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极品
原主记忆里,这老太太姓周,原主的奶奶,是个自私又偏心眼到没边儿的主,原主没少挨她的棍子。
嫁给原主的爷爷顾全福以后生了七个孩子,活了五个,一个闺女四个儿子,原主的爹男娃里排行老二。
闺女顾大花年龄最大,早就出嫁,生了两个儿子一个闺女。
老大顾大江,年三十九,娶妻陈氏(陈菜花),生了三儿一女。大儿顾来金现年十九,娶妻胡氏,育有一女;二儿顾来银十六岁;三儿顾来财十二岁;女儿二丫,十五岁。
老二顾大海,年三十七,娶妻李氏,只生了一子,顾来田,十四岁。
老三顾大河,年三十四,原主的亲爹,娶妻张氏,生了六个娃子,活了四个,原主顾盼儿,小名大丫,排行老大,十六岁,三丫望儿十一岁,四丫留儿九岁,最小的是儿子六岁,本来取名顾来钱,出身秀才家的张氏死活不让小儿子用这名字,改成顾来宝,又因给三个女娃起了大名,被婆婆周氏记恨上。
老四顾大湖是老来子,年十八,娶妻柳氏,育有一子顾来文,未满一周。
门外还在嚎着,原主的爹娘劝一句能被老太太指着鼻子骂上十句,翻来复去都是好吃懒做,扫把星,坏下水这些粗鄙不堪的话。老太太能着呢,骂完一圈的脏话还能不带重复的,战斗力不是一般的强悍。
原主昨天盖了个盖头,裹了块旧红布,被嫁到这家来。
说起来也好笑,原主是个脑子不太灵活的,听说是张氏快要生了老太太还让去割猪草,猪草没割完蹲着就生了,出生时没人接着,脑门先着地给摔的。十六岁了也没人来提亲,力气大,能吃,有时吃不饱就要抢食,常常挨打。还因为是个脑子不灵活的没少让外人笑话,早就琢磨着哪有娶不上媳妇的,给嫁了去。
隔壁家也姓顾,孤儿寡母的,靠着安寡妇刺绣为生,加上儿子顾清因为早产的原因身体一直不好,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好不容易挨到儿子顾清十三岁,安寡妇累出了病,连着顾清也急出了病,母子二人顿时就觉得活着没盼头了。
本来同姓之间一般是不嫁娶的,可事情就是有那么巧,原主的弟弟顾来宝生了病,偏心眼的奶奶不乐意给钱看病,正好听到有人给隔壁家提议冲喜,便琢磨着把原主嫁过去,既换了银子给顾来宝看病,又解决了这傻大丫的问题。
周氏想得很美,大丫虽然是傻了点,但力气大,干的活顶得上一个成年男人。反正也是个傻的,胆子又小,到时候吓唬一下,该干活的时候还是回来干活,到吃饭时候就到隔壁去,等于免费得到一个劳力。
安寡妇虽然嫌弃顾大丫人傻,可耐不住人劝,说大丫虽然傻了点,可干活勤快,而且体质不差,定是个好生养的。儿子顾清是个病弱的,自己又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病没。娶了傻媳妇好歹留个香火,算是给孩子他爹个交代,也就认了这门亲事。
顾清并不愿意娶个媳妇,不说这媳妇是个傻的,还比自己大三岁,可见自个娘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也就咬牙应了。
谁知道刚成亲第二天,媳妇娘家就找了上来,气得母子二人差点背过气去。
这两家结亲在村里成了个笑话,没见过哪家嫁娶这么简单的,不办酒席不说,连个亲朋也不请,就自家人敲盆敲锅,盖个旧盖头拜个堂完事。
这不,才结亲一天,娘家就找新嫁娘回家干活了。
不止当奶奶的来吵闹,大伯母陈氏也来凑热闹,在门外说得唾沫横飞,不止抹黑顾大丫,还把人家孤儿寡母说成只剩下一口气的,还不得好死地想拖累老顾家,祸害了顾大丫不说还想祸害老顾家。
看热闹的人挺多,就是没有帮说话的,没人乐意去得罪老顾家。
老太太周氏骂完儿子儿媳,又指着亲家鼻子骂了一通,才再次拍门,大有顾盼儿不出来给她干活,就把门给拍烂了的趋势。
顾盼儿要疯了,还没有完全接受自己穿越了的事实,就被这些糟心事弄得浑身不得劲,顿时又躺不住了,再次从床上跳了下来,几步冲到门口,将门拉开。
门‘吱呀’打开,声音显得十分刺耳。
周氏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扶住了门墙,身体歪了歪愣是没再栽倒。
顾盼儿鄙夷地看了一眼周氏,然后朝四周扫了一眼,沉下脸阴恻恻道:“吵够了没有?”
吵闹声戛然而止,被顾盼儿那不带任何感情的戾眼瞥过,众人都觉得遍体生寒,生生打了个冷颤,不自觉地退了几步。
这顾大丫是个拎不清的,力气比爷们还要大,不会是要打人吧?
陈氏也打了个冷颤,不过想到顾大丫平日里也是个闷的,挨打也不会吭声的性子,也就没了害怕,叉腰骂了起来:“顾大丫你这是什么意思?嫁人了就翅膀长硬了不成?还敢对你奶大呼小叫的,长辈说话什么时候轮得到你来插嘴。”
顾盼儿斜了陈氏一眼:“你谁啊,我认识你么?”
陈氏气了个倒仰,拍着大腿叫了起来:“作孽哟,我这乖巧的侄女刚嫁过来一天,连我这大伯母都不认识了哟,这不是往人心窝里戳吗?这孤儿寡母果然不是个好的,才一天就把我家侄女给带坏了,大家快来评评理,这都什么事啊。”
众人议论纷纷,有说安寡妇家不好的,也有说老顾家不地道的。不过更多的是议论顾盼儿,毕竟顾盼儿这样子也太凶狠了点,跟平日里完全不一样。
也有人注意到顾盼儿的天灵盖:“这顾大丫不会被打疯了吧?”
这话一出,众人面色古怪起来。
“这顾大丫本来就傻,加上又疯了的话,这安寡妇家还能好过?”
“也不知道谁给打的,这么壮实个傻丫头,昨天愣是被打昏了过去。”
“又傻又疯,真让人闹心。”
“这全福家尽干些缺德事,以后见着还是躲着点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