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第 34 章
把那些烦心事抛在脑后,很快就到了选定的好日子。
虽然那一天唱了一出大戏, 他们去请的人家家户户都来人了, 没有一个缺席, 比较没那么亲近的,就来了一两个,亲近的就全家来了,比如说李大伯一家还有王杰他们一家, 王月的两个妹妹则是就带了自家男人过来,姑姑那些就是一个人过来的, 来参加这个搬迁酒路费可是要自己掏的,来的多,花销的也多。
即使机会难得,当家的人也舍不得那个路费。
他们都是一大早的就出发了,他们这里乔迁酒都是在中午, 每个人手里都没有空着, 多多少少的, 代表自己的一片心意。
周恒和李二叔一大早就去车站接人了,他们这里过去车站跟火车站距离都差不多, 步行过去半小时左右。
接到人,就带着回去。
看到这房子,村里面最见多识广的李大伯也不由得咂巴咂巴嘴,绕着转了好几圈。
大门是铁制的, 窗户是玻璃的, 墙壁是雪白的, 地板上铺了瓷砖,光洁干净,他们一进去就是一个脏兮兮的脚印。
王月准备好了茶水,摆在房门的空地上,看着他们进去里面,新房就是要给人家参观的,贵重物品都锁了起来,其余的就敞开门任他们观看,也不担心小孩子会乱拿.
看到这样的房子,他们都被“震”了一下,原先周恒可没有说起的是楼房啊!
刘婶带着几位邻居在厨房忙活,她三个妹妹转了一圈,就自动来这里帮忙打下手:“姐,你以后就享福了,看看这房子,多好,再也不怕刮风下雨了,窗户还是玻璃的,里面多亮啊,下雨也不怕看不见。”
“天黑了一定很亮,我刚才开灯看了一下,你买的瓦数也太高了吧,这个耗电,还有电视机,以后一个月电费估计也不少。”
“你享福了,这里又不用干活,只要带孙子就行了。”
“刚才我去方便,哎哟,还没有用过那种呢,第一次见。”
“那个地板是瓷砖的,我听人说过,一块价钱就不便宜……”
欣羡的对着刘婶说着,刘婶笑得合不拢嘴:“哎,什么享福呀?还是劳碌命,不能停的,等再过一段时间,小泉就要上学了,也闲不下来,家里还有两个小的脱不开手呢。”
“小泉上学了,你们三个大人在这里还怕带不好啊,以后还回去打理田地吗?”
“那个地给他大伯种了,以后每年拿点口粮,一般就不回去了。”
“我刚才转了转,这里还有地方可以多种些菜,多养一些鸡,吃不完就拿去卖,还能补贴家用。”
“是啊是啊,反正你儿子有本事,让你当个城里人了,以后就种种菜,养点鸡,再也不用下地了,多好。”
“是啊,大姐,你现在是享福了,我们几个还得继续干。”
“子孙不争气,家里几个媳妇整天吵吵闹闹的,不骂都不消停。”
“大姐,你媳妇对你怎么样?”
刘婶笑了:“是个好姑娘,是个好媳妇,和和气气,有商有量的。”
“那真不错,我小儿子也到了年纪了,到时候我要睁大双眼,再不能找个脾气犟的。”
“你媳妇还算好了,我家那个老大媳妇,整天想着她娘家弟弟,恨不得搬空婆家去贴补娘家……”
一说起媳妇,这群婆婆就有说不完的话。
刘婶就一边忙活着手里的活,一边听着,她没有什么可以发牢骚的,她确实觉得王月这个媳妇很好。
说着说着,快要上桌了,有人才问:“石头到底是在做什么呀?这么挣钱,他才去了一年,你看看多能干的,电视机买了,房子也起了。”已有人这么问,就全部竖起了耳朵。
“石头就给人打下手啊,他是遇到贵人了,人家愿意赏识他,不要看他这样,也很辛苦,一个月只能在家待几天,天南地北的四处跑,基本上都是在火车上度过的。”
“周恒很忙吧,大姐,你也是看着我家老大长大的,勤快、老实、本分,石头他要是忙不过来可以叫我家老大去帮忙啊。”
“还有我家……”
“我家也行的,巴不得跟着他去长见识。”
“我问过了,他说暂时不需要,他现在也是在别人手底下做事,以后有需要了当然要问亲戚的。”
听了这话,她们都有些失望,只是人家这样说了,也没有死缠烂打一定要帮忙介绍一个工作。
“你们以后可是市里人了,户口也转到这里来了吧?”
