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蛋蛋
过了约有一柱香的时间,叶无极就那么站在阳光下,一句话也再没说。
叶无极不着急,楚君阳看了都替他着急,忍不住上前问道:“你干嘛呢?到底想出来办法没有?其实有什么呢?你直接用大神通,往他们嘴里塞药不就完了么?”
叶无极还是不答他的话,楚君阳只能跺跺脚,表示无奈。
又过了半晌,叶无极才睁开眼睛,道:“办法有了。”
楚君阳问:“什么办法?”
叶无极神秘一笑,道:“很简单啊,他们也不知道我现在在什么地方不是?”
楚君阳道:“这倒是,一直在小天地里面待着,谁知道你把他们带什么地方了……”
叶无极对猪头道:“去,你去传达消息,让他们到这儿来集合,我们要挖宝了。”还有你,叶无极又一指工匠众一个看起来比较机灵的,“你,去丹药研究院,去通知龙霸云和合欢,让他们准备毒药,要弄得可口一点。”
楚君阳疑惑地问道:“你这又是什么意思?”
叶无极道:“呵呵,告诉他们挖宝,是为了降低他们的防备心,人在起贪念的时候,警惕心是最小的,不是么?”
楚君阳点点头,道:“这倒是。”
过了没多久,人都到齐了,一听说是挖宝,而且得到的宝贝,大家跟姓叶的平分,都高兴的不得了,也没人管这是不是真的,反正就算假的,自己也没什么损失,那就干呗。
一群朴实的苦工,也就对叶无极好心送上来的,可口饮料没防备,开心的喝了下去。
更有热衷拍马屁的人,称赞叶无极的饮料好喝。
叶某人笑着说:“好喝就行,好喝你就多喝点。”
就这样一群人风风火火的就开干了。叶无极开起木门,众人则抡着各种工具,开凿挖掘。
叶无极也搞了一杯没毒药的饮料,一边躺在一张躺椅上。一边监工,还找了两名女弟子过来给他捶腿、按摩。
过了那没一阵子,叶某人恰意的快睡着了,突然就听见有人高声喊道:“挖到了!挖到了!哈哈!”
叶无极翻身就坐了起来,瞬间有一丝愕然。
很真挖到东西了?
一群人兴奋的把东西呈了上来。叶无极拿过来一看,是一个恐龙蛋大小的蛋蛋。
蛋蛋呈青铜色。
就在叶无极疑惑这是什么东西的时候,突然,青铜蛋啪啪两声,碎裂开来。
快到傍晚时分,山岭挡住了阳光。
使得大雪过后本就清冷的这一条官道上,更加萧索。
一片白茫茫之中,一辆破旧的马车就停在路上。说是马车,其实拉车的早已换成了一头小毛驴,足见车主人的穷酸。
车的主人本不该如此穷酸。身为乾元皇朝的皇子,就算再不得宠,也不至于用不起一辆豪华马车。
车的主人今年十四岁,生的眉清目秀,可以看得出,长大之后必然又是一个能迷倒万千少女的翩翩公子。
可眼下,他只不过是一个被流放出来的小小封王。
被封了地,加了爵,听起来跟“流放”绝对不会有什么关系。可满朝文武,宫里宫外。谁不知道少年这个“兰陵王”,是被“流放”出去的——可能还不如被流放。被流放出去,至少还有口饱饭吃,还有书读。努力努力。未尝不会有翻身的一日。
所有人都知道,少年是绝没有机会翻身了。怪只怪少年的母亲死的早,他又年少无知,锋芒太显,才成了皇后的眼中钉。
七年前,天启皇帝携众皇子到江南视察科考。期间。江南众官员们,在赫赫有名的“登仙楼”上,给天启皇帝接风。这位如今的兰陵王,当然也在随行队伍之中,他第一次见到江南的景致,更第一次见到大海。
当即有感而,做了一篇洋洋洒洒八百字的骈文,字字珠玑,文气斐然。江南一向出才子,江南官场上上下下,更是才子中的才子。文人相轻,可这些官员们,没有一个不对那篇《登仙楼望海赋》称赞有嘉的。直到现在,乾元皇朝各地的书塾里,这篇文章,都是常年入选教科书的存在。
天启皇帝高兴的不得了,当时就说要给少年封王。
皇帝高兴,皇后却不高兴了。刘皇后的儿子,资质也不算差,当然照比如今这位兰陵王,那要逊色太多。
天启皇帝虽然喜欢这位天才庶子,却更喜欢他的刘皇后。刘皇后不高兴,那还得了?
