何如何,老夫敢问,咱们大明朝,莫非只剩下了户部,何以除却了户部,这么大的事,反而和其他部堂寺监没了关系。就说工部吧,按理说,各省要以动工的名义索要银子,无论是治河还是修桥铺路,莫非都不必经过工部,那么朝廷要工部做什么?”
徐谦解释道:“以往呢,是户部不能做主收支,这收呢,全赖地方官府,户部却是做不得主,至于支呢,又看其他各部,结果如何?结果就是收支往往不能掌握,收支不平,已是老大难的问题,弘治朝如此,正德朝也是如此,可是从前,还是勉力维持,只是如今,却已经难以为继,诸公想必也知道,户部眼下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若是再不改,将来必定遗祸无穷,所以本官思虑再三,才想出这个切实可行的办法,为的,无非就是解决眼下的困局而已,户部精通钱粮算计之道,收支的权利统统收到户部,使户部能及早有个预算,不至于向从前一般,卯吃寅粮,今日不知明天的事,最后的结果就是年年亏空,年年填补,缺额越来越多,问题也越来越多。”
徐谦说得恳切,可是不以为然者却大有人在,其实大家都不是傻子,多多少少,大家都晓得徐谦说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弘治朝的时候能维持,正德朝的时候也能维持,可是现在是真正的山穷水尽,又足足欠下了千万纹银,加上这几年的开销日渐增多,可以想见,将来的问题,只会越来越大,而徐谦一方面着手收取商税,而另一方面呢,却是收拢收支之权,前者是开源,后者是统筹,假若当真如此实施,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可是工部尚书却还是冷笑一声,道:“是吗?可是老夫不这样看。”
……………………………………………………………………………………………………………………………………………………
要带着媳妇和孩子去媳妇娘家一趟,一千多公里,所以这两天只能两更,请大家能够谅解。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