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乌龙事件
俗话说长兄如父,如今先皇已经过世多年,皇帝作为兄长在,虽不是长兄,但却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自然该为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考虑婚事。
代王被南阳长公主猜中心事,此时倒是有些不好意思开口,张了张嘴,硬是没有挤出来一个字。
“十五弟看中哪家姑娘,但说无妨,皇兄一定成人之美!”一国之君的皇帝,坐拥后宫佳丽三千,女人在他眼中不过是附属品,故而此刻的皇帝毫不犹豫的便开口应下了。
当然事情的前提是代王所求的乃是婚事,而非其他事情。
皇帝甚至都想好了,只要代王一开口,即便是世家嫡女,别国的公主,他都愿成人之美。
古语有云,宁拆十座庙不悔一桩亲,何况以亲王之尊,配世家嫡女,异国公主,乃是绰绰有余的。
天下终究是男人的天下,而一个女人虽然身后亦有家族作为支撑,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大顺朝的世家们,绝对不会愚蠢到为了一个做王妃的女儿,而赌上全族。
“臣弟多谢皇兄,臣弟想求娶平国公府苏家五房之女。”皇帝既然已经这般开口了,作为臣子的代王自然不好闭口不言。
再者他今日进宫正是为此事而来,此番有了皇帝提前的允诺,事情想必更容易成······
皇帝一听是苏家五房之女,此时下意识的就望向南阳长公主。
先前皇妹进宫来求自己赐婚,也是平国公府苏家五房之女,而如今自己幼弟进宫来所求的亦是苏家五房之女。
若是其他世家庶系之女,皇帝自然乐意之至,可是这苏家五房之女,可是自己同胞的皇妹看上的儿媳妇,这可如何是好呢?
“十五弟,据皇姐所知,平国公府五房乃是庶出,庶出之女配十五弟亲王身份恐怕有所不妥,十五弟莫非是娶侧妃或是庶妃······”南阳长公主面色一僵,继而缓缓的开口。
她心中亦是惊涛骇浪的,以苏家五房庶出的身份,即便是嫁于忠勇侯这样人家的嫡子做正妻亦是高攀的,何况是一国之亲王。
此刻南阳长公主所想到的便是代王是来和她争儿媳妇的,而依照代王的身份,苏家五房之女,顶多只是个侧妃,稍微不济一些便是庶妃,美人之类的。
“四皇姐说笑了,臣弟此番是想明媒正娶其为代王妃!”代王心中微怒,他看中的女子,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自己这位异母的皇姐用得着用侧妃庶妃来轻视吗?
虽然面色微怒,但是语气上却是滴水不漏的,他只是个无实权的闲散王爷,比不得皇帝的同胞妹妹。
“十五弟可知,皇妹今日进宫所为何事?”皇帝面面相觑,心中着实难以抉择。
一面是自己同胞的妹妹,一面是自己在先皇临终前亲口许下承诺要照顾的弟弟,这可如何是好?
“臣弟愚钝,不知四皇姐所为何事?还请皇兄不吝告知······”皇帝一句话也令代王摸不着头脑。
他一向甚少和这位四皇姐接触,怎么知晓今日四皇姐进宫所为何事,而且自己进宫乃是为自己求一位王妃,这和四皇姐有什么关系。
代王和南阳长公主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南阳长公主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而代王则是真的不明白到底怎么回事。
“皇妹,可否为寡人描绘一下平国公府五房之女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女子,能让令郎和十五弟同时看中······”此刻的皇帝已经为苏家五房这位能让一国亲王和堂堂长公主与侯爷之子倾心的女子安上了祸国殃民的名号。
皇帝的话,让代王一下子懵了,他断断没有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子,一个苏家五房的义女,没想到四皇姐之子也看中了,还求到了皇兄这里来。
“据臣弟所知,忠勇侯府世子不出三月便要迎娶永和郡主,怎么可能?”代王心中惊讶之余,难以置信的开口。
他所得到的消息,忠勇侯府世子早已和他那永和侄女定了亲事,婚期就定在来年二月间,莫不是正室还没有进门,自己那青丰侄儿就又看上了苏家五房这位最近刚收的义女,想要纳为妾室。
至于忠勇侯府另外一子,他不是没有想过,只是这年龄怎么说都不搭,不合大顺朝婚嫁规定。
莫非是这位青丰侄儿,想要坐享齐人之福,尚未迎娶永和郡主,便又惦记上了这苏家五房义女,而自己这位四皇姐进宫来,就是为了这事。
有了皇上的圣旨,即便永和侄女心有不满,又能如何,只能压下心头的苦涩,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吞。
本来永和侄女便是和他们位于五服边缘的关系,若非其父为大顺朝立下过汗马功劳,且战死沙场,膝下只有义女,故而破例封了郡主。
如今时隔四五年之久,人死如灯灭,生前的战功赫赫,早已成了昨日黄花······
“这······”皇帝不解,南阳长公主此刻也是面面相觑,她可没有说过是为长子求赐婚的圣旨,怎地到了十五弟这里便成了为长子所求。
皇帝望着代王和南阳长公主二人,想要听二人将事情说清楚。
永和郡主之父曾为大顺朝立下赫赫战功,即便是南阳长公主和柳青丰有这份心,皇帝也是不允许的。
人家父亲为大顺朝疆土而死,留下孤儿寡母的,皇室纵使再无情,也不可能做出这样过河拆桥的事情来,这不是寒了天下将士的心吗?
“十五弟想多了,皇姐乃是为家中次子所求,所求之人乃是苏家五房之庶嫡长女。”此事定然有所蹊跷,南阳长公主凭借女人的直觉料到。
要想弄清到底怎么回事,只要她说出为家中次子所求之人乃是苏家五房庶嫡长女苏锦初,待代王说出他所求之人,便可一目了然。
“呀!不是平国公府五房义女吗?”代王恍然大悟,惊呼着开口。
心中惊讶之余,更多的是庆幸,原来所求不是同一人,这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