不过看在少年在百官面前,给自己争了不少脸面的份儿上,同时也不至于让自己“君有戏言”。天启皇帝就给少年配到了兰陵县,做了一地的封王,也是有史以来最寒酸的王。
不但是个县王,而且封地还是个穷县。
兰陵县地处北地边疆,且一穷二白。说是边关,可边境线对面,罗刹帝国的国境内,更是苦寒之地,根本没有人烟,做走私生意的商贩都没有。本地叫兰陵县,不是因为这里有一座叫兰陵的陵墓,而是因坐落在县中央的兰陵山而得名。
也就是说,连摸金校尉们,都不会光顾这里。
可以说,不只少年这个兰陵王穷,整个兰陵县都穷的叮当响。原来的县太爷,得知圣上把本地封给了一个皇子做封地,自己不用在这儿挨冻受饿了,高兴的一场大病都立刻好转,连夜带着家眷就搬了出去。
师爷和三班衙役们,更是抱紧了县太爷的大腿,背井离乡,寻找前程去了。
只有一个本地孤儿出身的小衙役,不愿离开故土,留了下来。县太爷正好把交接任务交给了小衙役。于是小衙役摇身一变,成了兰陵王的随身护卫。品阶还不低,连升六级,从四品带刀护卫。
而现在,这位少年兰陵王在这儿停车,等的就是那小衙役。
此地正是少年从兰陵县书塾里回自己国都——“鹅城”的路上。
少年早已知道,自己大概是没重返庙堂的机会了,也就安心在这兰陵住下,做他的兰陵王。所谓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既然成为一地之王,虽然只是一个县国,那也是国,作为国王,当然要为自己的子民找想。
自己没什么本事,也就是小时候书读得不少,到七岁的时候,就已经是经史子集全都过目。这要感谢自己的母亲,也不管行不行,从一岁开始就教自己识字。自己也是不负母亲的栽培,七岁就闻名整个乾元皇朝。
不过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如果不是从小就饱读诗书,恐怕也不会沦落到这兰陵做个穷大王。
于是少年自告奋勇,每天都会到县里的书塾中,教那些比自己小不了多少的孩子们读书识字。当然,这全都是免费的。
孩子们的父母们,倒不是有什么远见,让自己的孩子放弃农活去读书。而是这里实在没什么农活可做,一年四季也就那一亩三分地,能保证不饿肚子就要烧香拜佛了。小孩子放在家里也是添乱,送去书塾正好清静。
书塾没有什么先生,原来的先生已经跟县太爷跑了——就是那位师爷。
书塾在定远镇,离鹅城路程不算远,也不算近。按理说这个时候少年早该回到鹅城了,不过拉车的始终不是马匹,脚程太慢。走到一半,大家都饿了,驴也饿了,出来的时候,也没带干粮。小衙役自告奋勇,就说去山里打点野味回来给大王吃。
大王本来说没关系,忍一忍,回去在吃也不迟。不过随行的辅国丞相——同时也是驾车的车夫,上书进言,说他年老体弱,饿得受不了啦,拉车的毛驴也受不了啦,小衙役也忠心耿耿,还是停下来让小衙役去吧,顺便也让毛驴吃吃草料。
大王一向体恤百姓,就准奏了。不过离小衙役进山已经有段时间,却仍不见小衙役回来。
少年开始有些担心起来,裹紧了身上那件唯一值钱的皮毛大氅,捅开门,走下四处漏风的车厢。
他望着银装素裹的远山,脸上挂着一丝忧虑。
“达叔,双喜去了那么久,不会出了什么意外吧?”
达叔,就是天启皇帝派给少年的辅国丞相,当然在这兰陵国,也没什么地方需要他来辅国,老头儿大部分时间扮演的是车老板儿的工作。
说起来,达叔也是一个倒霉蛋。他本来只是在帝国京师做一个小小的巡街御史,才正九品的芝麻绿豆官,因为一点芝麻绿豆的事儿,得罪了城里的大财阀,这大财阀正好还是刘皇后家。正赶上天启皇帝一行人回宫,第二天一道圣旨就放下来了,让他走马上任,陪着新封的兰陵王去当辅国丞相。
于是,当了大半辈子巡街御史的达叔,一个正经的九品芝麻官,获得了明升暗降的体验。
(未完待续。)