这时候农村户口是远远比不上城市户口值钱的,对于这点,刘婶也专门问过周恒。
“现在又没有本子按月给我们口粮,转过来没什么用。”刘婶复述周恒的话。
“这倒也是,我们虽然是乡下人,也分了地,只要勤快点,以后都不会饿肚子了。”
“就是这样啊。”
“上次我听说你大孙子就要去上学了?”
“是啊,他爸说要让他去念幼儿园,都是这么大的孩子去的。”
“这么大点可以学什么呀。”
“我也不知道,不过他说好,就是对这孩子好吧。”
……
王杰和王海把屋里屋外全都转了一圈,看到王月在招呼客人,上去小小声的问:“姐夫起这个房子花了多少钱啊。”
他也在帮忙,还收了一笔不菲的工钱,但是真正支出的钱也是不清楚的,他问过带他的师傅,他也不肯细说。
王月看了看这里这么多人:“下回给你们仔细说说。”
乔迁酒自然是费了心思的,周恒特意去买了半扇的猪肉回来,每一桌都有两个硬菜,一个是炸肉丸子,一个是炖肉,那个肉都冒尖了,除了这两个实实在在的肉,还有一条鱼,酿豆腐,萝卜丝,木耳炒肉,卤蛋,烫青菜,八个菜,上的满满当当的。
这顿饭一致得到了好评,不少人早上那一顿都省了,就等着吃中午这顿大餐,饭菜也没有让他们失望,周恒看到,不少人松了几次裤腰带了。
午饭的时候,周恒和李二叔是没得休息的,拿着酒杯一桌一桌的敬下去,就算每一桌都只喝一点点,李二叔也微醺了,到房间去休息。
周恒酒量大,全程陪着他们。
这一顿饭吃了很久,差不多的时候有人回去了,大部分的留下住一晚。
人多,气温高,洗澡的时候男的就冲个凉水澡,其他人就洗热水,在贴着瓷片的洗澡房,感受着水流冲下去,干干爽爽的的感觉,又一次得到了好评。
晚上,很多人都是打地铺的,在旧瓦房那里,四间房怎么也能塞进去,就可能睡得不是很舒服就是了,但这没有影响他们的心情。
周恒作为主人,今晚他是不能让的,所以他还是住在主卧,第二天吃了早饭之后,就带着他们逛市里走了一圈。尤其是百货大楼,每个人都想去转一转。
出来的时候,就没有人是空着手的。转到了中午,一群人才浩浩荡荡的往回走。
午饭时昨晚剩下的,说是剩菜,也是实实在在的油水丰厚,没有人提出有异议,这时候,饭菜剩几天是常见的。
吃完了午饭,他们就一起往回走。
李二叔和周恒送他们到车站,直到看着他们上了车,车里发动,周恒和李二叔默契的舒了口气。
喜事是喜事没错,累人也是真的,小孩子本来就有三个,加上他们带来的,昨晚上周恒都不知道自己到底睡了有没有两个小时,感觉一直听着小孩子的苦笑声、其他人的走动声。
现在结束了,终于松了一口气。
周恒另外也觉得不错,没有一个人到他面前说起那次的吵架,这次酒席累是累了点,但也舒心啊。
刘婶跟王月也不得闲,在井边拿着抹布洗个不停,这些桌椅碗筷都是借的,可得洗干净还回去。
小泉在角落玩着小木马,边上的木架床上两个小的依依呀呀的喊着自己的手指不知道在说什么。
一副岁月静好的画面。
在农村里住了那么久的他们骤然闲了下来一开始是不习惯的,但这时候农村跟城市的区别也不是那么的大,更何况他们还有个园子,可以拿着锄头种地什么的,也不会闲的没事做。附近左右邻居都有小孩,小孩子是很容易就成为了朋友的,小泉和隔壁的一个孩子是同班的同学,他们就经常约了一起送他们去幼儿园上学,这样没多久大人也熟悉了,有本地人指点他们对一些不怎么出名的地方也飞快的熟悉了起来,过得越来越舒心。
一开始刘婶也不是没有想过他们住到城里会不习惯,可是有两个小娃娃在那里吵着,这里又有那么多新认识的朋友,很快他们就在这里安定了下来。
不管怎么说,从那不停的农活中解放出来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闲不下来也可以找别的轻活干的,就连李二叔在这住了两个多月后也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不用一大早的起来挥着锄头去干活,也不用顶着烈日照顾田地,他只需要打理打理菜园子,照顾那群鸡鸭鹅,没有柴火了,就跟别人买柴火,还有就是,他们跟左右邻居是后来才认识的,他们不知道周恒是过继来的,没有人会在耳边说那些让人不痛快的话,他们只知道这是普普通通的七口。
如果不是偶尔回去村里一趟还有人在耳边提起,他们几乎就要忘记这个事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