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74章 作法
“昨日,中河卫视播出《舌尖上的华国》第四集,时间的味道,带众多吃货观众们游走于腊肉、火腿、泡菜的咸香氤氲之中。继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三集之后,再度引爆观众的味蕾。
随着这档美食类纪录片节目俘获众多吃货的心之后,它的收视率也是一路走高,开播创下峰值1.8,平均1.3的大好战绩。昨日第四集更是达到峰值2点多,平均高达1.6点,堪称开年现象级纪录片节目。
央视纪录片导演杨天华表示:国外的,我们比较熟悉的,比如BBC的一些纪录片,《非洲大草原》这一类的,比我们自己的纪录片作品,收视率相对是更高一些的。因为国外制作纪录片,不论是经验上,人才储备上,设备上,还有思维和想象力等方面,都是胜过国内不少。
但是基本上在央视纪录片频道,去年最高收视率的一档片子是1.1多。所以说你就知道《舌尖》这个片子,它究竟有多成功。可能你跟林海文的一些热播剧比,数字上不是那么的突出,甚至有所不如,但是电视剧跟纪录片,绝对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类型。
基本上,《舌尖》的这个成绩,在纪录片中,应当是相当于电视剧中的6点、7点这个程度。绝对是现象级的,超过以往所有华国纪录片作品的!
在谈及,为什么《舌尖》能够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和讨论风暴的时候,杨导认为原因很多:一个一个说,可能要写出一本书来了,现在开始研究它的电视评论人也好,公司、电视台也好,很多。我随便提几点,第一点,敦煌娱乐是第一家,用高清摄影机、高速延时摄影机来拍一部美食片的公司。所以当你看到火腿片轻轻抖动,泛着油光,热气折腾的样子,你会觉得,哇,为什么这么美?一块火腿为什么能这么美,这就跟拍摄设备和手法分不开。这在国内是一个开创性的工作。
其次的话,整个它的配文,非常优美,非常有特色,很多说法,比如最新一集时间的味道这种,转化的灵感,哎,以前没有人这么提过,一听就觉得特别新鲜,特别好。
然后包括它的剪辑,天马行空,跨越几千公里、春夏秋冬的,这种手法也是很少见的。
应该说,这部纪录片,代表了目前我们国家制作纪录片的,至少是一方面的最高水准。据我所知,日韩东南亚就不说了,洽购的行情非常火爆。包括欧美国家的一些大型传媒,也有意愿来购买,这很难得,近年来都比较少。
杨导最后也表示,林海文本身的口碑和声誉,也为这部片子迅速获得认可,提供了保障。从《国宝档案》《千手观音》《飞天舞》,以及众多热播电视剧,林海文已经树立起精品节目的品牌!
《舌尖》的火爆,也必然为行业提供一种新的思考……”
——《人民X报》。
这是从上回《死水》风波之后,林海文再度登上《人民X报》。
文中提到的杨云华,是著名纪录片《皇城》的导演,全华国最知名的纪录片导演之一,也是目前华国纪录片海外出售价格纪录保持者,它以6万美金每集的价格,出售给了英国广播公司。
相对于高大上的X报,其实林海文自己还是对微博上自来水们的评论更加偏爱一点。
“看到宁宁跟着姥姥做年糕的时候,配文说,也许5岁的宁宁长大后,已经不会记得怎么制作这种古老方式的年糕,甚至连味道也会忘掉。但这样的记忆却会永远地镌刻在她的脑海当中,某一日某一时,当她回忆起姥姥,回忆起童年时,那股年糕的香气,将会把这一段记忆妆点的暖意融融。
这一段话,把我的眼泪都勾下来了,小时候我也跟姥姥一起长大,现在她已经不在了,很多时候感觉很辛苦,就会想起她来,记忆里会有各种各样的食物的味道,她做的米糕,做的汤圆,蒸的包子,眼泪总是不知不觉就挂在脸上。但那个总是做了好吃的等着我放学回家的人,已经不在了,一个人在外拼搏,什么都要靠自己。只有抹干眼泪,咬牙撑着。”
“真的,头一次看美食片看的一个人抱着抱枕狂哭,一提纸巾都不够。”
“舌尖上的华国也对,舌尖上的人生也对,舌尖上的酸甜苦辣更对,这其实不止是一部美食片,它更是一部社会变迁带来的人心苦辣酸甜的另类写照。”
“你们都说的好好啊,可我怎么就只想吃啊!!”
“+1”
“我也是,觉悟太低了。”
“哈哈哈,”林海文刷着刷着都笑坏了,同样一部片子,不同的人看到的却是不同的样子。
很快,他看到了一条负面评论,负面评论其实很少,他翻了这么一会儿,这还是第一条。
“真不知道那些人是不是水军,整个片子,我只看到了闪瞎人眼的镜头,矫揉造作的旁白,还有强行感动的食物处理。如果要给它一个定义,说是一部真煽情假美食的三流民俗风景片是合适的。它会这么火,只能说我们国家观众的欣赏品味有待提高,而林海文成功把握住了他们不太高的品味,两相结合,促成了所谓的大火、现象级、最高水准之类的《舌尖》。它最重要的意义,也许是让更多人知道有纪录片这么一个题材吧!”
喷他的不胜枚举,地图炮开的这么溜儿,找骂呀。
林海文瞅了一下,这位不知名人士没有认证,不知道是谁家的皮,当时也没有恶人值入账,不过没有关系,他还有绝招。
让牛云霞把几条得到了众多转发回复的负评给打印了下来。也没有避着她,林海文就缓缓竖起中指,一条一条地抹过去,脸色严肃,时不时还微微颔首:原来是你这个王八犊子。噢,这个居然是《华南周刊》的那个小瘪三记者。噫,央视新闻的那个臭婆娘?
“您,这是,作法呢?”牛云霞犹豫着,好奇着,问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