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奉旨进京(求月票)
***月票不要月末给,现在就给我吧,谢谢!
对了,那五户姓牛的人家,因为视杏儿一家为仇人,对于她建议大家搬去山上住的话,压根就没有放在心里,当成了臭不可闻的臭屁。如此,自食恶果,被那无情的洪水吞噬了!另外,还有一家人,也是如此。
除此之外,靠山屯保住了一千多人的性命!这在整个落潭镇来说,是人口保存得最完整的一个村落!没有人受伤,死亡仅仅四十六人,而且还是自寻死路的!
一时之间,杏儿光芒大盛,被老百姓誉为“活菩萨”和“小仙女”,以及“巾帼英豪”!
陶然居的房子,还有三伯柴亮家的房子,在修建的时候,就加入了防洪措施,基本上都是青砖砌成的。除了竹楼和养殖场的房子之外,其余的房子都没有倒塌,只是被洪水淹没了,脏兮兮的。
柴五娘跟杏儿合计了一下;“杏儿啊,咱们这房子不如拆了重建吧!就盖成三进的大宅院,前院给客人和仆从们住,第二进的就给达儿跟安儿住,第三进就咱们娘三住。嗯,那盖房子的银钱,就由阿娘来出,如何?”
跟宋大太太相处了一段时间,柴五娘从她那里,得知了许多大户人家的规矩。就想着反正现在也不缺那几个修房子的银钱,不如就把那脏兮兮的房子给拆了,重新盖一个大宅子。日后,也可以给儿女们撑一下门面!
而每个月,杏儿都会给阿娘二十两银子的零花钱,让她想干啥就干啥,买地买衣服,随便她。一年半过去了,积攒下来,也有三百来两白银了。把房子拆了重盖一个三进的宅子,一般也就一百五十来两左右。三百来两,可以修建得好一点。
杏儿没有犹豫,很爽快的就应下了:“行!就依阿娘的话,拆了重新盖一个大宅子!不过,修建宅子的银子,就从公中的银子里拿出来吧!如今,咱们公中的银子,还有八千多两呢!女儿做主,拨*出五百两来,要盖就盖得好一点,将防洪防雷防震防盗,都做到最好!”
其实,阿娘的提议,正合她心意。重新修建宅子,她一早就想过了,自己担心阿娘会反对,这才没有吭声。如今,既然这也是阿娘的心愿,她岂有不答应的道理!嘿嘿!
杏儿又跟全家人开了个家庭会议,提出捐献出了五百两银子,为村里修建了一个大祠堂,还有一个二进的学堂,以及一个养老院。
柴达首先赞同:“嗯,我看行!二姐的提议,非常好!我同意!”柴安跟柴达历来很有默契,立刻就热烈附和:“我也同意,没有意见!”
桃儿是个善良的好姑娘,见不得别人可怜:“杏儿说的,很好!一场洪水过去,什么东西都没了,村里人得熬一段苦日子了。咱们现在有银钱,能帮的就帮一把吧!这事情,我赞成!”
柴五娘也是个心善的,见儿女们都同意了,她自然就更没有意见了:“很好,就听杏儿的,捐献五百两吧!”
阿娘和哥哥姐姐都同意了,最小的女娃梨儿,哪里还有啥意见,使劲的点头,就跟小鸡啄米一般:“我也同意!”还把两只小手高高的举了起来,小脸蛋红扑扑的,美丽的杏仁眼黑亮晶莹,甚是可爱。
杏儿心里暖和和的,为遇到这么善良淳朴的一家人,而感到万分的幸运。可惜了,以前的那个杏儿无福消受,实在是憾事啊(以前的那个杏儿,此时在某一个地方感应到了她心里的话,却幽幽的叹道:“谢谢你为我家人全心身的付出,如果不是你的话,我的家人早就沦落到了不堪的境地。你说的很对,性格决定命运,知识改变命运,如果现在的杏儿还是我的话,我的家人依然会苦不堪言)!
