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下山不?
第296章
石翰林完全是一路淌着感动的泪水哭回京城的啊, 待石翰林在御前回禀南夷之事, 更是说着说着眼泪便能滚下来的。
石翰林哽咽道,“臣在朝多年, 镇南王殿下这般爱民如子的藩王, 再没见过的。殿下这样高贵的身份, 为了解民生疾苦, 亲自到县里、乡里、村里走访百姓,见到百姓日子苦,亲王殿下难受的眼泪直流。殿下这样高贵的身份,还要受蚂蝗之苦。如今,殿下拿出修王府的银子, 先修路、修码头、修城墙,剩下的银子, 再修王府。贵重檀、楠木材, 为了省银子,都不用了。金顶琉璃瓦,为了省银子,也不用了。殿下说, 无非就是个睡觉处理公务的地方, 只要百姓们日子好了, 殿下怎么着都成。臣所见所闻, 如今一想起来,仍是心下感伤,殿下他实在太不容易了。”石翰林说着, 便淌下了感动的泪水,自己又狠狠的抽了一鼻子。
然后,石翰林又道,“陛下,殿下过得太不容易了,南夷的百姓们太苦了。有的家里,好几口人只一条裤子,还有的,家里五口人有四只碗,剩下的那个只好用锅吃饭。殿下到了南夷,是想尽了法子叫老百姓们过好日子,殿下预计着,把各县的码头,该修的都要修一修,就是为了便宜百姓们出门。殿下说,只有百姓们多出门,看到外头的生计,倘家里闲的时候,能到城里讨些生活,也是好的。哎,知道殿下贤德,连山上的土人都帮着殿下运木料,建城池,这都是为殿下的贤明所感化了啊。”
大家听着石翰林一面说一面哭,都暗在心下道,倒不是土人被殿下感化,瞧着石翰林是真的被殿下感化的不得了了。
当然,秦凤仪这种亲下乡间的举动,很多大臣亦是极为佩服的。堂堂亲王,往县里走一走都不容易,何况是往乡里,往村里去。还有秦凤仪被蚂蝗咬的事,许多人心下便是一声叹。
不过,也有人问,“石翰林你去了这些日子,殿下那里到底有无走私之事?”
石翰林大声道,“再没有的!殿下这样贤明的人,现下南夷城和新城,都有殿下的驻军,如果有走私之事,殿下如何会不知道。何况,海贸走私岂是容易的事!大家想一想,泉州港建便建了十年,现下,殿下都在忙着建新城,你们没去南夷州,不晓得现在南夷州的声势,殿下实非常人可及。我还在外头街面儿上问了南夷当地百姓许多事,殿下未到南夷州之前,他们很多人都没见过银子,不知道银子是什么样的!现在,殿下到了南夷州,他们家里养鸡养鸭养牛养羊,都不收杂税,随便养去。他们还能挎着篮子推着板车,到城里卖菜卖水果卖鸡卖鸭,这些个小买卖,挎篮的不收进城钱,推车的一天十个铜板。许多以前吃不饱的百姓们都能吃饱了,好衣裳买不起,粗布衣裳也管够了。只要肯做活,肯干,南夷城都能寻到生计!南夷那里,我还雇的船往海上去了,并无深水港,没有深水港,如何能有海上走私,小船不敢往深海去,浪稍微大些就能把船打翻。只是有海上讨生的渔民,在浅水区打点鱼虾,每天卖给修城做活的那些人做伙食罢了。”
石翰林道,“殿下亲自写了自辩折子,臣已上呈陛下。”
石翰林还再三道,“殿下真是太冤枉了!”
石翰林这满腔正义,喷薄而出,闹得大家都有些不好意思,这,又不是咱们冤枉的殿下,你老石这幅嘴脸作甚啊!
但,更让大家惊掉下巴的便是石翰林带回的,镇南王殿下参奏闽王的十八本奏章了。
这,这可真……真不愧探花出身哪!
镇南王殿下的文笔,比起闽王爷来,可是好的多呀。
不得不说,纵秦凤仪已然就藩,京城里流传的不只是他的传说,大家至今还在为他的事伤神的伤神,担心的担心,感慨的感慨哪。
如方阁老这样致仕在家的,听两个儿子说了南夷的事,心中也是万般滋味啊。方大老爷都说,“殿下实具才干,这到南夷州才多少日子,不过大半年,就把个南夷州治理的,听说现在自江南西道到南夷去的路上,商贾车队来往不绝。石翰林都说南夷城热闹极了。”
方阁老问,“有没有见着阿悦,阿悦如何了?”
“没见着,阿悦估计是极忙的,不然不能连封信不给家里捎。”方大老爷道。
方阁老点点头。
因为与秦凤仪关系非同一般,方大老爷继续感慨,“殿下天纵之才,难怪能把城给建起来呢。”
方四老爷也说,“父亲您没见着,今儿个当朝那么多人,唉哟,石翰林说着说着自己就哭了,说殿下在那里很不容易,王府都没修,先拿出修王府的银子修路修码头,现下眼瞅要建王府了,说殿下的王府建的很是简朴,贵重的木材一律没有,都是山上有什么木头就用什么木头了,金粉银饰一概不用,就为了省银子。”
“南夷地方虽则苦了一些,可正是因为地方苦,才需要人去治理,苏杭不苦,去那里有什么用。非得这样的地方,才是用人的地方。”方阁老说四儿子,道,“阿思这秀才考好几年了,现在总在家里念书也不是个事儿,总是闷着,反是把人给闷傻了。你们不都说南夷好吗,让他去南夷,找阿悦散散心。”
方四老爷道,“阿悦正是忙的时候,这阿思再去了,就怕添乱。”
“添什么乱哪,能帮着帮着些,就是没事情做,也开阔一下眼界,知道一下民生,以后下笔也能有神。”方阁老道。
方大老爷对弟弟道,“咱们家孩子都老实,要是阿思愿意出去看看,阿悦反正在南夷州,他们兄弟在一处,也能有个照应。”
方四老爷想,也是这个道理。要论长幼,大哥为长,他为幼。就是下一辈,方悦是家里最出息的孩子了,还是状元呢,老爷子都叫阿悦去了南夷。老爷子一辈子,大风大浪什么没见识过。方四老爷笑,“成,那我问问他,给他收拾收拾东西,就他出去走走,莫再闷头念书了。”
方阁老微微颌首。
方阁老不禁问,“殿下写了自辩折子吧?”就担心秦凤仪是年犟头脾气,在这上头犟,反叫人拿住把柄。
“写了,自辩折子,还有十八本弹劾闽王的折子哪。”
方阁老险没噎着,方四老爷道,“殿下真是探花文采啊,那折子写得,声情并茂,一早朝都没念完一半。陛下说让内阁自去看去,待看完,再打发人问闽王,殿下弹劾可确有其事。”
方阁老:……
虽则秦凤仪写十八本奏章的事叫人很有些无语,但,秦凤仪在南夷州搞建设、知民生、行止俭朴的事,经石翰林一番声情并茂的演讲后算是传开了。
与秦凤仪交好的几家,既觉着秦凤仪在南夷是吃了苦,但南夷有这样大的转变,大家也很为秦凤仪高兴,都说他是个做实事有才干的人。
秦凤仪也料到石翰林估计不会说自己坏话,他没想到,石翰林竟能说他这许多好话,尤其,石翰林是发自肺腑的来说,简直是秦凤仪的神助功啊。
就是大皇子私下也嘀咕,想着这石翰林是不是被秦凤仪收买了。大皇子都与自己的五舅平琳说呢,“难不成,南夷真无走私之事?闽王可是说的有鼻子有眼!而且,若无走私来的银钱,他拿什么建新城?”
平琳也觉着,走私之事怕是不能假的,当然,闽王与秦凤仪早便有过节也是真的。关键是,闽王说南夷有走私,秦凤仪不认哪。
甥舅二人一时无法,也只得暂时罢手。
秦凤仪不晓得自己在朝中的名声又响亮了一些,倒是闽王听说秦凤仪参他一十八本,直接气个仰倒!
秦凤仪才不管闽王如何,就是闽王一气死了,秦凤仪估计还得放两挂小鞭儿呢。秦凤仪现在正带着土人们到城外打猎,秦凤仪骑术箭法也是经围场练过的,虽不比这些个土人,也颇有些准头。大家猎些鸡兔之物,待中午叫厨下烹制了。其中,阿花族长抓到两条腕粗的大青蛇,亲自吩咐了煮蛇羹吃。秦凤仪道,“蛇也能吃?”
阿花族长道,“好味道咧~”
阿火族长也道,“殿下一会儿尝尝,这蛇无毒,肉特香。”
秦凤仪笑,“那是得尝尝。”
阿金道,“山下人吃蛇的不多,我们山上是常吃的,蛇肉煮羹很是鲜美。而且,蛇蜕还是药材。”
阿钱族长道,“我们山上人与山下人很多习俗都不一样,像蝎子,多么美味,用油一炸,酥脆,到山下只有药铺才肯用。许多山下人不识货,不知道蝎子的美味,看我们吃,他们还害怕。”
秦凤仪笑道,“这就如同你们在我那里吃饭,吃到没吃过的东西,你们也很稀奇啊。像我以前就没吃过蛇羹,你们说好吃,我就要尝一尝了。便是风俗,也是这样,初时没见过,见的人多了,也就是经常了。譬如螃蟹,你们先时不也是不吃么,现在知道它的美味了吧。”这里守着海这么近,秦凤仪是来了南夷方晓得,这些土人竟不吃螃蟹的。
阿钱族长直摇头,“怪怪的。”
阿金道,“我觉着很好吃。”
阿钱族长说儿子,“你觉着山下什么东西都好吃。”
秦凤仪哈哈一笑,“阿金口壮,这是福气。”
大家这次来,是与秦凤仪商量一桩大买卖的。秦凤仪要建城建这么多的房子,必然要用许多木材,他们各种盘踞的山头便有许多树木,先时阿金已是心眼灵活的做了一笔生意,大家见了,纷纷眼馋。过来跟秦凤仪商量,看这木材生意可做得。
这如何做不得,生意是生意,何况,这回建新城的确需要大量木材,土人愿意供应,秦凤仪求之不得。至于土人,他们也愿意换得银钱粮帛之物,改善自己的生活。
秦凤仪把这桩生意应允后,私下与阿金道,“今天,咱们狩猎的那地方,可还好?”
阿金自然说好。
秦凤仪道,“这里的土地,人有出价,一亩地四两银子,但我没有答应,我是想,如果以后你们族人下山,这片地,是给你们的。你们可以在这里耕种,就是城里,也给你们留了地方。”
秦凤仪看向阿金,阿金实在避不开秦凤仪的注目,阿金道,“倘我等下山,其实,族人并不大会种田。”
秦凤仪道,“我可以为你们向朝廷要一世袭罔替的爵位,这个爵位,永远由你们这一支继承。而且,你的族人,依旧是由你带着。阿金,见过本王的亲兵吗?你们下山,你可做本王的将军,我的亲卫军如何装备,你的族人,本王同等视之。”
阿金倒也不是个啰嗦人,何况,秦凤仪连连给他们好处,却从未要回报,欠人情欠得多了,阿金道,“我得回去与阿父商议。”
“这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