村子里的青壮年,有三百来人加入了杏儿组建的建筑队,只用了十天的时间,就将祠堂、养老院和学堂修建好了。祠堂很大,宽敞明亮,可以同时容纳三百多人;学堂有五间课室,三间夫子的宿舍,一个小食堂,一个小型的图书馆,一个室内健身室,可以容纳两百人左右。
养老院也是一个二进的宅子,有二十来间屋子,是专门用来收留靠山屯以及附近村落的孤寡老人,以及那些儿女极其不孝顺的可怜的老人,还有那些生活没有着落的孤儿。杏儿早就想过了,洪水事件,必然会导致不少人家家破人亡,会留下一些孤苦的老人和幼儿。
修建一个养老院,也是聊表心意,多少帮一帮世间的可怜人。想一想当年,不就是三伯母的娘家,以及梨树屯的村子收留,她和家人才得以度过那寒冷的冬天。后来,又很幸运的,得到了秦老爷跟贺掌柜的帮助,这才有机会过上好日子。
另外,还有十几户人家的房子是去年才盖的,严格消毒一番,清理干净了,也就可以入住了。至此,靠山屯的乡亲们,大部分人都搬回村里来住了。跟杏儿家关系非常亲密的那十来户人家,比如崔潮生、族长家和里正家,就被杏儿和柴五娘留在了安然居,等新村子修建好之后,再搬回去住。
也有二十几户人家,依然情愿暂时住在山里的窝棚里,起码够干净卫生。宋泽一家,也依然留在了安然居,宋老太爷打算将家里的宅子全部拆了,重新修建。那宅子,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如今拆了重建,也没有很舍不得。秦老爷一家跟贺掌柜的一家,也暂时留了下来。
二伯母一家,也留在了安然居。只是,柴老二那个“铁公鸡”,是个很别扭的人。他不肯让别的人占他哪怕是一丁点的便宜,同样的也不会轻易的去占别人家的便宜,生怕对方会让他付出更大的代价,让自己吃亏。杏儿主动留他们家继续住在安然居,等新的村子盖好之后再回去,他居然怀疑杏儿家的用心,觉得杏儿家是想要谋算他们一家。如此,就坚决拒绝了杏儿一家的挽留,也不顾妻子儿女的强烈抗议,他自己一个人回村子里去住了!
只是洪水过后,带来了难以避免的后遗症,那就是疫病的发生!这是非常可怕的,传染性很大,在这个医疗落后的古代社会,是一件极其极其严重的事情!
好在杏儿早在一个多月以前,就做了充分的准备,在安然居储藏了大量可以治疗防止疫病的药草药材。同时,也提醒贺掌柜的,说今年的天气很反常,希望他可以多储藏一点防止疫病的药材。另外,还存储了大量的石灰,以及消毒用的药粉。
靠山屯的乡亲们在洪水退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用石灰和药粉消毒,遍洒靠山屯的每一个角落!同时,在陶然居和村子里都架起大的铁锅,一整天不停息的熬煮防止疫病的汤药,见人有份,当茶水来喝。
然而,尽管如此,靠山屯还是有十几个人感染了疫病。就连陶然居的人,也有两人被感染了,杏儿将安然居的一个小客院布置成了隔离病房。好在有神医贺季耘在,快速的控制住了疫情,病人没有出现恶化的现象,杏儿这才不至于慌了手脚。。
只是,在靠山屯以外的其他村落,疫情非常的严重,并迅速的席卷了整个篱县!篱县,被朝廷用强制手段给隔离了起来。只允许少数经过严格检查,确定没有感染疫病之人,方可以出入篱县。朝廷在第一时间,派出了钦差大臣,还有太医院的医疗小分队,千里奔赴疫区。
杏儿捐出了一大批的药材,还有一千两白银,贺掌柜的牵头,组织了一个大型的医疗队,在落潭镇和县城分别开设了一个义诊点。全县的大夫,几乎都被他发动起来了,并飞鸽传书,快速的调动了整个历城地区济世堂大药铺旗下的大夫,以及可以治疗疫病的药材。
在义诊点的大门口,架起了一口大铁锅,整天不停息的熬煮治疗并防止疫病的汤药。杏儿还带着一支宣传小分队,来到了府城向社会和大户人家募捐,用来购置更多的药材和救济款。救济款,用来为灾民重建家*园,并购置维持日常生活的粮食和物品。
知府大人踊跃捐款捐物,对杏儿的善举表示出了极大的支持和钦佩,并主动发动各级官员,以及那些大户们,捐钱捐物捐献药材。甚至,还学着杏儿,组织了一大批的人,上山挖药材去。
有不少善良的百姓,深受巾帼英雄柴杏儿和知府大人的影响,自动自发的,组成挖药小队,深入人迹罕至的山林。采挖到了大量紧缺的药材,直接送往济世堂大药铺或者知府大人的官邸。
一时之间,篱州境内一片热火朝天,百姓和官府之间前所未有的同心协力,为疫区的人加油鼓劲,冲淡了压在篱县上空的乌云和超低的气压。
太医院的常太医带着医疗小分队,按照圣上的指示,一路走来,沿途花重金招募了上百个医术高明并懂得治疗疫病的大夫。等他们到达的时候,疫区的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这杏儿姑娘,是个不可多见的好孩子啊!”常太医由衷的赞许,并对她充满了好奇、钦佩,以及浓厚的兴趣。
知府大人和常太医,联名写了一份奏折,高度赞扬了小女娃杏儿从洪水爆*发之前,到疫*病爆*发之后,为广大老百姓所作出的贡献,以及各种感人的事迹。并且,还着重向圣上讲述了杏儿跟柴荣之间的各种恩怨,希望柴荣的事情不要牵涉到杏儿。
知府大人甚至还亲自深入落潭镇乃至靠山屯,取得了靠山屯所有百姓,以及篱县绝大部分在洪水中侥幸存活下来的百姓们的“万*民*书”,为杏儿和柴容之间水火不容的关系,做出见证!其中,自然包括了杏儿为百姓们所做出的各种贡献,以及柴荣所犯下的各种骇人听闻的罪行!
话说,沈捷带着手下,风雨兼程的赶往吉县。原本以为,最多只要五天,就可以到达茅竹镇。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就在吉县和茅竹镇的交界处,出现了大裂缝,宽达几十丈,深不可测。即便有高强的轻功,也无法逾越!
沈捷一拳捶打在了地上,仰头望天,泪花飞溅:“老天爷,你为什么要如此欺我?!”那手,恰好捶打在了带着小石粒的地上,顿时鲜血淋漓。
“主子,不要这样,咱们再想办法!”沐清风也不禁泪眼模糊,强忍着内心的不安和伤痛,低声安慰道。
先是从西边边关,快马加鞭的奔行了五千里的路途,紧接着,又风雨兼程,马不停蹄,奔行了五天五夜。此时又遭遇这样的绝望,捷心神俱累,一下去晕了过去,一病不起。
沐清风眼疾手快的扶住,焦急万分:“快快找一户农家,让少主好好的歇一歇!”
常喜含泪点头,很快就找好了一户憨厚淳朴的农家,那主人是个四十六七岁的山民,憨厚老实,坚持将自家的主卧室给让了出来,那是最好的屋子了。沈捷就在这个只有三户人家的小山村,暂时安置了下来。幸好,治疗一般的伤风感冒的药丸,沐清风又随身带着,到了农家,立刻就找来温开水,喂沈捷服下。
当晚,沈捷就发烧了,高热不退。沐清风在陶然居住过,跟杏儿学过“物理降温”,以及一般感冒发烧的处理。连忙跟村民买来烈性的米酒,帮沈捷擦拭身体,消毒并降温。额头,也用湿帕子冷敷。
这是深山老林,方圆十里只有一个赤脚大夫,医术实在不咋地。请来给沈捷看过一次之后,沐清风和常喜就再也没有去请过,这人的医术还不如杏儿呢!沐清风就依照杏儿治疗感冒发烧的方法,又凭借着身上带着的药丸,硬是帮沈捷度过了这个难关。
沈捷这一病,就是五六天。等他身体稍微好一点,就不顾众人的反对,做出了以下决定:“启程吧!现在,咱们还是按来路返回,从陶县进入篱县。现在启程,等赶到那里的时候,洪水应该已经退了!”
“是,遵命!”众人齐声应和,没有坚持让他留下多歇息几天,大家都知道,留也是留不住的。
沈捷亲自去感谢收留他们的山民,深深弯腰致谢:“老人家,晚辈沈捷,谢谢您收留晚辈。这么多天,打扰您了,非常的感谢!”
这么优雅贵气的公子给自己行礼,老人家又惊又喜,连忙摆手,憨厚的笑道:“公子不必感谢,不过就是一间破屋子,让公子受罪了!小的家里条件不好,招待不周,还请公子担待。要说感谢,还是小的要感谢公子,公子的人每天都出去打很多野物回来,小的家里人也跟着吃了几天好吃的,实在是感激得很!谢谢了,是小的欠了公子的恩情呢!”
“老人家,可千万不要这么说,没有您老的收留,我说不定一病不起,至今也好不了呢!您这样说,我就羞愧难当了!”沈捷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山民实在是太淳朴了,他再次真心的鞠躬感谢,并提出告辞:“老人家,打扰多日,我有要事在身,得离开了!今天,就此作别,再见了!”
“那好,一路上,多多保重!”老伯也不知道该说啥,只好叮咛了一句,脸上带着浓浓的关切:“一路上,不要太劳累了,要多多休息,公子的身体还没有完全好呢!”
“知道了,谢谢老人家,后会有期!”沈捷翻身上马,对老人家拱拱手,努力展露了一个温暖的笑容,就催马前行,很快就转过了树丛,消失不见了。沐清风等人,紧紧相随。
“哎,这年轻的公子,又高贵又懂礼貌,是个好人啊!”老人家感叹着,唇角含着笑容,转身去了给那贵人住过的屋子,好好的收拾一下。不料那屋子,早已收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
正感叹这贵人人品难得之际,眼角的余光猛然瞄见,那桌子上赫然放着五个银锭子。每一个银锭子,都是那种五两一个的银锭子!这,这就是二十五两银子了?
“贵人啊,公子您可是老汉的贵人啊,老汉谢谢您了!”老人家的眼眶一下就湿润了,猛然记起那公子昨天跟自己闲聊的时候,建议他起一座青砖瓦房,比较能抵抗这山里的猛兽和暴雨。
“贵人啊,这些银子,老汉我一定拿去修建一座青砖瓦房!等贵人再次来的时候,就不用委屈贵人住漏风漏雨的破房子了!”老伯在心里暗暗的道,立刻唤来自己的儿子:“山娃啊,赶紧的去山口的村子找你王大伯过来,请他为咱们开窑烧青砖青瓦,咱们家要盖青砖瓦房了!”
这山村在深山里,想要从外面拉砖瓦,那是不可能的,只好请了师傅来这里起个新窑烧制砖瓦了。大不了,多给几个起砖窑的工钱就是了,也总比从外面一担担的挑进来要省钱多了。
山娃吓了一大跳:“爹啊,你老这是说的啥话哟?莫非,是喝醉了不成?咱家,哪里来的银钱修建房子哟?莫说是青砖瓦房,就是土砖房,咱们也盖不起啊!”
老伯的眼里喜悦和感激的光芒,交替闪烁着,笑得风光霁月:“那银子,是那姓沈的贵人给的,那贵人昨天跟爹闲聊的时候,提了一下修建青砖瓦房的事情!”
山娃憨厚的笑了:“哦,是这样啊,那贵人是个大好人呢!既然这是贵人给的银子,修建青砖瓦房又是贵人的建议,那是得赶紧去把王大伯请来!”山娃子是老伯三十五岁那年,好不容易才得来的儿子,今年也不过才十一岁,也是个憨厚老实的细伢子。可在了就。
沈捷不知道,他无意中说的一句话,他真心真意的留下的几个银锭子,改变了这一家人的生活。而山娃子的人生轨迹,也因为沈捷等人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四年之后的他,凭借着沐清风传授给他的几个招式的武功,踏上了从军之路。十年之后,他最终成为了一个小有名气的将军。
圣上接到篱州知府和常太医的折子,以及那“万*民*书”,立刻就派出了心腹手下,暗暗的去篱县核查事情的真相。得到心腹手下反馈回来的消息,他很快就下达了谕令:“柴杏儿为国为民,功在社稷,立刻进京接表彰和册封!”
柴五娘慌了:“去京城啊?圣上要召见啊?可不可以不去?那个地方,不是咱们去的地方!”也不知道为什么,在她的直觉中,京城似乎不是个好地方。那个皇宫,更是个可怕的地方,那里的人似乎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她害怕女儿这一去,就再也见不到了!
“阿娘,不会有事的!知府大人和常太医,阿娘都认识,并且还挺熟的,他们都是好人,绝对不会陷女儿于火坑的!”杏儿了解阿娘心底那潜在的恐慌,如果她就是瑞德公主的话,应该对那个给了她巨大伤害的皇宫,有一种本能的排斥。
而且,圣旨都下了,不去京城的话,莫非还能抗旨不从?不说这个,其实她本来就打算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她不会被阻拦不得进京之后,就带着阿娘的信物跑一趟京城,去找一下沈夫人,请她设法带给柔嘉太后,希望跟柔嘉太后相认,从而不要让三伯一家以及阿爷阿奶和二伯母一家被柴荣给连累了!
据说柴荣的案子,很快就要判决了,到时候柴荣的三代之内的亲戚,都将会被连累,重则杀头,最轻的也要流放三千里!知府大人甚至猜测,如果不是篱县疫情严重,柴家的人包括杏儿一家,早就被官府押入了大牢了!
杏儿在家人深切的担忧之中,在东方云舒和知府大人泰知行的陪伴下,跟着宣旨太监一行,奔赴那遥远的京城。柴五娘站在安然居的山顶上,遥望着杏儿远去的身影,泪如泉涌。
杏儿啊,我的好女儿,你一定要平安的回来啊!阿娘等着你,一路珍重!
---今天依然万更以上,谢谢大家的支持!这个月,恬静要冲新书月票榜。如果可以进入新书月票榜前十名,就等于每天在首页多了一个很好的推荐位置。那么,收藏订阅什么的,也就会多不少,这样的话,恬静写作的动力就会十足,就会速速更新。喜欢本文的话,就请投月票,拜托了,非常非常的感谢。此时,离第十名,就差那么一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